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冉

2015年4月15日,納恩博在北京舉辦發布會,并宣布全資收購平衡車鼻祖賽格威。圖為小米董事長雷軍在產品體驗區體驗平衡車
在發布“震撼”的2000元區間產品時,樂行創始人兼CEO周偉也提到,小米進場之后會加速平衡車行業的發展,以及引發洗牌。
2015年4月,以小米為領投投資人的中國納恩博公司完成對平衡車鼻祖美國賽格威公司的全資收購。
賽格威是平衡車的發明者,但其產品7000美元的高價位,附加關稅后在中國售價近10萬元人民幣,成為一種奢侈品?!稌r代》周刊更把賽格威列進“十年來全球十大最失敗的科技發明”。
而在中國,平衡車市場擁有大約400種“山寨”品牌。
作為典型中國制造故事——外國專利門檻、中國高性價比產品、產業升級期望——小米的平衡車計劃才剛剛開始。
比如,還沒有人聽說過的小米平衡車機器人。
賽格威門檻
就在納恩博全資收購賽格威之前,2014年9月,賽格威曾發起了對納恩博及其他12家中國公司的專利攻擊。賽格威當時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申請啟動“337調查”。兩個月后,后者決定啟動“337調查”。
而在納恩博宣布全資收購賽格威的2015年4月,三一重工贏得履帶起重機的“337調查”,美國企業則又發起了對中國觸摸屏的“337調查”申請。
總之,一旦進入“337調查”程序,所有生產銷售雙輪平衡車的中國企業都有可能被排除出美國市場。
從基本原理看,平衡車都是通過陀螺儀和倒立板技術實現自帶平衡和自帶控制,所以無論中國平衡車企業如何在外形上整容,外部材料和系統優化上如何改進,都將面臨抄襲指控或者被迫負擔高額專利費。
“美國公司最大的優勢在于它的IP知識產權部分,品牌、全球的網絡渠道,這是非常有價值的。”納恩博\賽格威CEO高祿峰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他承認,收購談判時,雙方在品牌價值的理解以及價格方面發生了爭執。
“賣家是一個著名的做資產重組的大佬,之前買過很多公司,進行重組和改造后以非常高的價格賣出去。我們是財務投資人,買了這個品牌無非是把這個公司的財務成本降一降,加點新產品,因為我們一直都是在這個行業里的?!备叩摲暹@樣表示。
中國企業有自己的研發團隊和中國供應鏈、銷售渠道,這部分價值卻在談判中被賽格威低估。
最終,8000萬美元換取了賽格威和全部知識產權。但高祿峰表示,并不會通過訴訟等手段解決國內的“山寨”問題,而是“小米模式”。
小米模式
在樂行的產品發布會上,周偉如此表態:“當然我們也認為存在挑戰,就是小米進入這個行業后,會不會像它進入其他硬件行業一樣。圈子里也流傳著一句話:‘小米進入到任何一個行業,都……其實這對我們的確是非常大的挑戰。”
高祿峰則告訴本刊記者,完成收購后的納恩博將會“向小米看齊”,也就是“做到最高性價比,如果我們推出個產品價格優勢連山寨都沒法比,那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像小米手機對比整個安卓手機一樣,其他所有品牌都不見了,亂中歸一?!?/p>
未來賽格威還會是一個高端的品牌,集中進入商用市場;原有的納恩博品牌則定位于中端,走親民路線。高祿峰稱:“我們會做一些更加平民、親民的產品來規范市場?!?/p>
具體而言,比如之前納恩博的主打品牌“9號”針對學生、早期接觸社會的白領以及家里已經有一輛20萬元左右機動車的車主。“一萬元左右是客戶能夠接受的價位,2000多元的獨輪車將會是重點開發推廣對象,如果價格能更低,會成為爆品也說不定。”高祿峰說。
中國人認識平衡車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當時安保人員和工作人員大量使用賽格威的平衡車?;趯Ω淖冎袊顺鲂蟹绞降钠谕?,此后大量資本涌入平衡車市場。然而此后這種產品除了在重大反腐敗案件中再次為人關注之外,很少被普通人接受。
納恩博聯合創始人王野對本刊記者的解釋是,之前作為高端產品的賽格威,內置雙倍原配件和自檢系統、加之防火、防爆、續航里程長的電池,價格一直無法下降,“這也決定了過去的推廣主要在商用市場。例如每日使用長達12小時的保安巡邏,崎嶇的山林,土路碎石的油井勘探或者坡度較大、路面沒有完全開發的礦山礦井?!?/p>
他的看法是:“平衡車不可能代替汽車,不可能代替走路,它只是個在走路和開車之間的補充?!?/p>
比如城市中住宅到菜場、超市的半小時內步行路程,“開車只需要五分鐘,麻煩不說還需要找停車位。平衡車針對的是這種短途的交通需求。它不可能代替汽車或走路,只是一個補充。”王野說,“9號”其實針對的是2到5公里的路程。
他也提到,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大學對中國10個城市路面交通平均速度調查中發現,北京平均的駕駛速度為7.5英里每小時,只有武漢達到12.7英里每小時,超過賽格威的12.5英里時速。
平衡車機器人
在解決知識產權問題、確定應用場景之后,小米的平衡車戰略必須解決使用問題。

來自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大學的一個平衡車市場調查指出:“駕駛者不能在行駛中完成一些任務,例如打傘、儲物等。因此平衡車用戶覺得這種新型產品無法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更不會取代傳統交通方式?!?/p>
賽格威曾花費一年時間在美國各州游說,使政府允許其上路。雖然有所成效,但人們還是習慣在慢車道上行駛有剎車等輔助設備的傳統車輛。同時,與自行車不同,平衡車的支點在雙腳,許多穿高跟鞋的女士,對駕駛平衡車以及平衡車的加速有恐懼感。
王野正在推動定制產品。比如針對女性,“會自動把輪子的轉速調慢一些,這個個性化是根據互聯網收集到的數據和駕駛者本人的駕駛數據來自動調節的,用戶是感覺不到的?!?/p>
還有防盜問題。高祿峰的看法是:“我們認為平衡車最好的防盜一定是隨身。”
然而,平衡車的重量一直是個關鍵問題。通常它有24公斤左右,雖然體積不大,但是很難隨身攜帶。除了防盜,這個問題還影響它在不同應用場景之間的切換——比如從住宅抵達商場后,如何處理。
王野則稱,這個問題將通過平衡車的“自行”問題解決,因為“如果需要攜帶車子爬8層樓再外加行李或日常手提物品的話,車子即使再輕便也無法安全停靠在公共區域,也會減少用戶群體的使用次數”。
王野和高祿峰都認為,平衡車的相當多問題可以通過互聯網解決。除了防盜,“把車聯網的概念用起來,比如用戶遇到拋錨等麻煩可以通過互聯網得到幫助。已經在用的幾個技術,第一是專家知識庫,搜集了很多用戶信息,比如一個用戶突然報警了,通過知識庫就能知道這個車出什么毛病了,應該怎么處理,應該去維修還是自己處理?!蓖跻氨硎尽?/p>
目前平衡車與互聯網的交互功能,最主要的功能是通過APP遙控平衡車移動。
至于更雄心勃勃的計劃,納恩博正在嘗試基于手機遙控的平衡車室內服務功能,“聯網方面成為最重要的元素,在不騎行的時候,在室內,車子可以幫忙做點事情?!弊鳛檠邪l負責人的王野如此描述。
這恐怕是一個基于平衡車平臺的機器人?!澳軌蛴幸欢ㄗ灾餍裕恍蕵饭δ軙谙乱徊降臋C器人計劃有所考慮?!蓖跻罢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