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陳東禾 張力心 劉九惠 魏暢 劉陽 韋曉娣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劉穎 陳東禾 張力心 劉九惠 魏暢 劉陽 韋曉娣
目的 比較地塞米松局部注射及潑尼松口服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的療效。方.72例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 隨機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 各36例。實驗組給予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療;對照組給予口服潑尼松治療, 觀察甲狀腺疼痛消失時間、甲狀腺毒癥消失時間、甲狀腺腫大消失時間、甲狀腺功能及激素的副作用。結果 觀察組及對照組疼痛消失時間、甲狀腺毒癥消失時間、甲狀腺腫大消失時間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與口服潑尼松相比, 臨床癥狀緩解快、療程短、副作用小且安全性高、復發率低, 減輕患者痛苦,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亞急性甲狀腺炎;地塞米松;局部注射
亞急性甲狀腺炎近年來發病率逐漸增加, 它是病毒感染后免疫反應引起的甲狀腺濾泡的破壞, 疾病的早期常表現為發熱、頸部疼痛及甲狀腺毒癥的臨床表現, 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傳統的抑制免疫治療常采用非甾體抗炎藥, 如果疼痛及發熱明顯可采用腎上腺皮質類激素口服, 但是口服激素屬于全身用藥, 雖療效顯著, 但是療程長, 且副作用大, 該實驗主要采取激素局部注射治療, 為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開辟新的治療途徑?,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門診就診的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72例, 其中男24例, 女48例, 年齡20~62歲, 平均年齡(42.0±9.5)歲, 病程2~18 d, 所選病例化驗均顯示FT3、FT4的升高, TSH的降低, 臨床表現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多汗、多食;所選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甲狀腺疼痛及觸痛, 經甲狀腺核素掃描均顯示甲狀腺攝碘率降低, 血沉升高。其中45例甲狀腺腫大.62例發熱, 體溫37.5~39.7℃。將所選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 各36例, 實驗組中男9例, 女27例;對照組中男15例, 女21例。兩組患者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 實驗組給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用5 ml注射器于甲狀腺疼痛明顯、觸診質地略硬處局部注射,2次/周,疼痛消失后改為1次/周;對照組給予口服潑尼松30 mg/d,1周后改為20 mg/d, 再1周后改為10 mg/d, 如果減量過程中出現反跳現象, 則藥量繼續加為原藥量口服1周后減量。所有患者排除口服心得安禁忌證, 均同時給予口服心得安10 mg,3次/d, 至心悸消失減量停藥。所有患者觀察甲狀腺疼痛消失時間, 甲狀腺毒癥消失時間, 甲狀腺腫大消失時間, 所有患者2周及4周化驗甲狀腺功能。觀察激素的副作用, 如失眠、多食、肥胖等, 停藥8周觀察復發的百分率。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及對照組疼痛消失時間、甲狀腺毒癥消失時間、甲狀腺腫大消失時間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消失、毒癥消失、腫大消失時間比較(s, d)

表1 兩組疼痛消失、毒癥消失、腫大消失時間比較(s, d)
注:與對照組相比,aP<0.05
組別例數疼痛消失毒癥消失腫大消失對照組363.00±0.9810.00±1.2212.30±1.76觀察組361.40±1.23a6.85±2.13a7.85±3.56a
2.2 兩組甲狀腺功能檢查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2周化驗甲狀腺功能觀察組20例正常, 占55.6%;對照組14例正常,占38.9%;4周化驗甲狀腺功能均正常,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 停藥后復發 停藥后觀察組無復發;對照組2例復發,占5 .6%。
2.4 藥物副作用 觀察組無局部出血無失眠、體重增加等副作用;對照組2例失眠,1例體重增加2 kg, 停藥約1個月后恢復。
亞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內分泌常見的與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相關的一種自限性疾病, 病毒感染導致淋巴細胞及漿細胞的浸潤, 甲狀腺濾泡遭到破壞、萎縮。甲狀腺濾泡儲存的甲狀腺激素釋放入血, 使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升高, 形成破壞性的甲狀腺功能的亢進, 患者可有頸部明顯疼痛腫大, 并伴有典型高代謝及交感神經興奮癥狀:怕熱多汗、焦慮心悸、多食、體重減輕等。
傳統的治療給予激素類藥物口服治療[1], 隨著癥狀好轉,逐漸減量, 口服藥物療程長、副作用大、常引起血糖升高、神經興奮失眠等, 還可引起骨質疏松等并發癥, 停藥后易反彈及復發, 而且部分患者不能堅持長期口服藥物, 依從性差。
甲狀腺內局部注射激素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是一種新型治療方法[2-4],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療, 誘導淋巴細胞及巨細胞的凋亡, 減輕局部免疫反應, 該項實驗中, 地塞米松局部注射與口服潑尼松相比, 臨床癥狀緩解快、療程短、副作用小且安全性高、復發率低, 減輕患者痛苦,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劉新民. 實用內科學. 第2版.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7.81-83.
[2] 蔣琳, 劉超. 甲狀腺疾病局部免疫調節治療的研究進展.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5,25(9):851-853.
[3] 秦霞.甲狀腺內注射地塞米松治療亞急性甲狀腺炎.中國醫藥指南,2011,2(30):189-190.
[4] 馬中書, 邱明才. 糖皮質激素在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治療中的選擇及應用.中國全科醫學,2010,13(2):113-11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80
2015-01-21]
163000 大慶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