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溪
胎兒頭位異常是指除正常枕前位的其他任何胎位。目前頭位異常性難產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難產原因之一,也是目前產科面臨的重大難題。雖然產前行B超檢查能夠準確地診斷出胎兒頭位異常以及異常的具體表現(xiàn),但是如果無科學的具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法,會嚴重影響產程和母嬰的生命安全。因此,研究胎兒頭位異常對產程及母嬰的影響,從而找到預防和處理胎兒頭位異常的最佳方法尤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比胎兒頭位異常與胎兒頭位正常孕婦對產程和母嬰的影響,發(fā)現(xiàn)試驗組具有產程長、新生兒評分低、并發(fā)癥高等特點,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8月收治的經產前檢查發(fā)現(xiàn)胎兒頭位異常的56例孕婦(試驗組)和胎兒頭位正常的56例孕婦(對照組),所有孕產婦均為經陰道試產的孕足月初產婦,排除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具有嚴重疾病史的孕產婦。其中胎兒頭位異常的56例孕產婦作為試驗組,胎頭產前未完全進入骨盆,年齡21~39歲,平均(30.3±5.1)歲;孕周20~38周,平均(28.3±3.1)周。另外56例胎兒頭位正常的孕產婦作為對照組,胎頭產前完全進入骨盆,年齡21~37歲,平均(29.3±4.1)歲;孕周20~38周,平均(28.3±3.1)周。參加本次實驗的所有孕產婦均為初次生產且不伴有妊娠綜合征,且兩組孕婦的身高、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 所有孕產婦均進行科學完整的產前檢查,在臨產前1 d入院進行嚴密的監(jiān)控,對孕產婦進行包括心率、血壓在內常規(guī)監(jiān)測。一旦出現(xiàn)鎮(zhèn)痛、子宮收縮、見紅和破水等分娩征兆,立即將孕產婦推入產房進行分娩,此時所有的孕產婦均為陰道試產。第一產程臨盆早期時保持孕產婦子宮規(guī)律性收縮,必要情況下對孕產婦靜脈注射地西泮進行鎮(zhèn)靜處理,避免過度的焦慮,此時觀察子宮口擴張程度和胎頭的下降情況,如果試產失敗立即進行剖宮產。第一產程活躍期羊水破裂、子宮收縮頻率增加且更具有規(guī)律性,調整試驗組胎頭位置,輔助胎頭下降,具體方法為:經陰道徒手轉胎頭,常采用按壓胎肩來輔助胎頭的順利旋轉和固定,待胎頭順利的固定于枕前位時將手伸出。這一過程中要為順利進行分娩創(chuàng)造必要條件,一旦發(fā)現(xiàn)產程停滯、不進展或者延長,立即轉為剖宮產。整個實驗的試產過程既要做到充分試產,又要做到適度試產,盡可能降低剖宮率和保證孕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分娩結束后對兩組孕產婦產程、分娩方式、分娩過程的安全性以及新生兒評分等進行比較,從而分析胎兒頭位異常對產程及母嬰的影響。
1.3 療效評價標準 分析兩組孕產婦的產程,其中顯效:產程短,未出現(xiàn)宮縮乏力,未出現(xiàn)大出血,新生兒評分≥8分。有效:產程較長,但在正常范圍內,未出現(xiàn)宮縮乏力,未出現(xiàn)大出血,新生兒評分≥6分。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出現(xiàn)嚴重難產和新生兒窒息的現(xiàn)象。總有效=顯效+有效。其中新生兒評分標準為:0~3分:嚴重窒息;4~7分:中度窒息,但心率正常;8~10分:正常新生兒。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5.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程比較 試驗組總有效率為64.2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9.29%,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2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 試驗組有42.86%的孕產婦能夠進行陰道順產,其余孕產婦均在分娩過程中因難產而轉為剖宮產,而對照組有89.29%的孕產婦進行陰道順產,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安全性比較 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8.21%,對照組為23.2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臨床上影響分娩的三個因素胎兒、產道、產力都能夠成為難產的原因,三者往往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任何一方面因素發(fā)生異常都會造成上述因素的不協(xié)調,從而造成難產。目前胎兒頭位異常性難產是臨床上最常見的難產原因之一,也是目前產科面臨的中重大難題。胎兒頭位異常一方面使得胎兒縱軸與母體縱軸不平行,增加了分娩的阻力,胎頭下降困難,孕產婦在分娩過程中極易因阻力增加而消耗大量的體力,最終出現(xiàn)宮縮乏力以及增加了產程中大出血等并發(fā)癥;另一方面胎頭異常使得胎兒與骨盆你的位置不協(xié)調,又因骨盆本身的容積較小,使得胎兒在骨盆內無法旋轉,形成持續(xù)性的枕后位等異常胎位。如果不能夠對胎兒頭位異常的孕產婦采取科學的分娩將會對產程和母嬰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研究胎兒頭位對產程和母嬰的影響從而找到最佳的預防和處理方式尤為重要,在本次研究中,將產前檢查發(fā)現(xiàn)胎兒頭位異常的56例孕婦和經產前檢查胎兒頭位正常的56例孕婦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分別作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際分娩時往往對母嬰造成如下影響:由于阻力的增加延長了產程;產程的延長和體力的過度消耗出現(xiàn)宮縮乏力;胎膜因受到過度的壓力而出現(xiàn)胎膜早破;胎頭不能夠正常的壓迫宮頸而形成宮頸水腫;子宮收縮節(jié)律性喪失,子宮體與子宮下部斷裂,同時伴隨有產程中大出血和感染;產程的延長增加了新生了窒息率,中度窒息的嬰兒經及時的搶救可恢復正常,而嚴重窒息的嬰兒死亡率較高。總之,胎兒頭位異常給母嬰帶來了諸多危險因素。針對其產程和母嬰的影響,應該采取科學有效的預防和處理方式,產前進行定期系統(tǒng)的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頭位異常的形式,確定正確的分娩方式,若出現(xiàn)嚴重的頭位異常,不需要經過試產直接采取剖宮產。分娩過程中胎頭位異常處理主要為糾正胎頭位置,從而防止難產和降低其對母嬰的影響,具體方法為經陰道徒手轉動胎頭,恢復胎兒正常的枕前位。必要情況下可進行陰道助產,主要方法為胎頭吸引,具體操作為在陰道順產不能繼續(xù)進行時,利用吸引器旋轉胎頭至枕前位后牽引使胎頭沿最小徑線通過產道,整個過程中必須避免吸引器負壓過大對胎頭的影響,由于吸引器作用于薄弱的胎兒前囟處容易造成胎兒的顱內出血,同時抬胎頭吸引往往需要多次嘗試,多次吸引會直接損傷孕產婦的軟產道,增加了母嬰兩者的并發(fā)癥,安全性較低。

表1 兩組產程比較 例(%)

表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1]李金芝,李若云.不同分娩體位在第2產程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14(26):32-33.
[2]胡玉芹,童春麗.徒手轉胎位處理頭位難產110例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28):38-39.
[3]施秋霞,鐘婉珠. 基層醫(yī)院轉診頭位難產處理79例臨床分析[J].浙江實用醫(yī)學,2009,12(10):104-106.
[4]張俊枝,王文平. 頭位難產89例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15(22):313-314.
[5]王新紅,彭久君. 頭位難產特點及分娩方式選擇附252例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12(22):3095-3096.
[6] Writer W D,Stienstra R S,Eddleston M. Neonatal outcome and mode of delivery after epidural analgesia for labour with ropivacaine and bupivacaine:a prospective meta-analysis[J].British Journal of Anesthesia,2008,12(45):713-722.
[7] 陳文.頭位難產54例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5):3-5.
[8]顏建英,崔小妹,劉青閩. 改良頭位分娩評分法識別頭位難產臨床應用價值的研究[J].現(xiàn)代婦產科進展,2005,8(2):93-95.
[9]楊惠茹.200例頭位難產臨床分析[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4):101-102.
[10] Andews Cm Changing fetal position thrangh maternal posturing Indall Bs.Parental,behavior,nuring research and implications for newborn health white plains[M].New York:March of Dinces.Foundation,1981:85-95.
[11]向云.頭位難產100例臨床分析與處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21):177-179.
[12] Sosa C G,Buekens P. Effect of pethidine administered during the first stage of labor on the acid-base status at birth[J].Europe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Reproductive Biology,2006,6(2):135-139.
[13]姬秀香.頭位難產126例臨床特點及分娩方式選擇[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2,10(14):2111-2112.
[14]劉嵐.頭位難產48例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8):46-47.
[15] Cai Yong-yi,Zhong Li-xia. The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 analgesia effect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re of[J].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2012,12(20):54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