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詠峰 蔡少雨 李銳鋒 嚴麗花
甲狀腺功能異常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的診斷應用分析
韓詠峰 蔡少雨 李銳鋒 嚴麗花
目的 探討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在甲狀腺功能異常診斷上的應用價值。方法 甲狀腺功能異常患者150例, 其中絕大部分患者為甲狀腺結節樣腫大, 應用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診斷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 以病理切片診斷為“金標準”比較兩者的差異性。結果 病理切片下診斷良性結節126個, 惡性結節24個;而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診斷良性結節118個, 惡性32個,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以3.3為臨界點診斷惡性結節的靈敏度為62.5%, 特異度為86.5%。結論 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可以有效區分出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 與病理檢查結果結合可以提高該項影像學檢查的準確性。
甲狀腺結節;超聲;應變率;比值法
甲狀腺結節性疾病是臨床上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疾病, 其結節可分為良性和惡性, 及早的診斷良惡性對臨床治療方法的確定具有重要意義[1]。由于結節的病理結構復雜, 常規的超聲在良惡性診斷上存在交叉現象, 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是近年來新發展起來的一種影像學技術, 其廣泛應用于臨床良惡性腫瘤的診斷[2]。本文通過比較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診斷甲狀腺功能異常與病理結果的差異性, 旨在說明其在甲狀腺功能異常上的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來本院就診的150例甲狀腺結節性患者(150個甲狀腺結節), 其中男65例, 女85例, 年齡25~72歲, 平均年齡(45±10)歲。結節均可觸及, 其中78個結節位于左葉.72個位于右葉。檢查結果以病理結果為“金標準”, 并作為對照組與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診斷(觀察組)形成對照。
1.2 診斷方法 對照組由3名以上經驗豐富的主任級病理醫師做病理切片并下診斷。觀察組使用的超聲診斷儀器為HI VISION Preirus, 該儀器具有實時UE技術, 自帶SR比值測算功能。患者取仰臥位, 充分暴露檢查區, 對患者甲狀腺進行常規超聲掃查發現甲狀腺結節后測量結節大小, 觀察結節形態、邊界回聲(內部有無鈣化及內部血供)等。然后再應用UE技術檢查甲狀腺結節, 取樣框的中間位置應該盡量覆蓋結節區, 最好在病灶區3倍左右取樣, 主要參照物為甲狀腺組織, 其與結節處于同一層。具體測量步驟如下:①先勾畫甲狀腺結節輪廓, 應變率記為A。②勾畫同一水平的甲狀腺組織, 大小基本一致, 應變率記為B。③系統自動計算獲得SR比值B/A, 以B/A=3.3作為良惡性結節的交界點, B/A>3.3定為惡性, B/A<3.3定為良性, 計算靈敏度與特異度[3]。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良惡性結節診斷比較 觀察組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良惡性結節診斷比較(個)
2.2 兩組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與病理結果比較 病理結果顯示良性結節為126個, 惡性結節為24個;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B/A<3.3為118個, B/A>3.3為32個。兩組結果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與病理檢查兩種方法檢測結果。見表2。

表2 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與病理結果(個)
2.3 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靈敏度及特異度 由表2可以計算得出采用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的靈敏度為62.5%, 特異度為86.5%。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最早由Ophir提出, 其成像基本原理是根據不同組織間彈性系數不同, 在外力作用下發生形變的程度不同[4]。收集被測組織某段時間內的片段信號用自相關法綜合分析。以灰階或彩色編碼顯示, 通過圖像來反映組織硬度。而應變率比值在一定程度上相關于病灶及其四周組織所具有的彈性比, 可較為精確地對病灶的相對硬度予以反映,防止醫師受到主觀因素的影響, 使結果更為科學客觀。甲狀腺良性與惡性結節有鑒別起來很多方面不同, 其中硬度就是一方面, 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和應變率比值法正是根據這個特點加以鑒別。
隨著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的發展, 現在越來越多的把這項技術應用在影像學診斷上, 尤其是良惡性腫瘤的診斷。與病理檢查相比, 此項檢查是一項無創性的檢查, 使患者免遭手術創傷的痛苦。近年來文獻報道顯示, 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也被應用于乳腺良惡性腫塊的診斷[5]。由此, 作者認為此方法可以推廣至其他部位(如肝臟、腎臟等)的良惡性診斷上。
研究顯示, 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在診斷甲狀腺功能異常上與病理檢查結果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特異性與敏感性均明顯高于常規超聲[6]。本研究中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診斷甲狀腺惡性結節的敏感性為62.5%,特異度為86.5%。本研究結果與余珊珊等[7]的結果一致, 均證實了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對甲狀腺功能異常診斷的可行性。與常規超聲相比, 應用此項技術的優點是可以有效避免如橋本氏甲狀腺炎結節由于內部廣泛的纖維組織增生,纖維條索將病變甲狀腺分隔形成結節造成誤診。
綜上所述, 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與病理結果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與病理檢查相比, 其具有無創性、操作簡單等優點, 與常規超聲相比其診斷正確率明顯較高。
[1] 丁文波, 林紅軍, 武心萍, 等.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在甲狀腺結節性疾病診斷中的價值.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2(11):1595-1597.
[2] 王媛媛, 楊芳, 褚靜潔.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在甲狀腺病變診斷中的價值.中國臨床新醫學,2014.7(12):1145-1147.
[3] 俞清, 王文平, 李超倫, 等.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定量參數分析在甲狀腺結節診斷中的初步應用.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0,19(5):408-410.
[4] 章春泉, 宋焱, 陳麗, 等.超聲彈性應變率比值法診斷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價值.實用臨床醫學(江西),2012,13(11).84-86.
[5] 張偉, 朱亞, 吳海燕, 等.超聲彈性成像應變率比值法在乳腺良惡性腫塊中的診斷價值.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3,15(6):392-394.
[6] 邵寧寧, 林萍, 田蜜, 等.比值法與評分法在甲狀腺結節彈性成像中的診斷價值的比較.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07,27(4):304-306.
[7] 余珊珊, 韓東剛, 劉娜, 等.超聲彈性應變率比值法與彈性分級法在甲狀腺占位性病變診斷中的比較研究.醫學影像學雜志,2011,21(1):19-2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56
2015-03-16]
528500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超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