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炫城 梁志珺 張金鳳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廣東 廣州 510630)
門診基數藥品質量檢查的重要性
李炫城 梁志珺 張金鳳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廣東 廣州 510630)
目的:改善門診各科室基數藥品的管理。方法:藥劑科每月檢查門診各科室基數藥品管理制度及目錄齊全,藥品擺放較整齊,近效期藥及時更換等,并在基數藥品檢查冊登記備案。結果:門診各科室基數藥品的管理更為規范科學。結論:通過檢查進一步提高基數藥品工作的管理水平,使之制度化[1]、規范化、科學化。
基數藥品;特殊管理藥品;高危藥品;有效期
根據三甲評審文件的相關規定[2],藥劑科每月對門診各科室存放的急救箱及基數藥品組織檢查,包括急診觀察室、日間手術室、內鏡中心等30多個臨床科室。基數藥品是醫院病房與臨床科室根據臨床實際需要,保證病人及時用藥而儲備的藥品。包括急救藥品、科室周轉藥品、輸液基數、特殊管理藥品等20多種藥品。
檢查人員為藥劑科的藥師,應具有扎實的藥事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與臨床科室醫生、護士具有較好的溝通能力和親和力。有藥品選擇和監測的專業知識,了解有關藥品質量與安全管理績效等情況。如基數藥的臨床應用和分級管理、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等。每月由2-3名藥師組成檢查小組到門診各科室進行檢查。
2.1 制度與目錄
2.1.1 制度
檢查管理制度是否齊全,包括藥柜管理基本標準、藥品的儲存、基數藥品管理制度等。各臨床科室的藥柜應由護士長或指定一名責任心強,身體健康,品德高尚,業務熟練的護士,負責藥品的有效期清點、質量檢查、數量盤點等工作,最少每月一次,防止積壓,保證供應。
各種基數藥品的請領與補充,特殊管理藥品、高危藥品以及急救箱藥品的管理,都應嚴格按照制度執行。如發現問題,須對責任護士經濟掛鉤,對違章損失部分罰款。對執行、落實好的科室給予表揚,獎懲嚴明。
2.1.2 目錄
各科室根據臨床需要設定基數藥品的種類和基數,以日常運轉所需的常用和搶救的基數藥為主,藥品的品種和數量不宜過多,基數目錄交藥劑科備案。備用貴重針劑和口服藥品只限急救藥品,且種類一般不超過10種。檢查目錄與實際藥品是否相符,并在基數藥品檢查冊登記好檢查日期、申請數量、實際數量、有效期等。
2.2 擺放與標識
2.2.1 擺放
根據藥品的種類和性質(如針劑、內服、外用、毒麻、高危、冷藏等)分別放置并按保管原則保存,藥品存放區域須有足夠的照明,但需避免陽光直射,且具備防凍、防潮、避光、通風、防火、防蟲、防鼠等條件,保證藥品的質量。需要冰箱冷藏的藥品須每天登記冰箱溫濕度,以監控藥品的存放條件,保證藥品質量。
如發現有污染、沉淀、變色,過期,標簽模糊等藥品時,應停止使用并報藥劑科處理。藥品標簽統一格式,須包括藥品通用名,規格,位置編碼以及基數數量。特殊管理藥品、高危藥品的儲存按特殊管理藥品、高危藥品規定執行。急救車藥品種類的設置應按相關規定執行,藥品目錄在藥劑科備案,如有任何變動須到藥劑科備案更改。
急救箱藥品的存放須統一格式、統一位置,不得隨意挪動或更換位置,以便醫護人員熟練及時取用。設立專門的搶救藥品物品清點登記本,標明所有急救藥品、儀器名稱、規格、劑量、數量、有效期,帳物必須完全相符。急救藥品需原盒存放,存放急救藥品的外包裝盒標簽應完整、清晰,藥品的名稱、規格、劑量、有效期等均應與外包裝一致。藥名、劑量不一致,不允許放置于同一藥盒內。
藥柜藥品標簽格式示例:

2.2.2 標識
特殊管理藥品和高危藥品都應做到專區儲存,并在儲存區域設置特殊管理藥品和高危藥品的專用標識提醒醫護人員注意。全院采用統一標識,各級藥品的管理級別只能升高不能降低,目錄只能擴充不能減少。對于急救車中存放的A級高危藥品,也應在藥品標簽上加貼高危藥品明顯的專用標識提醒醫護人員注意。
藥柜藥品各類標識示例:

2.3 效期
定期檢查藥品數量、質量、有效期并記錄。近有效期藥先用,在用近效期藥品須有明顯標識。接近有效期6個月的藥品,應及時聯系藥房予以更換,并登記好新廠家、生產批號、有效日期以確保藥品質量,避免過期。有效期3個月內的藥品,藥房不予更換,需監督使用或作報廢處理[3]。
藥劑科對門診各科室存放的急救箱及基數藥品組織檢查后,將檢查記錄總結報告存檔。通過每月的檢查,門診各科室在藥品管理上有很大的進步,藥品管理制度齊全;藥柜藥品擺放整齊,標簽有更新、整齊清晰,有高危藥品標識;有效期管理也更加仔細,大部分科室按照有效期遠近擺放好藥品,做到了近期藥品先用。貯藏、管理、使用聯系緊密,確保穩定藥品質量。關鍵時刻危重患者能準確無誤及時有效的得到搶救治療,同時也贏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張宗久.《中國醫院評審實務》.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209
[2]衛辦醫管發148號.《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11:88,89
[3]孫慶美.《我院臨床科室搶救藥品的管理》.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5,25(6):566
R954
B
1009-6019(2015)09-02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