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寬
(湖南省益陽市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泌尿外科 湖南 益陽 413000)
微創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輸尿管結石臨床分析
張正寬
(湖南省益陽市益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泌尿外科 湖南 益陽 413000)
目的:通過臨床實驗探究微創手術對前列腺增生合并輸尿管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1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72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輸尿管結石的患者,使用鈥激光碎石術和前列腺電氣化術對其進行治療,觀察其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觀察可得,72例患者均成功碎石,出血量為30~155ml,術后置尿管3~5天,術后患者的IPSS(前列腺癥狀評分)、RU(殘余尿量),QOL(生活質量指數)均低于術前,而患者Qmax(最大尿流率)明顯高于手術前。患者術后一月內結石全部排清并且無明顯并發癥發生。結論:微創手術對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輸尿管感染有較好的療效,對患者造成的傷害小,創傷面積小,對患者的早日康復有極大幫助,臨床意義重大,值得推廣應用。
微創手術;前列腺增生;輸尿管結石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人常發生的一種疾病,當患者膀胱及尿道出口隨前列腺增大而產生壓迫感時,排尿的次數和困難次數也逐漸增加,從而導致泌尿系統、血尿等并發癥的發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輸尿管結石的臨床表現多為腎絞痛和血尿,嚴重時會導致腎積水的形成,以前多使用開放性手術進行治療[2],但對患者的傷害較大,而微創手術能夠很好地彌補該缺點,臨床效果較好,為探究其具體臨床效果,筆者做了臨床實驗并對結果進行了統計和分析,現將總結分析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72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輸尿管結石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該病的臨床診斷標準,患者均為男性,年齡54~92歲,平均(69.2±4.3)歲,經過B超、指診及X射線照射可得,Ⅰ~Ⅱ度前列腺增生患者有51例,Ⅲ度前列腺增生患者有21例;發生輸尿管上段結石有9例,發生輸尿管下段結石有63例,結石0.8~20cm之間,所有患者在年齡、性別、生活環境等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手術前需進行全身麻醉,確定碎石位置,將輸尿管硬鏡經患者尿道外口插進膀胱內,在插入過程中要觀察患者輸尿管位置,然后將斑馬導絲插入[3]。再將輸尿管鏡插入患者輸尿管到結石部位,通過鏡口觀察結石的大小,根據結石的體積減小或增大沖水的壓力和流量,在操作孔中插入鈥激光傳導光纖,將結石固定,發射激光,將結石粉碎為石屑或粉末(<0.3cm)[4]。觀察患者結石周圍是否存在息肉,若存在,可用激光進行切除后,使結石充分暴露后再進行碎石。一般會使用封堵取石導管對結石進行固定,以免手術過程中發生移位,將雙J管插入患者體內,使用前列腺等離子電切鏡進行治療,治療時電切鏡的等滲沖洗液的壓力控制在60~80cmH20[5],切割電極經膀胱頸的方向進行分段切除,逐一切除增生組織,要對患者前列腺尖部進行及時止血,采用沖洗器將切除的碎石及組織碎片沖出患者體外,取出儀器后,插入導尿管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
1.3 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的排石情況、IPSS(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QOL(生活質量評分)、RU(殘余尿量)、MFR(最大尿流率)進行觀察比較[6]。IPSSZ總分35分,輕度臨床癥狀0~7分,中度癥狀8~19分,重度癥狀20~35分;生活質量總分6分,根據患者下尿路癥狀的困擾程度進行評分。
1.4 統計學處理
對文中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1 所有患者評分的比較
所有患者手術前和手術后IPSS、QOL、RU、MFR的評分均有明顯差異,P<0.05,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患者手術前后評分的比較(X±S)
2.2 患者治療效果
72例患者均成功碎石,治療效果見表2。

表2 患者治療效果分析
經尿道前列腺電切技術是現今公認的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方法,但手術操作過程比較復雜,微創技術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的基礎上對電極和高頻發生器進行了改進,在對患者的前列腺組織進行切除時,會再床面下形成極薄的凝固層,能夠減少手術過程中患者的出血量,又能限制對灌洗液的吸收,大大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且手術時視野清晰,操作技術相對簡單,安全性較高,值得廣泛應用[7]。
鈥激光是一種高能脈沖式發射的激光,它能粉碎任何密度和成分的泌尿系結石,能夠用于外科汽化、止血和切割,在腔鏡下能夠處理輸尿管息肉及輸尿管穿孔,該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經研究證明,同期腔鏡下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輸尿管結石能夠降低手術帶來的風險,減少了手術的費用和患者的痛苦,大大縮短了住院的時間,但在手術時,要考慮患者是否耐受,醫護人員更應熟練掌握電切技術和輸尿管鏡操作技術,以免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在本文中,72例患者均采用微創技術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均成功碎石,且在碎石過程中出血較少甚至沒有出血,手術時,視野相對清晰,創面光滑,手術的時間控制在1h內,特別對于某些高齡的患者來說,只要形成了較大的通道,就可以恢復排尿功能,因此很好的避免了大出血、包膜損傷及其它并發癥的發生。患者術后IPSS、QOL、RU評分均低于術前,MFR評分高于術前,患者出血量極少,為30~155ml,60例患者排除碎石,占83.33%,12例患者體內還存在小碎石,占16.67%,手術前后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微創手術能夠起到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輸尿管結石的作用,療效較好,只要準備充分,操作合理,且應選擇操作技術熟練的醫務人員,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治療后患者未出現明顯的副作用,安全性較高,并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1]黃勇平,梁慶祖,黃群,等.微創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輸尿管結石45例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學,2012,19(7):848-849.
[2]楊樂,楊妍欣.微創手術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輸尿管結石的臨床治療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3,9(18):3570-3570.
[3]鐘小平,章冠軍,任成偉.藥物和微創手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的療效分析[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3,17(2):138-141.
[4]林玉娟,張曉琳,劉婷,等.經尿道2μm激光與等離子前列腺切除治療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對照[J].實用醫藥雜志,2013,23(10):873 -874.
[5]李偉中,姜海東,徐寶.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患者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3:553-554.
[6]吳富秋.良性前列腺增生并膀胱結石89例的微創治療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3,9(1):110-111.
[7]卓蘊雄,秦建國,鐘東亮.前列腺汽化電切術聯合腹腔鏡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臨床研究[J].河北醫藥,2011,17(14):2103-2104.
R697+.3
B
1009-6019(2015)10-01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