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雅思文章的學術性決定了它的深度,同時也決定了其相對固定的結構潛式。本文著眼于體裁結構潛式分析理論,探討了基于體裁結構潛式的支架式雅思閱讀教學模式,試圖通過這一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體裁意識、體裁分析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批判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從而提高其雅思閱讀測試成績。
作者簡介:杜博玉(1979-),女,山東招遠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
項目基金:本文系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專項項目“雅思閱讀語篇體裁結構潛勢探究”(項目編號:13D065)和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劃項目青年項目“體裁分析視域下的英語概要研究”(項目編號:13C043)階段性成果
雅思閱讀測試一直是眾多考生公認的難點,其原因主要是文章長、難詞多、題型復雜以及時間有限等等。很多考生答不完所有題目,而對于完成的題目也心里沒底,不知對錯。綜合各種原因,主要集中在國內的學生已經習慣了精讀每篇文章后再去解決文章后面的問題。而雅思閱讀測試只有一個小時,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閱讀完總字數接近三千,總體目數為40的內容。難度之大,不言而喻。采用傳統的閱讀方式顯然不適合雅思閱讀的測試要求,而如何提高雅思閱讀考試的分數,筆者認為須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的閱讀方式。
一、體裁結構潛式理論研究現狀
目前,篇章語言學、文體學和話語分析等領域的研究,已從對平面語言的淺顯描述轉向對語篇的整體結構的深入剖析,目的是力圖從語篇的體裁(genre)角度來分析特定語篇所具有的特定認知結構。
Hasan提出的“體裁結構潛勢”是指在特定情境下形成的話語方式、話語基調和話語范圍的具體體現,它包含某種體裁中可能出現的所有的語篇模式和語篇結構。某一類別的體裁,其結構既有“限制性”的特征,也有“選擇性”的特征。每個語篇體裁都有語篇體裁結構潛勢,語篇體裁結構潛勢是每個語篇體裁中所有語篇產生的源泉。
國內對于體裁結構潛勢的研究較晚,但呈現出逐步升溫的趨勢。于暉(2001)對語篇體裁結構潛勢及其應用進行了論述;劉英(2004)論述了Hasan的體裁結構潛勢理論對聽力預測能力的培養的指導意義;王建梅(2008)論證了Hasan的體裁結構潛勢理論對于英語口語教學的促進作用;楊美平(2009)分析英語政治新聞的語篇體裁結構潛勢;呂文靜,楊美平(2009)探析了英語經濟新聞的語篇體裁結構潛勢;劉萍(2011)立足于體裁結構潛勢理論對英語專業聽力教學進行了實證研。由此可見,盡管國內外已有眾多學者在此領域開展研究,但很少學者把體裁結構潛勢的研究與雅思閱讀教學相結合。
二、雅思閱讀常見體裁及其結構潛式
雅思閱讀文章的體裁大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介紹性的學術說明文和論辯性的學術論文。學術說明文是對某一事實進行客觀的描述,一般不包含評論;而學術性論文則是針對一個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解決辦法。學術性論文的論述過程就是圍繞著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三部分進行的。
(一)雅思閱讀學術性說明文的結構
對于文章類別的判斷,通常文章的大標題很有幫助。標題中如果包含名詞短語或者以“How”開頭,就說明此篇文章的體裁是學術說明文。其具體結構如下:
●Introduction(a phenomenon or a fact)
●Detailed information(time markers / logic development / different aspects)
●Summary(future)
學術性說明文總是在起始段介紹文章要介紹的現象或陳述一件實事。在中間段落展開細節描述,而采用的敘述順序大體包含三種,即時間順序、邏輯順序以及并列順序。通常時間順序適用于歷史事件的描述,環境自然類的文章會按照邏輯順序展開,而其它類的學術說明文則會在敘述過程中并列體現。
(二)雅思閱讀學術性議論文的結構
在雅思閱讀測試中,學術性議論文也占相當的比例,與說明文相比,它的結構更復雜,涉及作者觀點的內容更多,理解起來更困難。具體結構如下:
●Introduction(a problem)
●Present causes
●Writer’s approach
●Supporting evidences
●Conclusions
議論文的體裁結構要求在起始段敘述問題,接著討論產生問題的原因,然后是作者的觀點以及支持作者觀點的依據,最后是結論。
對于雅思閱讀文章的體裁進行分析,其目的是為了提高閱讀速度,掌握文章的重點而不是面面俱到。
三、基于體裁結構潛式的支架式雅思閱讀教學模式
“體裁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體裁基礎上的教學方法”,20世紀80年代初產生于美國和澳大利亞。其中澳大利亞學派的Martin等人設計了“體裁教學—學習循環模式”。此模式成功用于非英語國家成人英語教育的教學循環(Feez,1998),它包含五個步驟:構建語境;分析語篇和解構語篇;共同建構語篇;獨立建構語篇;需要聯系相關語篇。
由此可見,建立語篇的體裁分析意識十分必要。雅思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體裁分析理論運用到教學中,努力以語篇的體裁結構潛式為中心展開一系列的活動安排。引導學生既掌握語篇的體裁結構潛式,又了解語篇的建構過程,從而幫助學生快速理解文章,掌握主旨,完成問題。
支架式教學是在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下,目前已開發出的、較實用的教學方法之一。支架式教學是指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支架式教學包括以下幾個環節:1.搭腳手架;2.進入情境;3.獨立探索;4.協作學習;5.效果評價。在框架中提到的概念是為了讓學習者能進一步深入理解問題所需要的,為此,必須引導學習者分解較為復雜的學習任務,然后在逐步地深入理解。
根據建構主義教學法,在雅思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為中心,教師只起指導和幫助的作用,通過體裁意識培養、是學生學會協作探究、學習效果評價,并借此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逐步深入理解體裁的性質、規律以及該體裁與其他體裁之間的內在聯系等內容。在支架式雅思閱讀教學模式中,要明確學生是主動建構者,教師只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意義建構的促進者,而閱讀文章不再僅僅是狹義的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
根據體裁教學法和支架式教學模式,筆者實踐了基于體裁結構潛式的支架式雅思閱讀教學模式。
基于體裁結構潛式的支架式雅思閱讀教學模式由以下幾個環節組成:1.搭腳手架:圍繞當前閱讀文章,使學生初步建立起篇章體裁意識。2.進入情境:指導學生分析閱讀材料的篇章屬性、寫作目的和宏觀結構。3.獨立探索:學生在閱讀文章過程中,先要獨立分析了解語篇體裁的性質、規律以及該體裁與其它體裁之間的內在聯系,嘗試從篇章語法規則中抽取語義,獲得體裁結構潛式。
4.協作學習:進行小組協商、討論。首先,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閱讀材料的體裁類型,并共同分析語篇的語言特點和宏觀結構;然后小組成員龔濤商討雅思閱讀中常見的說明文和議論文的語言特點、結構潛式、寫作技巧及寫作目的。
5.效果評價:評價通常包括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學習小組對個人的學習評價,教師對個人的學習評價三個方面。評價內容主要涵蓋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體裁結構分析能力、體裁意識能力。
綜上所述,基于體裁結構潛式的支架式雅思閱讀教學模式較之傳統的教學方法優勢明顯,具有實踐的可行性和推廣價值,可以應用于課堂實踐教學,有利于增強學生的體裁意識、體裁分析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加快學生的閱讀速度,從而提高其雅思閱讀測試成績。
編輯∕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