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燕
健康教育路徑對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分析
雷燕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路徑對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方法2000例糖尿病患者依據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將其分為健康教育路徑組與傳統健康教育組, 各1000例。傳統健康教育組患者按照傳統健康教育模式, 健康教育路徑組應用健康教育路徑, 觀察兩組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健康教育后的生活方式規范情況。結果 健康教育路徑組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傳統健康教育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且健康教育路徑組患者健康教育后的生活方式規范情況明顯優于傳統健康教育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結論 健康教育路徑對糖尿病患者規范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健康教育路徑;糖尿病;生活方式;影響
臨床護理路徑是近年來推廣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 主要是針對某一種病癥或者某一類患者的特點而制定的一套規范的、完善的護理計劃, 并將其應用在實際臨床中, 以圖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和質量, 減少護理差錯發生[1]。本文旨在分析健康教育路徑對糖尿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 特收集本院200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00例糖尿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在2014年1~10月在本院住院治療, 出院后由社區服務站納入健康管理, 進行出院后訪視, 且患者均排除合并嚴重肝腎功能疾病者, 依據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將其分為健康教育路徑組與傳統健康教育組, 各1000例。健康教育路徑組中男534例, 女466例, 年齡27~65歲, 平均年齡(44.63±13.26)歲,其中有66例為1型糖尿病, 934例為2型糖尿病, 患者的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05例, 初中289例, 高中及中專355例,大學及以上251例;傳統健康教育組中男555例, 女445例,年齡30~63歲, 平均年齡(45.73±13.73)歲, 其中有69例為1型糖尿病, 931例為2型糖尿病, 患者的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112例, 初中283例, 高中及中專352例, 大學及以上253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糖尿病類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傳統健康教育組患者按照傳統健康教育模式,即口頭為患者講解糖尿病相關知識以及日常自我護理注意事項, 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予以解答, 沒有統一的健康教育方法、目標、內容;健康教育路徑組應用健康教育路徑, 由醫院領導協助相關臨床人員、社區站醫務人員組織成立健康教育路徑小組, 選任資歷較深并具有良好的責任意識、溝通能力較強的人員擔任健康教育路徑小組組長, 并查閱相關文獻資料, 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制定合理健康教育路徑表, 其內容主要包括3個大類:病因、生活方式、病情預防, 以此為中心全面完善患者從入院到出院的健康教育內容, 包括入院評估、用藥指導、飲食指導、不良生活方式糾正、運動訓練、康復指導、血糖監測、出院指導, 并由責任護士參照路徑進行設定以及實施, 由護理小組長進行效果評估, 并調查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 針對健康知識掌握不足的患者再次進行健康教育, 直到患者掌握。在健康教育的方式上根據個體差異及醫院實際情況靈活選擇, 包括集中講座、一對一講解、視頻宣傳、健康手冊、榜樣說教等。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健康教育后的生活方式規范情況[2]。健康知識調查主要通過本院自行設定的糖尿病健康知識調查表進行。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健康教育路徑組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傳統健康教育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健康教育路徑組患者健康教育后的生活方式規范情況明顯優于傳統健康教育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情況[n(%)]
健康教育路徑是隨著近年臨床護理路徑的大力推廣而推廣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 對糖尿病患者應用健康教育路徑則是按照患者的臨床特點制定相應的健康教育時間表。護理人員在開展護理操作時嚴格按照表中的要求進行, 以更加明確自身需要的操作內容、操作時間、操作方法等, 實現護理工作的“有章可循”, 避免了由于護理人員疏忽或者遺忘而導致意外事故發生[3,4]。
臨床研究表明, 在糖尿病患者護理過程中應用健康教育路徑有效的提高了健康教育內容、流程、方法的系統化和規范化, 能夠確保患者更加深刻、全面的掌握糖尿病相關知識,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指導性、系統性、預見性[5]。國外相關醫學研究表明, 傳統的口頭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未能真正發揮出健康教育的本質作用, 健康教育效果自然可想而知。通過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路徑則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對病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糖尿病患者護理過程中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曉達標率, 并能夠避免或減少護理人員因工作繁忙或缺乏經驗而導致遺漏教育等問題。另一方面, 健康教育嚴格按照健康教育路徑實施, 護理人員能夠更加徹底、嚴謹的飲食、睡眠等各個方面內容, 對于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并引導患者自主培養自我疾病管理意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
本文主要對本院的2000例糖尿病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 試驗結果顯示, 健康教育路徑組患者對糖尿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明顯優于傳統健康教育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且健康教育路徑組患者健康教育后嚴格按照醫囑戒煙禁酒、飲食控制、運動控制、情緒控制的比例顯著高于傳統健康教育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 健康教育路徑對糖尿病患者規范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
[1] 陳小娟, 熊苑紅, 李惠華, 等.健康教育路徑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現代臨床護理,2014,13(2):61-64.
[2] 黃文英.健康教育路徑對糖尿病病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全科護理,2014,12(32):3061-3062.
[3] 于紅靜, 黃國瑩, 呂慕虹.健康教育路徑對高血壓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廣東醫學,2011,32(13):1781-1783.
[4] 付阿丹, 魯桂鳴, 楊靜, 等.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徑的臨床應用效果評價.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8):3268-3270.
[5] 郭莉, 范章云, 陳書艾.健康教育路徑在預防糖尿病并發癥中的應用.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12):28-29.
[6] 田向陽.中國農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策略與模式研究.復旦大學,20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67
2015-03-16]
528000 佛山市南海區第三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