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延鈴
(華南師范大學 財務處,廣州 510631)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不斷發展,高校財務規模逐漸壯大,高校收費項目也日趨多元化,不再是單一的學雜費項目,各種報名費、考試費、會議培訓費、學生水電費、網絡費等,名目繁多、收費金額各異、收費時間不一、收費人數不一。因此,傳統收費方式已不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改革勢在必行。
高校傳統收費方式主要包括:現場收費、委托銀行代扣款、匯款轉賬等。現對每種方式做具體分析。
學校全日制學生學雜費一般采用銀行卡賬戶扣款方式。財務部門需要提前與學生簽訂銀行自動轉賬繳費付款授權書,并獲得學生銀行卡賬號,整理代扣款數據提交委托行,扣款后需要跟進異常銀行卡信息,整理己扣款數據,打印分發票據,工作量極大。
各種報名費、考試費、會議培訓費等通常采用現場收費方式。這種方式需要學生本人在指定時間內前往現場繳費,耗時較長。一個幾千人的臨時收費項目,高校財務部門往往需要配備大量人力集中處理,從逐個收費、開據繳費票據到現場安保及指引等工作,整個流程繁瑣,效率極低,還存在錯收、漏收或收到假鈔的風險。事后對己繳費人員及未繳費人員的統計也較困難。由于財務部門人力有限,學生電費、水費、網絡費等則經常由各職能部門代收代繳,既難以規范,又不能及時將款項上繳,存在極大財務隱患。
部分收費項目如果繳費對象多在外地,則通常以匯款轉賬方式收取。這種方式是收費對象將錢款直接轉入學校賬戶,同時需要繳款人來財務部門確認入賬并開具繳費票據,或由財務部門將繳費票據寄出。由于學校業務量極大,財務部門需配備專人進行清理,逐筆確認轉入款項入賬,工作瑣碎且容易出錯,效率不高。
以上傳統收費方式只局限于收費本身,對收費數據的整理、統計、分析不足,己無法滿足財務管理需求。
如今,電子商務日新月異,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變革,網上消費規模日益壯大。2014年,我國第三方支付交易量約23萬億元,2015年預計將超過30萬億元,第三方支付市場進入成熟期。因此,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實現高校網上支付業務必然可行。高校作為前沿文化陣地,網絡信息化建設和應用速度快,范圍廣,大部分老師和學生的網絡消費習慣己經形成。財務部門應著力推動高校網上支付系統的建設和使用,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實現高校收費項目精細化管理和對收費過程全程監控,實現各類收費數據的查詢統計、對賬入賬等功能,既方便師生,也解放勞力,還可將更多精力放到收費管理和數據分析上,以提高財務工作質量和效率。
第三方支付平臺是指具有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機構與各大銀行簽約后,提供商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對接的交易結算平臺。第三方支付平臺因其能夠安全便利地實現銀行、商家、消費者間的資金流轉、結算等服務,己經成為B2B、B2C 交易及其他電子金融服務的重要支付結算中介。高校借助第三方支付平臺構建網上支付系統,實現網上收費服務,其繳費流程如圖1所示,其具體繳費流程如下:(1)繳費對象登錄學校網上支付系統,查詢應繳費信息;(2)繳費對象點擊應繳費項目后,跳轉到第三方支付平臺;(3)繳費對象在第三方支付平臺頁面選擇相應的銀行、卡種類等,實現繳費;(4)第三方支付平臺將繳費對象的支付請求發送給指定銀行,進入銀行支付頁面進行繳費;(5)銀行根據接收到的銀行卡卡號、支付金額、支付密碼等信息,從銀行卡劃扣款項,并將劃扣的結果信息回傳給第三方支付平臺和繳費對象;(6)第三方支付平臺將繳費結果信息傳送給學校網上支付系統;(7)學校網上支付系統將繳費結果告知繳費對象;(8)第三方支付平臺根據協議在約定時間內將扣除手續費后資金轉到學校指定賬戶,并提供差錯交易處理等后續服務;(9)第三方支付平臺作為獨立的機構與各簽約銀行進行對賬、清算,并及時處理銀行差錯交易。
從整個繳費流程來看,繳費對象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可以選擇任意銀行機構繳納款項,學校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定期(一般是一天)結算繳款,第三方支付平臺成為學校、繳費對象、銀行間的信用中介,并提供安全快捷的接口平臺,使學校構建網上支付系統成為可能。

圖1 高校網上支付系統繳費流程
基于第三方支付平臺構建高校網上支付系統,對學校收費數據進行全面統計和管理,既要適應學校收費特點,又要方便繳費,還應特別注重網上繳費的安全性。因此,高校網上支付系統的整體架構應分為三個層面:網絡服務層、后臺管理層和數據層,如圖2所示。

圖2 高校網上支付系統架構
網絡服務層為用戶繳費提供服務。校內用戶(教工或學生)以統一身份認證,經由校園網關登入,校外用戶則利用身份證或條形碼等信息登入。繳費用戶在這里能看到本人的繳費信息、支付狀態及相關公告通知,繳費平臺24小時全天候開放。繳費用戶通過網絡服務層的繳費信息頁面,點擊繳費,跳轉第三方支付平臺實現支付,并獲得己繳費報告信息。
后臺管理層集中了網上支付系統的各個管理子模塊,由學校財務部門指定專人進行管理。管理模塊包括收費項目管理、收費結果維護、收費結果查詢、票據打印、對賬入賬管理、日志查詢及系統管理等。收費項目管理模塊實現收費項目的確立、審批、收費名單導入、啟用及關閉等功能。收費結果維護模塊實現收費名單維護、退款審批、退款處理的功能。收費結果查詢模塊實現己繳費名單查詢統計分析等功能。票據打印模塊實現對票據的管理、打印、分發等信息的管理。對賬入賬管理模塊實現收費項目與銀行對賬、賬務系統己入賬數據對賬的功能。日志查詢模塊實現對登錄日志、交易日志、數據庫備份日志等的管理功能。系統管理模塊實現對系統接口、人員權限、收費部門、系統代碼的管理功能。后臺管理層不僅是簡單的收費項目管理,而是對所有收費數據、票據信息、學校整體收入的管理和運用,可以為財務管理提供準確詳實的數據分析報告,為高校預算管理工作提供依據。
數據層包括網上支付系統的后臺數據庫、防火墻、支付接口及業務接口。數據庫及防火墻的設置應充分考慮財務信息安全。支付接口是根據簽訂的相關協議經由合適的網絡通訊協議實現與第三方支付平臺的銜接。業務接口則實現網上支付系統與學校各業務系統的數據傳輸,主要業務系統包括學費系統、教務系統、招生系統及各業務單位的管理系統,可根據實際需求逐步開發,以實現繳費數據實時更新及回傳,便于管理。
針對高校網上支付業務系統的特點,在系統開發實現過程中尤其應關注信息安全問題。目前,計算機黑客經常利用各種技術攻擊網絡,盜取賬號和密碼。為降低網絡交易風險,可將用戶身份綁定校園卡,實行實名注冊,杜絕校外人員對系統進行攻擊。繳費時,采用客戶預留支付信息,可有效避免“釣魚網站”,防止用戶銀行卡賬號、密碼等私人資料泄露。也可以采用校園卡綁定銀行卡或使用校園卡對應電子賬戶支付的方式,有效降低由于卡片丟失、密碼丟失帶來的風險。使用安全隨機動態軟鍵盤,有效防止木馬程序竊取用戶密碼。此外,還可引入數據加密、數字證書等安全機制,進一步完善高校網上支付系統的整體安全。
高校網上支付系統的運用將大大提高收費管理工作效率,具有不限時間、不限地點繳費的優點,與傳統收費方式相比,其便捷性和安全性也顯而易見。在項目初期運行階段,應堅持逐步切入,穩妥推進,傳統繳費方式與網上繳費方式結合運用的模式。在逐步磨合中不斷改進、完善系統,在保障數據準確性、安全性、完整性基礎上,進一步實現數據的實時交互和有效共享,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使資源利用更為合理有效。
[1]馬梅,朱曉明,周金黃,等.支付革命:互聯網時代的第三方支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
[2]秦樹文.網上支付與結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