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文 鄧應美 唐訊波
預見性護理在急診科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探討
李玉文 鄧應美 唐訊波
目的 探討對急診科腦卒中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120例腦卒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觀察組給予預見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從入院到接受治療的時間和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入院到接受治療的時間短于對照組, 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將預見性護理應用于急診科腦卒中患者治療中, 可使患者以最快的速度接受針對性護理與治療, 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使護理效果得到提高。
預見性護理;腦卒中;急診科
腦卒中指的是以偏癱為主要表現的肢體功能損害及高級功能損傷的綜合征, 其主要是由于腦動脈系統發生病變導致腦血管發生閉塞、痙攣、甚至破裂引發急性腦局部循環出現障礙而導致一系列綜合征出現[1]。腦卒中在臨床上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等特點。預見性護理的實施對疾病治療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在本次研究中, 本院對60例急診科腦卒中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后取得良好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本院急診科接受治療的120例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據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60例。男64例, 女56例;年齡34~89歲, 平均年齡(62.4±8.4)歲。120例患者均接受頭顱CT檢查, 檢查結果均與全國腦血管病診斷標準完全符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服務,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給予預見性護理服務, 具體護理措施及步驟表現如下。
1.2.1 預見性預防肺部感染護理 急診科護理中必須高度重視并加強對患者進行預防肺部感染護理。如患者未存在消化道出血現象可給予其適量的鼻飼流質。鼻飼結束后, 讓患者保持原來體位1~2 h, 避免胃內容物出現反流, 導致誤吸發生。同時將患者的頭部抬高至15~30°, 以保證患者通暢呼吸,也可保持患者腦血流量。存在意識障礙的患者應加強對其進行口腔護理, 護理人員及時為將存在于患者口腔中的食物殘渣、分泌物、嘔吐物等進行清除。同時還要指導和鼓勵患者正確地進行咳嗽和深呼吸, 促使肺部得到有效伸展。護理人員定時為患者進行翻身、拍背護理。對于昏迷患者需高度預防其舌后墜導致呼吸道受阻塞, 根據患者具體情況, 必要時應協助醫師進行氣管切開或者氣管插管, 并做好相應的護理服務。預防性的進行霧化吸入護理, 遵醫囑給予患者抗生素治療。
1.2.2 血糖水平護理 大多數急性腦卒中患者均存在血糖升高的情況, 患者會表現出應激性反應或者原有糖尿病表現。因此, 在急診科護理過程中, 需積極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控制, 最大限度將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高血糖治療對腦卒中后期治療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當患者血糖增高程度>11.1 mmol/L時, 應按醫囑及時給予胰島素治療。護理人員應1~2 h對患者進行一次血糖水平測量。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后, 還應給予胰島素維持。當患者血糖水平<2.8 mmol/L時, 護理人員應按醫囑給予患者10%~20%葡萄糖進行及時糾正血糖值。
1.2.3 體位擺放護理 體位擺放是急診科腦卒中患者護理的基礎工作內容。患者仰臥時, 護理人員應使用軟物將患側下肢墊起, 墊起的高度應高出床面20~30 cm。指導患者側臥時的正確體位。患者應向健側側臥, 將健側下肢屈曲, 伸展患側, 然后將其放置于健側下肢之上。囑咐患者盡量不向患側側臥, 避免患肢受壓。
1.2.4 預防褥瘡護理 急診科護理人員需要及時了解患者營養狀況、壓瘡好發部位皮膚的顏色等, 并進行評估。當患者存在壓瘡時, 需對患者壓瘡的位置、大小、深度等進行準確評估, 然后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護理措施具體表現為:
①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進行換體位護理1次/2 h。進行翻身護理時必須保證動作的輕柔, 同時對翻身時間進行詳細記錄。
②指導患者家屬進行換洗護理, 保證患者皮膚的清潔, 使用溫水對患者皮膚進行擦洗, 并保持其具有干燥性。
1.2.5 靜脈保護 在急診科對患者進行靜脈輸液時, 應正確選擇靜脈血管進行穿刺操作, 盡量避免對患者進行下肢靜脈輸液, 保護血管內壁具有良好的完整性。進行輸液操作時,必須嚴格進行無菌操作, 盡量縮短扎止血帶時間。此外, 還要盡量避免在相同靜脈的同一位置進行反復性穿刺操作。對患者應用刺激性較大的藥物時, 需對藥物進行稀釋后再進行滴注, 且需正確把握滴注時間和滴注速度。有條件者可給予留置靜脈留置針或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2]。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從入院到接受治療時間比較 接受相應護理措施后, 觀察組患者從入院到接受針對性治療和護理所用時間為(20.02±3.20)min, 對照組所用時間為(31.57±3.70)min。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93, P<0.05)。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接受相應護理措施后,觀察組患者肺部感染、壓瘡、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的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n(%)]
急診主要進行緊急救治和搶救, 一般急性腦卒中的病癥較重, 對醫務人員的要求高, 在進行大的醫療行動(如手術)后比門診更容易出現意外, 甚至會失去患者的生命。醫護人員給予及時的救治和護理, 能夠從某種程度上挽救患者的生命。由于急性腦卒中患者人群的特殊性, 起病急、病情進展兇險, 使其對于急診科的診療環境充滿陌生感, 往往自身會有緊張、恐懼的情緒, 影響患者治療的自信心和決心[3]。此時通過預見性護理等一系列有效的護理措施, 可以改善急性腦卒中患者自我效能, 提高治療的依從性[4]。預見性護理是護理人員根據疾病存在的變化特點和進展規律, 預見性地對患者治療期間可能出現的相關潛在問題進行準確判斷, 并給予針對性預見性護理服務。在危重患者的臨床護理中, 預見性護理服務的應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預見性護理措施實施的主要目的是使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提高患者預后, 其護理措施均遵循先預防后治療的原則。護理服務在患者入院時便開始實施,使護理工作由往常的被動護理轉變為主動護理, 為患者爭取寶貴的治療時間[5,6]。
綜上所述, 對急診科腦卒中患者應用預見性護理, 可有效為患者的爭取治療時間, 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使患者能夠加快康復。
[1] 周玉珍, 謝曉燕, 朱玉真.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抑郁焦慮病人心理的影響.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11):931-932.
[2] 葉琳琳, 金曉瓊, 鄭聲浩.預見性護理在急診科腦卒中患者的應用及療效觀察.護士進修雜志,2013.5(10):372-373.
[3] 劉實, 資艷.預見性護理模式在急診科搶救患者中的應用分析.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8(35):188-199.
[4] 蔣革新, 李秀紅, 朱樂英, 等. 缺血性腦卒中臨床路徑在整體護理中的應用. 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11):931-932.
[5] 尹宗惠. 老年腦卒中后抑郁狀況的調查及護理對策.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3):217-219.
[6] 何紅燕, 梁定杰, 董玉華, 等. 踝關節護理對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運動功能恢復的臨床觀察.國際護理學雜志,2006,25(6):416-418.
Application investig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for stroke patien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LI Yu-wen, DENG Ying-mei, TANG Xun-bo.
Shunde Longjiang Hospital, Shund.528318,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for stroke patien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A total of120 strok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redictive nursing. Time gap between admission and treatment,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time gap between admission and treatment, and lower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predictive nursing for stroke patien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can provide fast targeted nursing and treatment to them, reduc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nursing effect.
Predictive nursing; Stroke; Emergency department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29
2015-02-05]
528318 順德龍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