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繁,董建國,何 炬
(1.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北京 100875;2.山西省體育科學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12;3.成都體育學院體操教研室,四川成都 610041)
2013-2016年男子體操規則變化及對策研究
張 繁1,董建國2,何 炬3
(1.北京師范大學體育與運動學院,北京 100875;2.山西省體育科學研究所,山西太原 030012;3.成都體育學院體操教研室,四川成都 610041)
每一周期規則變化都將為競技體操運動帶來諸多變化,規則的變化為競技體操運動提供了訓練更科學、競爭更合理、評判更客觀和運動更安全的保障。通過對2013~2016年新周期規則的研究,對比舊周期規則的動作釋義和說明,掌握了各項動作的難度價值和動作完成情況評定的變化。通過對倫敦奧運會比賽中運動員動作和得分情況的統計與分析,為中國體操隊的訓練與編排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規則;男子;體操;新周期;變化;對策
每一次體操規則的修改都為競技體操運動帶來諸多變化,也促使競技體操運動的訓練更科學、競爭更合理、評判更客觀、保障更安全。2013~2016周期新規則及國際體操聯合會男子技術委員會“第27號簡報”對舊周期規則部分動作釋義、說明作了適當更改及補充,同時對各項動作的難度價值、動作完成情況的評定也做了較大的調整。掌握國際體操聯合會關于體操規則的最新信息,學習、掌握和利用好新規則,能夠更好地把握世界體操運動發展前沿,進一步保持我國競技體操的優勢,促進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
男子競技體操新周期規則的使用,使得上一周期規則中男子競技體操各項動作的分值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根據研究的需要,采用文獻資料、視頻分析、專家訪談等研究方法,查閱了與2013~2016年周期男子競技體操規則相關的大量資料;對涉及到新周期規則的國際、國內各項重大比賽錄像與相關數據資料進行解析;對相關專家進行了針對性的訪談。結合倫敦奧運會男子競技體操比賽錄像與數據資料統計,分析新舊周期下的得分變化,為我國國家體操隊的訓練與編排提出針對性的建議,使之能盡快適應新周期規則的變化,提高我國體操競技運動水平。
新周期規則的變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規則的釋義更加細化;繼續突出成套動作難度提高;成套動作完成質量要求更高;成套動作的編排更需符合項目的運動特點等[1]。
1.1 規則動作釋義詳細化
新周期規則在舊規則的基礎上,許多地方進一步對動作的釋義進行了細化說明并對部分規則修改了定義,如:對落地與下法無扣分的說明;自由體操、鞍馬、吊環等項目中的部分動作說明也都進行了重新釋義與修訂等,這使得競技體操的動作更清晰,屬性更明確,使得教練員、運動員在動作選擇、編排過程中更能理解這類動作的具體要求與性質,同時,也使裁判的評判更清晰、更客觀。
1.2 D分變化分析
新周期規則動作的難度價值變化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在舊周期規則的基礎上,下降幅度較大;二是增加了部分高難度價值的動作,變化使得競技體操運動的發展方向依然是追求成套動作的高難度。高難度價值動作的采用是運動員獲取好成績的前提與基礎。
1.2.1 原有動作D分值下降幅度大
通過對2012年倫敦奧運會比賽單項前三名的D分得分在新舊周期規則下的得分變化對比分析,可以看到在新周期規則下,所有運動員的D分得分都有所下降,而且跳馬項目更為明顯,同樣動作的得分基本比舊周期規則的得分減少了1分(見表1)。

表1 倫敦奧運會單項前三名同樣動作在新舊周期規則下,D分值計算對比
1.2.2 難度組別動作有所增加
新周期規則中,D、E、F、G、H難度組別動作在上一周期的基礎有所增加(見表2)。

表2 2009年、2013年D組以上難度動作數量統計表
截止至2014年2月,從表2的統計可以看到,新周期規則D組難度以上的動作數量增加了16個,在“2014年的國際男子競技體操技術委員會的第27號簡報”中又增加了9個D組難度價值以上的動作[2]。
1.2.3 部分項目中難度動作的完成被限制
吊環:限制了古佐基、李寧類動作與擺動至靜止力量(第III)類動作、力量動作和靜止動作(第IV)類動作的使用數量,并在第III和第IV類動作的選用中增加連接的限制:第III和第IV類動作最多只能做3個,并且連續2個這類動作后第3個此類動作要獲得承認須在動作連接間加一個B組難度以上的連接動作。這樣使得在調換成套動作中,擺動、靜止和力量動作的分布更加適宜,同時對運動員的個人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雙杠:對一杠動作(如喬達羅、皮亞賽克等),要求停頓1秒的時間。但不會因時間不足而扣分。運動員如果在手倒立位置未有停頓,則不會得到D組裁判的動作難度承認,這對運動員完成一杠動作提出了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
特別在單杠項目中,增加了對“中穿前上”類型動作的限制,一套動作中,只能做2個“阿德勒”類型的動作,第3個將不被承認[2]。
1.2.4 自由體操、單杠項目動作連接加分分值降低
新周期規則中,在原有已減至兩個項目有連接加分的基礎上,降低了連接加分,原有單杠杠上D、E、F難度組別動作+飛行動作0.2加分調整為0.1的加分;動作連接加分的降低,促使運動員必須進一步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才能在比賽中取得較好的成績。
因此,成套動作的難度價值高低始終是競技體操運動項目發展的方向與取得比賽高分的基礎[3]。
1.3 E分變化分析
新周期規則中,繼續提高了對動作完成情況的扣分要求。
1.3.1 總則部分
觸及地面或器械(自由體操、鞍馬、雙杠比賽中),扣分由原來-0.3增至1.0分;下法落地要求更嚴格更細致:落地時摔倒或用一只手或兩只手支撐,從0.5的扣分增至1.0分;落地雙腳必須并攏并且手部動作要有控制,落地分腿不夠扣分標準,但落地后主動并腿靠攏,按照落地移動扣分;落地前的騰空階段展體不充分等也要進行相應的扣分。倒立不穩定或從倒立摔下,-0.1~1.0分[2]。
1.3.2 自由體操
以滾翻結束的空翻動作與空翻動作的連接,-0.5;無論中間由或沒有動作,超過兩次連續使用一條對角線的技巧串,-0.3;超過兩次以滾翻或以俯撐結束的動作-0.3等[2]。
1.3.3 鞍馬
完成非起倒立的下法時真題的姿勢低于肩上水平30度,-0.3;交叉起倒立時屈髖,-0.1~-0.5至不承認;手倒立下法時轉體不穩,-0.1~-0.3;從全旋、托馬斯全旋、或交叉起倒立由力量成分和/或雙腿位置較低(包括下法),-0.1~-0.5至不承認。
1.3.4 吊環
跳上或被托舉上時分腿或出現其他完成較差情況-0.3分;2次以上古佐基或2次以上李寧動作,-0.1~-0.5至不承認。
1.3.5 跳馬
直接落在界外,-0.3分;助跑超過25米,-0.5分;資格賽中想獲得決賽資格或在單項決賽中重復第一跳動作組別的動作,從第二跳動作的最后得分-2.0分;資格賽中想獲得決賽資格或在單項決賽中,兩跳中第二騰空動作完全相同,從第二跳動作的最后得分中-2.0分;額外的空跑,-1.0分。
1.3.6 單杠
超過兩次中穿前上類動作(阿德勒)-0.1~0.5同時不被承認。
動作完成情況的扣分嚴格,有助于運動員提高動作質量[4];同時也防止運動員為追求高難度價值去完成超出自身運動能力的動作帶來的不必要的運動損傷[5]。
1.4 成套動作編排更符合項目的運動特點
新周期規則中,各單項動作的一系列動作限制,或動作連接限制,如:自由體操中的全旋或托馬斯全旋,必須從正撐開始;鞍馬的成套動作只允許兩個交叉起倒立、兩個全旋和/或托馬斯全旋起倒立動作(包括倒立下法);吊環中的十字支撐、水平支撐等力量類型的動作數量也有只允許兩次的限制等等,更加突出了競技體操運動男子各項目的成套動作編排必須符合項目動作運動的特點,如鞍馬項目的動作結構的特點是以全旋類動作為核心;吊環項目以翻轉、擺動與力量合理分布。防止了某些項目成為部分動作過度使用的編排,使整個競技體操運動更具有科學性與觀賞性。同時,也防止了運動員為獲取高分,連續使用對身體損傷較大的動作來提高成績,使競技體操運動更具安全性。
2.1 原有成套動作D分值有所下降
在新周期規則中難度動作D組增加了5個、E組增加了3個、F組增加了4個、G組增加了4個(表1)。按照新規則計算2012年倫敦奧運會我國運動員的單項D分分值,除鞍馬以外,都有所下降(見表3)。

表3 國家隊運動員2012年倫敦奧運會單項D分新舊周期變化表
2.2 對團體賽的影響
就倫敦奧運會團體賽成績來看,目前中國隊在跳馬、雙杠上仍具有一定的優勢;但自由操、鞍馬、吊環成績名列第四與第五,與第一名有較大分差(見表4)。
通過2013年世錦賽、全運會體操比賽男子前8名各項目成績D分比對,規則的修改使得我國單杠項目的原有優勢消失(見表5)。新“5-3-3”賽制與新周期規則的使用,使得現有國家隊缺乏全能型運動員的局面更加嚴峻。
2.3 對單項技術的影響
以2012年倫敦奧運會我國運動員各單項D分成績為例,除去跳馬、鞍馬的D分變化不大以外,其他項目在新周期規則下,都下降了,最大的是自由操,達到了減少0.5的變化(表3)。同時,新周期規則在09周期的基礎上,更注重動作完成質量,我國運動員很多情況下動作難度高,但完成質量更需要提高。單杠D分的變化有利于歐美國家騰躍、空翻技術的發揮,對我國運動員的單杠技術是不利的影響。
3.1 結論
3.1.1 高難度仍是現代體操獲取高分的基礎[6]。男子體操各單項動作的增減,提升了整體的動作難度水平,新周期規則下D分值比舊周期明顯降低,明確了男子競技體操高難度動作仍然是技術發展的方向。新周期規則在D分方面,通過降低部分原有動作難度價值和增加部分新難度動作,使得現代競技體操運動的發展仍然是以高難度技術為主要發展方向。

表4 倫敦奧運會團體前8名成績統計

表5 2013年世錦賽、全運會比賽成績D分E分比對表
3.1.2 高規格的動作完成質量是現代體操的獲勝的有力保障[7]。新周期規則對動作完成情況的E分扣分扣分力度加大,促進了整體動作質量的提升,運動員要獲得好成績,必須要注重動作的完成穩定性、動作完成的高規格性與賽場上各項細節的遵守。
3.1.3 修改和重新定義部分動作說明與扣分說明,使得動作的評判更為清晰,動作要求更為明確,也使得運動員在動作的選擇與訓練中更需注意動作的規格。
3.1.4 各單項動作中的不同限制增加,獲得動作連接加分的難度增大,使各單項運動的成套動作編排更需注意是否符合該項目的動作結構特點,擺動、翻騰、旋轉及力量類型動作更需注重合理搭配。
3.2 建議
3.2.1 強化對新周期規則的學習,進一步提高教練員、運動員對新規則認識,掌握最新的規則變化情況,在訓練中探索適應規則變化的訓練內容與方法。
3.2.2 培養全能型運動員,適應新周期規則與“5-3 -3”團體賽制。目前國內運動員總會有些項目相對薄弱,如鄒凱,除自由操與雙杠外,其他項目相對較弱。而在團體賽中,尤以鞍馬和吊環兩項最弱,比分與第一名相差近2分(表5),因此,全能型運動員的培養迫在眉睫。
3.2.3 提高動作完成的質量規格。我國運動員在歷次大型比賽中,基本以高難度的動作取勝,但因動作完成質量不太高也失去了許多機會。因而在平時訓練中養成良好的質量意識,對于提高動作的穩定性,取得更好的成績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2.4 重視成套動作的編排[8]。在成套動作的編排中,注意各組別動作的搭配,如在吊環中,五類組別的動作分布要均衡;鞍馬成套動作中,馬背各部位也要盡量分布到。
3.2.5 新周期規則強調了對運動員、教練員行為的規范,國內教練員在進行訓練的過程中需要重視行為規范的培養,減少不必要的扣分,這樣才能使體操運動的開展更加規范與嚴謹。
[1]國際體操聯合會.2013-2016年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S].2012.
[2]國際體操聯合會.國際男子競技體操技術委員會第27號簡報[S].2014.
[3]雷強.2001年國際男子體操評分規則評述[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1,18(1):74-7.
[4]魏旭波,孫偉,胡建國.2006-2010國際男子體操新規則的變化及北京奧運會體操比賽的備戰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10).
[5]雷強,等.2009年國際男子體操評分新規則變化評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9,26(1):93.
[6]國際體操聯合會男子技術委員會.2009-2012年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S].2008.
[7]方雩,等.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之演變[J],運動研究(臺灣),2010,19(1):152-166.
[8]唐云霞,等.2006版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的變化及競技性展望[J],湖北體育科技,2006,11,25(6):685-687.
Rule changes of 2013-2016 men's gymna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Fan1,DONG Jian-guo2,HE Ju3
(1.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China;2.Shanxi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Taiyuan 030012,Shanxi,China;3.Gymnastics Dept.,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Sichuan,China)
In each cycle,rule change will bringmany changes to competitive gymnastics,and the changes in the rules provide more support for scientific training,reasonable competition,objective judgment and secure exercise protection.Through doing research into the new rules in the period 2013-2016,comparing themovement interpretation and instructions of the new and old rules,we grasp the changes in difficulty value and completion assessment of each movements.Through the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scores of in London Olympics athletes,we put forward specific proposals for the Chinese gymnastics training and choreography.
rule;men;gymnastics;new cycle;change;countermeasure
G832
:A
:1009-9840(2015)02-0075-05
2014-11-12
國家隊科研綜合攻關研究項目(編號:2013A046)。
張繁(1966-),男,副教授,在讀博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