湖州市國土資源局吳興區分局 王 勇

“6·25”國土資源法規政策宣講
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基礎在基層,重點在隊伍。當前,新形勢、新常態下,如何打造一支綜合素質高、戰斗力強的干部隊伍,是夯實國土資源管理基礎,提升國土資源管理水平,促進國土資源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保證。提高國土管理水平必須結合國土工作實際,認真分析國土系統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改進作風,提高能力,狠抓考核等手段提升基層國土工作水平。
基層國土所是國土資源部門聯系基層、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落實執行國土資源各項政策的前沿陣地。基層國土工作者在工作中必須深入領會國家大政方針、法律法規,各級政府和系統內各項政策措施要求。結合工作實際融入地方政府的各項工作中去。發揮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努力做好耕地保護、開發利用、執法監察等各項工作,維護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特別是最近簡政放權的大環境下,大量的工作下放到基層國土部門,在人員不增、事情要干的形勢下如何承接好、落實好這些工作,對系統內每個人都是一項嚴峻的考驗。
國土所直接與企業和群眾打交道,是外界認識我們的“窗口”。國土所人員素質的高低、服務能力的大小、形象的好壞和群眾的滿意度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土資源政策方針能否高效貫徹落實,關系到群眾利益能否得到切實維護,關系到國土人的形象。因此,必須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高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根基才能更牢固。當前各級各部門正在如火如荼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作為國土人要認真踐行“三嚴三實”的標準要求,不斷改進工作作風,以優良的服務贏得社會各界、廣大群眾的認可,提升整個系統的形象。
國土資源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盡心盡力管好土地資源,維護好群眾權益。群眾利益無小事,維護好群眾的合法利益,是基層國土所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新形勢下,要讓國土資源工作更接地氣,更有利于群眾辦事,時刻做到心系百姓,正確反映群眾合理訴求,成為群眾合法權益的堅定維護者。
今年以來,在湖州市國土資源局黨委和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吳興區分局上下圍繞中心工作,齊心協力,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國土資源管理和服務水平明顯提升,得到了上級的充分肯定。大多數的同志都能立足崗位盡心盡力,恪盡職守,工作上都有不錯的表現和明顯的進步。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對照黨員的標準,黨風廉政建設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要求,在隊伍建設中還存在一些不“嚴”不“實”的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道場鄉國土所開展國土資源法律法規學習會
一是按部就班,不求無功,但求無過;安于現狀,樂于“一張報紙,一杯茶”。二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說一套做一套,當面不說,背后亂說。三是創新能力弱,遇到矛盾就上交,遇到困難就繞道走,不敢擔當、不愿負責,推諉扯皮。
一是不能正確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過分熱衷職責以外的工作,荒了自己的責任田。二是爭著做“好人”,不肯當“難人”,工作上有好處搶著上,難辦的事,得罪人的事,有擔當責任的事往后退。三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發現問題也不說,反正有所長負責,當旁觀者。
一是被動應付,缺乏主動學習,工作馬虎,實用主義嚴重。二是業務不精,工作不力,態度消極,政策學習少,工作把握能力弱。三是擺老資格,大事做不來,小事不愿做。
一是工作紀律散漫,上班遲到早退,工作環境“臟、亂、差”,只要組織照顧,不要組織紀律。二是講起工作低頭退后,講起待遇爭先恐后,對安排的工作不是想方設法去完成,而是強調客觀不想做。三是熱衷于拉幫結派找路子,不走正道走小道,與服務對象打得火熱。
以上4大類12種問題,有的存在于個別同志身上,有些帶有普遍性,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警惕。“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尤其是在當前的政治生態環境下,一些很細微的小問題如果不引起足夠的重視就可能引發大問題,甚至被訴訟法庭,給單位帶來不良影響,給國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相反,“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如果正視存在的問題,不遮不掩,認真對待、深入研究,有的放矢,切實把這些問題一件件解決好,工作水平就會不斷提高。
一是借“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的東風,樹立“自律”精神,而不是一味地接受“他律”。對照“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要求,看看自身還存在哪些問題,從思想上來一次大掃除。二是要從日常工作中的小事抓起,防微杜漸,守住做人、處事、交友的底線,樹立埋頭實干,敢于擔當的作風。三是要牢固樹立“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意識,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錯誤失誤敢于承擔責任。四是踐行黨章,時刻心系群眾。工作以廣大人民群眾為中心,讓群眾當主角,從進萬家門、訪萬家事、解萬家情入手,經常同群眾進行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的交流;從為老百姓辦實事、辦需求的事、辦好事來增進同老百姓的真摯感情,去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東林華陽礦土地復墾
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涉及法律法規多、政策變化快、依法行政要求高,不學習就會落伍,工作就容易出差錯。一是鼓勵廣大干部職工勤學,善學,善思,善用,在學習各項新法規政策的同時結合工作實際多思考,爭取有新觀點、新論斷,做專家型、學者型、創新型干部。二是注重思想政治的學習,堅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做明白人,避免犯低級錯誤。積極開展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尤其是關于國土資源管理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加強黨章黨規黨紀的學習,強化守紀律、講規矩的意識。三是利用局務會、學習會等形式組織學習各類新政策法規;同時結合業務條線,由分管領導、業務骨干等組織開展每月一課專題培訓,積極選派所長、科長等業務骨干參加省、市、區業務培訓,以提高工作能力。
國土所的工作具有雙重性,既要落實各級國土部門的法規、政策、措施和工作部署的要求,又要當好鄉鎮(街道)黨委、政府的參謀助手。規范國土所建設,厘清國土所與鄉鎮政府的職責,合力推進國土工作非常必要。一是以考促管,提升建設水平。出臺《湖州市國土資源局吳興區分局對鄉鎮國土所考核辦法》(吳土資〔2015〕7號),辦法對國土所日常工作從9個方面進行個月度考核。經過半年的執行效果明顯,從統計數據上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各個國土所的整體成績和單項的排名,同時也可以看出各所工作的進步和存在的短板。二是雙向并軌,提升考核效果。為強化考核效果,分局報請區委區政府同意,及時與區委督查辦對接,將區對鄉鎮年度國土工作的考核與分局對國土所的考核掛鉤,使屬地政府更加重視和支持國土工作,以發揮屬地黨委政府抓鄉鎮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主體作用,形成推進工作合力,共同努力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和目標任務的完成。三是深化考核,實現考核全覆蓋。結合分局對國土所的考核,將9項考核任務分解到國土所的每一個工作人員,將個人工作表現與考核成績掛鉤,平時考核與年終評先掛鉤,年度考核與個人成長和收入掛鉤,突出考核效應,通過考核的杠桿,培養大家勤政、廉政,爭先創優意識。
事權下放以來,大量的工作下放到基層部門,對人員和工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一是積極培養人才充實基層國土所,與各鄉鎮黨委政府協商決定,采取由分局代為招聘、培訓,鄉鎮負責人事、工資管理,從事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模式,配強基層國土力量。目前新招聘的4名同志已在分局監察大隊、地籍利用科、規劃耕保科和礦管科實習3個月期滿,分派至妙西、八里店、東林國土所一線工作崗位。二是及時開展崗位輪換加強技術人才儲備。根據國土工作系統性強、專業性強的特點,為優化隊伍結構,增強工作活力,培養復合型人才,分局實行輪崗制,全體干部職工在分局業務科室、各國土所參與輪崗鍛煉,去年以來已有8位同志進行輪崗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強了基層國土所的力量。三是以崗代訓,促進人才綜合發展。立足自我培養,塑造一專多能干部,實行AB崗及多崗位輪轉鍛煉,尤其是年輕干部和新招錄用干部,根據需要對2014年下半年新招入的人員規定上午在本職崗位,下午在不同科室開展兼職輪轉鍛煉;對2015年新聘人員一律先在分局各個科室輪轉學習,半年后按崗位需要再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