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英 張飛雄 楊龍峰 葉永青 凌麗花
肺康復治療對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氣分析的影響研究
葉海英 張飛雄 楊龍峰 葉永青 凌麗花
目的 探討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運用肺康復治療對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改善的臨床效果。方.82例COPD穩定期患者, 經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41例。對照組行常規藥物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肺康復治療,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指標變化情況。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前相關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及血氣分析指標改善情況同對照組比較, 均明顯較好,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COPD患者在穩定期給予肺康復治療, 可有效改善肺功能, 促進血氣分析指標恢復,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值得推廣。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康復治療;臨床效果
COPD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 具有較高發病率及死亡率, 有數據顯示[1], 在全球范圍內, COPD發病率高達10%左右, 已經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健康問題。COPD穩定期治療主要以阻止病情發展、改善患者功能、促進患者恢復為主, 而肺康復治療是被臨床認可的主要治療方法[2]。本研究對兩組患者治療方法進行對比分析, 探討了穩定期COPD患者運用肺康復治療對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改善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COPD穩定期患者中選取82例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41例, 男25例, 女16例, 年齡54~72歲, 平均年齡(61.3±3.02)歲;對照組41例, 男24例, 女17例, 年齡53~71歲, 平均年齡(60.9±3.1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疾病學分會所制定的COPD診斷標準[3]。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藥物治療, 給予支氣管擴張劑、抗氧化劑及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劑等藥物, 咳嗽患者可給予糖皮質激素, 咳痰患者給予祛痰藥, 并適當給予免疫調節劑。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肺康復治療, 具體方法如下。
1.2.1 對患者進行上肢訓練, 做上肢繞圈運動,1次/d,30圈/min, 訓練時間由初次5 min遞增至20 min, 如出現肌肉疲勞或者氣緊, 則停止增加負荷。
1.2.2 對患者進行下肢訓練, 下床步行,10 min/d, 每周增加5 min, 至20 min/d, 如出現不適, 需停止增加步行時間。
1.2.3 對患者進行呼吸肌鍛煉, 指導患者對全身肌肉進行放松后, 將兩手分別放于腹部與胸部, 用鼻緩慢深吸氣, 用口慢慢呼氣,2次/d,3 min/次, 可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適當增加次數。
1.2.4 給予患者營養指導, 提供高能量及低容積食物, 根據患者體質量指數(BMI)攝入營養素, 脂肪20%, 蛋白質20%,糖60%。
1.2.5 給予氧療,12~14 h/d, 氧流量0.5~2.5 L/min。如氧分壓>60 mm Hg(1mm Hg=0.133 kPa)患者, 可不進行氧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肺功能及血氣分析相關指標, 作對比分析。肺功能指標包括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 數值同肺功能呈正相關性, 血氣分析指標包括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及動脈血氧分壓(PaO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FVC及FEV1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患者治療前PaCO2及PaO2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PaCO2明顯低于對照組, PaO2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相關指標情況對比(±s, L)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相關指標情況對比(±s, L)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組別例數FVC FEV1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41 2.15±0.29a2.62±0.54b1.29±0.39a1.66±0.48b對照組412.14±0.302.39±0.361.31±0.381.57±0.40 t 0.67822.98340.71232.7815 P 0.10340.02150.09840.0287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情況對比(±s, kPa)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情況對比(±s, kPa)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COPD患者肺功能因氣道結構重構或出現阻塞性肺氣腫而嚴重下降, 給患者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影響, 甚至威脅生命。在穩定期, 需對患者血氣分析以及對肺功能進行改善, 提高患者生存質量。目前, 對于穩定期COPD患者以常規藥物治療為主, 但臨床觀察發現[4], 單純藥物治療起效較慢, 且預后較差。而肺康復治療通過對呼吸肌進行鍛煉, 可有效增高氣道內壓, 從而預防氣道出現過早陷閉, 使氣體有效交換,同時, 通過腹式呼吸, 能有效提高動態肺順應性, 增加肺通氣量, 改善呼吸狀況[5]。且有學者指出[6], 通過氧療, 能對患者慢性缺氧癥狀進行改善, 并對呼吸肌勞損進行緩解。給予營養指導, 能保障患者能量攝入, 提高機體免疫力, 促進病情好轉。有學者將肺康復治療與常規藥物治療結合應用后發現, 相較于單純藥物治療患者, 前者可明顯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氣分析指標。本研究中,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肺功能指標及血氣分析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果同相關文獻報道一致[7]。
綜上所述, 在COPD穩定期患者治療中, 采用肺康復治療效果顯著, 能明顯改善患者病情, 促進功能恢復, 臨床應廣泛運用。
[1] 張帆, 曹曉偉, 張湘華, 等.臥位吸氧聯合肺康復治療對穩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響.河北醫藥,2013,35(4):579-580.
[2] 吳蔚, 王彬, 汪偉,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肺康復治療.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9):68-69.
[3] 杜舒婷, 丁連明.康復治療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的應用.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1(15):4414-4417.
[4] 楊芳英, 孫圣華.康復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肺功能及6 min步行距離的影響.中國當代醫藥,2013,20(28):195-196.
[5] 李華東, 汪麗玲. COPD穩定期患者社區康復治療臨床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10):1068-1070.
[6] 沈鴻, 王震宇, 徐平, 等. COPD穩定期病人無創通氣在肺康復治療臨床研究.中外健康文摘,2014,19(21):148-149.
[7] 張敏.肺康復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5):27.
Research of influence by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n pulmonary function and blood gas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phas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YE Hai-ying, ZHANG Feiχiong, YANG Long-feng, etal.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Guangdong Heyu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Heyua.5170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improving pulmonary function and blood gas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stable phase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Methods A total o.82 patients with stable phase COPD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41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drug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hanges of pulmonary function and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i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better pulmonary function and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 of pulmonary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stable phase COPD can improve their pulmonary function and recovery of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es. It can also improve their life quality, and it is worth promo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table phas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linical effec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013
2015-03-20]
517000 廣東省河源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