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虎仁,荊海斌,趙素琴,麻靜,郭文亮
淮海工業集團
迫彈加阻力環對射程覆蓋的研究
蘇虎仁,荊海斌,趙素琴,麻靜,郭文亮
淮海工業集團
通過對迫擊炮火箭增程彈加裝阻力環的方法,減小其最小射程,增加了全彈的射程覆蓋范圍。
迫彈;阻力環;增阻技術;射程覆蓋
為了使普通迫彈獲得最大射程,我們總是千方百計地研究彈丸的減阻增程技術。迫擊炮彈一般不旋轉,采用尾翼穩定,增阻技術通常主要是為了提高彈丸的飛行穩定性,增加彈尾、尾翼片的迎風面積,使彈丸的壓心后移,提高穩定儲備量。飛行阻力增加了,保證了穩定飛行,但射程就會有所降低。
但有時候根據需要,在最大射程可以滿足的情況下,我們又想盡辦法通過增阻技術來減小最小射程,以增加彈丸的射程覆蓋范圍。
對于已定型的彈丸,增阻減程方法之一是在原彈丸上加裝阻力環。在引信和彈體之間加阻力環,方便快捷,不影響彈丸的總體結構和正常作用。
由于迫擊炮彈是從炮口裝填,依靠彈丸自身的重量下滑,底火撞擊擊針而發射,為了保證擊發必須有足夠的下滑動能,所以其最小射角為45°。
由于迫擊炮火箭增程彈最大射程的射角在58°左右,如果用75°以上的大射角來打小射程,則彈丸在空中飛行時間較長,且彈道太彎曲,造成地面密集度較差。如果用45°射角來打最小射程,則由于射角可變范圍較小,使最大射程與最小射程之間的覆蓋范圍較小。
另一個原因是火箭增程彈可用發射裝藥號的范圍比較窄,也就是初速變化范圍小。這是由于采用小號發射裝藥發射時,彈丸初速比較低,彈丸出炮口后數秒時的速度更低,動量低則其抗擾動能力就弱;這時發動機點火工作對飛行中的彈丸產生一個突然的沖擊力,由于彈丸飛行方向與彈丸軸線之間存在攻角,加之發動機噴嘴與彈丸中心線不同軸等因素,發動機工作對彈丸的擾動就會很顯著,會使彈丸產生不穩定飛行。
對某迫擊炮火箭增程彈進行了射擊試驗。選用三種阻力環、兩個發射裝藥號,每組5發,共試驗6組。常溫,射擊時測地面及高空氣象參數、測初速及雷達跟蹤、測落點坐標及射程;根據試驗結果,由南京理工大學彈道研究所計算得出標準化射程。結果如下:

標準化射程(m)7760 9330 8980 10483 9669 11256阻力環直徑(mm) Φ110 Φ95 Φ85組序1 2 3 4 5 6發射裝藥5# 6# 5# 6# 5# 6#射角(°) 45 57 45 56 45 55初速(m/s) 247.5 276.5 249.3 278.1 248.2 278.0試驗射程(m)7841 8316 9256 10823 10130 11429
根據試驗結果分析,橫向散布很好,說明彈丸的飛行穩定性沒有問題。
據此進一步計算,只用1個裝藥號(5號裝藥),改用4個阻力環,則可以使原有火箭增程彈的射程從10731~13028m擴展至7433m,與制式彈銜接,實現全射程覆蓋。見下表。

彈丸火箭增程彈火箭增程彈+阻力環(mm)發射裝藥號6#、5#φ87.5 φ100.4 φ108.4 φ114.0 5# 5# 5# 5#制式彈最大射程(m)13028 11012 9776 8833 8174 7723最小射程(m)10731 9503 8541 7890 7433 250 0#~4#

從上圖可以看出:彈丸的阻力環直徑越大,則彈道系數越大,射程越小。
通過對彈丸加裝阻力環方案的研究和試驗,我們對增阻技術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可以拓展研制思路,增加技術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