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錦 于廣華 劉昊然 王坤
(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藥學系,江蘇鹽城224005)
2010年版GMP在江蘇省的實施簡況分析
程錦 于廣華 劉昊然 王坤
(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藥學系,江蘇鹽城224005)
對江蘇省藥品生產企業2010年版GMP的實施現狀以及認證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并為保障GMP的順利實施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措施。
新版GMP;實施現狀;問題;措施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簡稱新版GMP)是藥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的基本準則,適用于藥品制劑生產的全過程和原料藥生產中影響成品質量的關鍵工序。大力推行新版GMP,是為了最大限度地避免藥品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污染,減少各種差錯的發生,是提高藥品質量的重要措施。
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對藥品生產企業的要求,自2011年3月1日起,凡是新建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生產企業新建(改、擴建)車間,均應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的相關要求。
對現有藥品生產企業血液制品、疫苗、注射劑等無菌藥品的生產,則應在2013年12月31日前達到《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要求,其他類別藥品的生產企業均應在2015年12月31日前達到《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要求。
江蘇省自2011年起實施新版GMP認證,本文將對我省2010年版GMP實施情況進行分析,找出企業在實施GMP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2015年12月31日將是非無菌制劑通過新版GMP的大限日期,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方網站公布的數據為基礎數據,到2015年5月31日為止,江蘇省有藥品生產許可證的526家藥品生產企業中,經現場檢查和審核批準,有近400家企業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要求,獲得了416張《藥品GMP證書》,占企業總數的76%。通過分析近幾年非無菌制劑《藥品GMP證書》年度核發情況(表1),可以看出通過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13年和2014年通過認證的企業數量達到了高峰,江蘇省各制藥企業均在加緊完成新版GMP的認證工作。

表1 非無菌制劑《藥品GMP證書》年度核發情況
《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認證管理辦法》規定:嚴重缺陷指與藥品GMP要求有嚴重偏離,產品可能對使用者造成危害的缺陷;主要缺陷指與藥品GMP要求有較大偏離的缺陷;一般缺陷指偏離藥品GMP要求,但尚未達到嚴重缺陷和主要缺陷程度的缺陷。
2.1 缺陷項目分布情況
通過收集資料和查閱相關文獻發現,江蘇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非無菌制劑企業進行新版GMP認證的現場檢查中,缺陷項目主要集中在一般缺陷,少數屬于主要缺陷,嚴重缺陷基本沒有。除總則和附則外,2010年版GMP正文中的12個章節中均發現存在缺陷項,主要缺陷主要分布在確認與驗證、機構與人員、文件管理、廠房與設施、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一般缺陷主要分布在設備、文件管理、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質量管理、委托生產與委托檢驗、產品發運與召回、自檢的缺陷項較少。
文獻中指出主要缺陷的表現大致包括:
(1)確認與驗證方面的主要缺陷表現在關鍵設備確認、清潔驗證或工藝驗證工作沒有做,或者項目和內容不全、數據不完整;
(2)機構與人員方面的主要缺陷表現在培訓效果較差、人員資質不符合要求、人員配置不足和個人承擔的職責過多;
(3)文件管理方面的主要缺陷表現在批生產記錄設計的內容不完整、不合理,工藝規程內容不全等;
(4)廠房與設施方面的主要缺陷包括設計與布局不能有效防止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錯,設施選擇不合理、不便于清潔,產塵操作間缺少除塵設施等;
(5)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方面的主要缺陷表現在物料和產品檢驗不符合要求,取樣管理不規范以及標準品、對照品管理不規范等。
2.2 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對應措施
通過分析現場檢查中各缺陷項目的主要表現和收集的資料發現,新版GMP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2.2.1 對新版GMP的理解與運用
部分企業在實施新版GMP的過程中,對新版GMP的實質和新概念理解不透徹,將其簡單地理解為只是硬件改造和軟件增補,把大量的資金投入到硬件的改造上。
其實,新版GMP的精髓在于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和風險管理體系,企業應當在GMP質量管理中引入風險管理意識,將機構與人員、廠房與設施、物料與產品、文件與記錄、生產與質量控制等各個環節有機地融合,通過變更控制、偏差處理、持續穩定性考察、產品質量回顧、GMP自查等一系列措施主動識別、控制并降低風險,通過糾正預防措施使質量體系得到持續改進,形成一套符合新版GMP要求的體系架構,有效貫徹于產品的質量和風險管理中,確保藥品的安全有效。
2.2.2 硬件的改造建設
良好的廠房、完善的設施和先進的設備等硬件條件是GMP實施的基礎,新版GMP在廠房設施、儀器設備等硬件建設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數企業也都不惜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建立更新生產廠房、購買先進的設備和設施,總體上硬件還是符合要求的。但是,制藥企業這種大規模的廠房、設施、設備的改造和新建,也容易帶來產品、人員和硬件之間的兼容性,廠房、設施和設備安裝、運行和驗證等方面的隱患。
制藥企業應合理實施硬件改造和建設,把有限的資金用在關鍵的地方,提高生產的現代化、自動化和連續化能力,檢驗技術的規范化,注重硬件與人、工藝、參數、環境等結合,按照GMP要求完成硬
件的設計、安裝、運行和性能的確認,為生產出符合規定用途和注冊要求的藥品提供保障。
2.2.3 企業相關人員素質
新版GMP關于人員素質的規定有較大的提高,如關鍵人員中引進“質量受權人”概念;提高了關鍵人員資質,要求本科以上學歷、3~5年的藥品生產經驗以及質量管理經驗;細化了人員職責規定,完善了人員培訓規定。而現場檢查情況均不同程度地反映出目前江蘇省各制藥企業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學歷、培訓和實踐經驗不符合新版GMP要求,相關人員質量管理意識淡薄,專業水平不高。
企業應該注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配備符合新版GMP要求的數量足夠的,并具有適當資質的工作人員;明確各個部門和各個崗位的職責;重視新版GMP的宣傳培訓工作,特別是變更控制、偏差管理、糾正和預防、質量風險管理和產品質量回顧等方面的新概念、新內容的培訓,使企業相關人員及時有效地掌握并提升產品質量的知識和技能,提高自身的質量意識。
2.2.4 管理、操作與GMP文件不符
這是在各個環節普遍存在的問題,企業GMP文件里的規章制度與實際的管理工作和具體操作有不符合的現象。導致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企業沒有結合自身的具體品種、企業實際的管理模式、人員結構、現有的生產條件等實際,客觀地起草編寫GMP文件,而是更多地將其他企業的文件拿來生搬硬套、機械應用,導致制定的文件與實際不符,不具有可行性;另一方面,少數企業的相關管理和技術人員缺乏嚴格執行GMP文件、維護GMP文件的質量管理意識,存在僥幸心理。
要想解決這一問題,不僅要提升注重源頭設計的理念和質量管理的意識,還要加強藥品監管部門和企業自身的監督管理力度,后者尤為重要。企業有了一套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要有較好的執行力,質量保證部門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企業應提高對質量保證部門的重視程度,培養監督人員的專業知識、執行工作的原則性和質量意識,充分發揮他們的質量監督作用。
GMP認證是制藥企業的生命線,它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企業應當立足自身,積極采取有利措施,解決在實施新版GMP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順利完成新版GMP的認證工作。
[1]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實施《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有關事宜的公告[EB/OL].(2011-02-28)[2015-08-31].http://www. sda.gov.cn/WS01/CL0087/59027.html.
[2]王金偉,陳永飛.2013年度江蘇省藥品生產企業新版GMP認證檢查缺陷項目分析[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4,22(6).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S].2011.
2015-09-02
程錦(1980—),女,江蘇鹽城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藥劑學。
2013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312682004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