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冰潘臣煒
(1蘇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蘇州工業園區疾病防治中心 江蘇蘇州 215021)
2010-2014年蘇州工業園區中小學生視力狀況分析
施冰1潘臣煒2
(1蘇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蘇州工業園區疾病防治中心 江蘇蘇州 215021)
目的:了解蘇州工業園區近5年中小學生視力不良變化趨勢,分析學生視力不良發生原因,為制定近視預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據。方法:收集本區2010-2014年中小學生健康監測體檢資料,按年齡、性別分析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發展狀況。體檢視力的方法按照《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技術規范》要求檢查其裸眼視力[1]。結果:工業園區2010-2014年中小學生總體視力不良率及中重度視力不良率略有下降,并呈低齡化趨勢;女生高于男生,男女生視力不良率均隨年齡增長而增長。結論: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家長和學生應共同努力,采取綜合性措施防治近視。
學生;視力;患病率;流行病學研究
中國青少年視力不良患病率長期居高不下,患病總人數居世界第一,且處于逐年增加、發生年齡提前的狀態,已成為日趨嚴重的社會問題[2-3]。如何正確有效的"防近"成為國內外共同關心的公共問題。本文根據2010 -2014年五次學生體檢資料,對蘇州工業園區學生視力不良狀況進行動態分析,旨在了解和掌握蘇州工業園區青少年視力變化趨勢,探索學生視力不良發生、發展規律,為學校防治視力不良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采集工業園區2010-2014年參加中小學生體檢的所有學生(初三、高三和個別漏檢學生除外)的視力體檢資料,年齡在6-17歲之間,分3個年齡段來討論,分別為6-9歲,10-13歲,14-17歲,生源均為城市。
1.2 方法:對本區5年來參加體檢的中小學生視力檢查結果進行分析。檢查方法及診斷標準:在室內自然光下,采用標準對數視力表燈箱,光照度500lx,受檢者距離燈箱5m,由崗前培訓過的專業技術人員檢查。雙眼裸視均>5.0者為視力良好;單眼裸視<5.0者為視力不良,其中4.9 -4.8為輕度;4.7以下為中重度(雙眼裸視均<5.0者,以較重的為準)[1]。
1.3 錄入和統計方法:檢測數據用Excel錄入后進行篩選統計,再用SPSS19軟件進行分析,統計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檢驗。
2.1 總體變化趨勢5年來,總體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略有下降,各年齡段每年的變化不大,其中,低(6-9歲)、中(10-13歲)年齡段視力不良率有所增長,高年齡段(14-17歲)男生視力不良率略有下降。見圖1。
2.2 不同性別視力不良變化趨勢總體來說,除2012年外,其余幾年男女生視力不良率均有所下降。各年齡段女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均高于男生,且具統計學意義(P<0.01),男女生之間的差距先增大后縮小,2010-2014年,女生視力不良率分別比男生高5.35%、5.77%、5.94%、4.41%、3.77%。其中,10-13歲高出幅度最大,2012年女生視力不良率比男生高9.22%,其余幾年也達8%左右。見表2、圖3。可能是因為:(1)女生學習、用眼時間長,戶外活動少;(2)女生早于男生發育,青春期女生生理性失血會引起蛋白質及微量元素的流失,目前社會上正流行的減肥熱更影響了女生膳食的平衡攝入,更增加了視力低下的發生幾率及視力低下的程度[1]。
2.3 不同年齡段視力不良變化趨勢同年橫向比較,隨著年齡的上升,視力不良率呈倍數上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低年齡段到中年齡段的發展快于中年齡段到高年齡段,同時,女生在青春早期視力不良發展快于男生,而男生在青春后期發展快于女生。同年齡段縱向觀察,5年間,各年齡段變化趨勢為在穩定的基礎上略有浮動,每2年浮動范圍在0.2%-3.04%之間。將時間跨度拉長至5a,2014年與2010年相比,低年齡段上升了2.02%,中年齡段上升了2.79%,高年齡段下降了1.18%,5年間,6-9歲視力不良率從30.48%上升到32.50%,體現了視力不良低齡化的特征。其原因(1)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球的發育由遠視到正視的發展階段,如果眼軸的增加得不到有效緩解,就會出現近視,而且度數會逐漸上升;(2)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受教育的累積事件不斷增加,看書、電腦等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和強度不斷增加[9]。
各年份之間的數據比較顯示,視力不良嚴重程度雖略起伏,但總體情況為中重度視力不良率有所下降,輕度視力不良率有所上升。見表2、表3。

表1 2010-2014年蘇州工業園區男女生視力不良檢出率變化趨勢

表2 2010-2014年蘇州工業園區男生視力嚴重程度變化趨勢

表3 2010-2014年女生視力嚴重程度變化趨勢
有研究表明,中小學生的視力狀況與教學環境、家庭環境、遺傳因素、課業負擔、戶外運動有關[4]。從嚴重程度來看,中重度視力不良呈下降趨勢,而輕度視力不良呈上升趨勢,
且總體及中重度視力不良率均有所下降,這與季成葉教授關于沿海省會市群體的視力不良率上升減緩的研究說明相符[5],主要原因可能是蘇州工業園區地處沿海發達地區,社會經濟背景優良,學生及家長對視力的保護意識較強,教育部門在學生"防近"工作上做出了有力措施,提倡陽光體育,保證了學生戶外活動時間,并給學生減負,降低用眼負擔。
尤其應引起注意的是,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的發生有逐漸低齡化的趨勢,這與近年來國內外研究結果一致[6],原因:近年來孩子近距離視物的時間長,如長時間看書、看電視和計算機等[7],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時間減少。直接導致學生在視力尚未發育正常之前就發展成近視,使學生過早戴上了近視鏡,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心發育[8]。
視力不良不僅會影響學生的生活、學習,并且會對將來的工作選擇造成一定的限制,重度者還可引起一系列嚴重的眼部并發癥,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10]。因此,教育部門應繼續重視學生的近視防治問題,制定相應的制度和政策,如給學生減負、改善教室照明條件等;另一方面,學校應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宣傳方式,如微博、微信、家校路路通等途徑加強日常預防保健知識的普及宣傳,繼續推行陽光體育,鼓勵學生多參加戶外活動。同時,家長也應加強對孩子用眼衛生方面的教育和監督,家中應備有無頻閃臺燈,以減少視覺疲勞;減少看計算機、電視的時間,才有可能遏制住近視發生率的不斷增長和日趨低齡化的趨勢。
[1]趙玲2002-2006年北京市朝陽區初中畢業生視力狀況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2):143
[2]韓衛民,陳晶琦.北京通州城區2006-2010年學生視力不良狀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2,33(4):451-452.
[3]何嗣勝,陸勁萍.2009年安徽省樅陽縣城關學生視力狀況分析[J].疾病監測,2011,26(3):249-250.
[4]李輝,崔軍,王瀟懷,等.寧波市2010年中小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12,33(4):475-476.
[5]季成葉.中國學生視力不良和疑似近視流行的動態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8,29(8):677-678
[6]李驍君,費云蕓,王斌.戶外活動對小學生視力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3,29(5):57.
[7]方陵生.近視成因新探[J].科學與文化,2005(3):14.
[8]王俊麗.北京市西城區2002-2006年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狀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08,29(3):244-245.
[9]方旺,楊賢增,張莉,等.少年兒童近視的臨床特點及相關環境因素研究[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2,26(3):77.
[10]韓亞男.山東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學生視力低下情況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09,36(10):1847.
R770.42+1
B
1009-6019(2015)11-0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