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劍珩
消栓腸溶膠囊對高血壓伴心血管危險因素患者PAF含量的影響
姚劍珩
目的 觀察消栓腸溶膠囊對高血壓伴心血管危險因素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的影響。方法130例高血壓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65例。兩組均給予降糖、降壓、調脂、抗凝等常規治療, 在抗血小板方面, 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口服,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消栓腸溶膠囊口服, 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觀察其臨床效果。結果 治療期間兩組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兩組PAF水平均有顯著性下降, 但觀察組下降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結論 合并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高血壓患者對于抗血小板治療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可以考慮在西藥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消栓腸溶膠囊, 通過降低PAF水平來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消栓腸溶膠囊;高血壓;心血管危險因素;血小板活化因子
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 常伴隨動脈粥樣硬化, 而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相關危險因素的影響, 心血管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形成的血栓是導致患者殘疾或死亡的重要原因[1]。PAF在血小板聚集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作者擬對患者加用消栓腸溶膠囊治療,以探討其對患者PAF含量的影響?,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合并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者, 共130例,平均年齡(68.3±15.2)歲, 男86例, 女44例。入選標準[2]:相關危險因素≥3個, 無精神疾患, 愿意配合本次治療, 無相關的治療禁忌。心血管危險因素參考相關文獻[3]:①收縮壓和舒張壓水平1~3級;②女性>65歲, 男性>55歲;③吸煙;④血脂異常;⑤心血管疾病家族遺傳史;⑥腹型肥胖;⑦缺乏體力活動;⑧高敏C反應蛋白≥3 mg/L或C反應蛋≥10 mg/L。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65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相同的降糖、降壓、調脂、抗凝等治療, 在抗血小板方面, 對照組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口服,1次/d, 0.1 g/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消栓腸溶膠囊口服,3次/d, 0.5 g/次。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月, 治療期間嚴密監測不良反應。統計治療前后兩組的PAF水平, 取患者肘間靜脈血分離血清后, 采用固相夾心法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測定。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期間兩組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部分患者有輕微胃腸道和神經系統反應, 未給予干預, 相關不適反應均未繼續進展。經過治療, 兩組PAF水平均有顯著性下降, 但觀察組下降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P<0.01)。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PAF水平比較(±s, ng/ml)

表1 兩組治療前后PAF水平比較(±s, ng/ml)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1;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bP<0.01
組別例數治療前治療后tP觀察組6528.3±5.610.2±2.8ab23.307<0.01對照組6528.1±5.315.1±3.4a16.645<0.01 .8.969 P <0.01
高血壓患者血管阻力增加與血小板活性有密切關系, 血小板活性是血栓前狀態的重要指標。反映血栓前狀態的PAF是一種炎癥脂質衍生物, 是目前發現的最強的血小板聚集誘導劑[4]。其誘導血小板聚集的過程不依賴于花生四烯酸或腺苷二磷酸的代謝產物TXA2。PAF可以觸發和放大炎癥和血栓級聯信號, 增加血管通透性, 促進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導致動脈粥樣硬化, 形成血小板一纖維蛋白原血栓, 而由于血小板的不斷聚集, 動脈粥樣硬化的穩定性下降, 一旦破裂, 則可能導致血管梗阻。此外, PAF還對中性粒細胞具有趨化作用, 促使中性粒細胞釋放炎癥因子和氧自由基, 形成“氧灌注無血流區”, 加重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損傷, 增加梗死的嚴重程度[5]。因此抗血小板是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的重要內容。
本次對照組采用的阿司匹林在臨床上應用廣泛, 在抗血小板方面, 是臨床最常用的藥物, 阿司匹林通過抑制環氧化酶, 阻斷血小板中花生四烯酸轉化為具有促進血小板聚集和收縮血管作用的血栓素, 但對花生四烯酸轉化為具有抑制小板聚集和舒張血管的前列環素并無影響, 因此具有抗血小板作用。但是阿司匹林對于動脈粥樣硬化治療的病因干預程度較低, 因此考慮加用中藥治療, 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中醫理論中沒有動脈粥樣硬化的專門概念, 但其病大致可歸類于“中風”、 “胸痹”、 “眩暈”、 “痰證”、“瘀證”等范疇基本病機可概括為標實本虛, 標實為血瘀、氣滯、痰濁, 本虛為心虛、脾虛、脾虛、腎虛[6], 治宜以利水滲濕、通血化瘀、補虛扶正。
本次觀察組加用的消栓腸溶膠囊是以清代名醫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為基礎制成的的純中醫溶栓藥劑, 其主要成分由紅花、黃芪、桃仁、地龍、當歸等藥物組成。方中黃芪為君藥, 祛瘀而不傷正, 補氣旺氣以促血行[7];地龍為臣藥, 祛邪扶正, 通經透絡;當歸、赤芍、川芎、紅花為佐藥, 通血化瘀, 行氣通絡, 保護血管內皮、促進纖溶活性、抑制血液凝固、降低血液粘滯性[8]。桃仁為使藥, 引血下行。諸藥合用使氣旺血行, 瘀祛絡通, 全方共奏補氣、活血、通絡之功。從本次治療結果來看, 兩組PAF水平均有顯著性下降, 但觀察組下降程度顯著大于對照組(P<0.01), 提示消栓腸溶膠囊具有較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合并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高血壓患者對于抗血小板治療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可以考慮在西藥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消栓腸溶膠囊, 通過降低PAF水平來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
[1]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心血管疾病一級預防中國專家共識.中華內科雜志,2010,49(2):174-185.
[2] 邱曉敏, 彭健, 張繼平, 等.血小板活化因子在高血壓伴心血管危險因素患者中的臨床意義.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0,16(2):109-112.
[3] 徐祖兵, 李小兵, 洪道俊, 等.心血管科院內缺血性卒中的危險因素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國際腦血管病雜志,2013,21(9).613-617.
[4] 張繼平, 李長齡, 郭欣欣, 等.補陽還五湯注射液對PAF誘導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響.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3,20(3):36-37.
[5] 華先平, 王琳.血小板活化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中國微循環,2012,16(3):213.
[6] 呂志杰, 武小妮, 王玉玲, 等.補陽還五湯在治療高血壓病中的應用. 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12,36(5):30-31.
[7] 趙娟, 王琳, 付晶晶.消栓腸溶膠囊治療腦梗死后遺癥期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醫師雜志,2011,13(1):131-132.
[8] 巫碧佳, 李永鴻, 區騰飛, 等.消栓腸溶膠囊治療急性多發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醫師雜志,2010,12(6):847-8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96
2015-03-12]
527422 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稔村中心衛生院, 廣東省云浮市新興縣太平衛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