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慧芳
摘 要:復習課在高中階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師應重視復習課的教學,讓復習課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關鍵詞:題海戰術;復習課;交流;復習效率
新課的教學一般教師都會認真備課,因為教師怕講不透的話學生接受不了。復習課往往是教師所忽視的環節。他們認為復習課所上的內容都是前面所學的知識,復習時把知識點復述幾回,多加練習就行。往往搞的是題海戰術,這樣就失去了復習課的真正意義。
長期的教學實踐后,我發現傳統的教學方式并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尤其是復習課的效率是很低的。究其原因,傳統的教學都是灌輸式的,一般都是根據教師的意愿,通過對大綱的理解和教學經驗,上復習課時往往是對所學知識的積累和補充,在進行例題講解,變式練習,最后歸納小結。這樣的方式被動性很強,學生接受的知識往往很膚淺。這種方式的復習,既不能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也不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更不利于學生學習方法和能力的提高。最后的結果就是學生的能力還停留在原地。為什么呢?它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學生沒有真正動起來,沒有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看似熱鬧的課堂,教學效果卻很低。高中知識看似獨立,實際是有聯系的。個人認為采用“建構、交流、精講、領悟”的復習方式可以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達到比較好的復習效果。新課標頒布后,文中提出教師要轉變傳統觀念,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引導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建構、交流、精講、領悟”的復習方式的主要特點是:自主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積極主動地建構,完善各種知識體系,方法的網絡圖,以便掌握知識,學生自主選題,積極推薦自己的見解、疑惑。教師適時精講,分層把握,適時總結、延拓、發散,促使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有效獲得新的知識和能力。下面我以“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的復習課為例說說這種復習方式的具體實施方法,不成熟之處還請與各位方家探討。
一、建構
在復習課前,要求學生做好準備,對前面所學知識做一個知識網絡,把本章所涉及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總結出來,分組討論作出科學的知識網絡。小組分工合作,每組有一個記錄員,形成書面材料,以便上復習課時能及時有效地說出各組的觀點。
二、交流
課前準備做好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交流談論。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展示本章知識,暢所欲言,說出各自的觀點,在教師的引導下,共同討論同學展示的圖表,取長補短,在認為不足之處,要說出理由,提出合理化建議。讓全班學生都互動起來,積極探討,讓學生對本章的知識認識得更加深刻。這樣的課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很強。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個過程中,教師起引導的作用,要以學生為主,多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互幫互學,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這樣的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而且提高了學生互助合作的能力,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三、精講
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學生的理論知識已經熟練掌握了,下一個環節,我安排了對應的聯系環節。通過練習,鞏固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題:已知sinα+cosα=1/5,α∈[0,π],求tanα是多少?(多種方法求解)
先是讓學生自主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看學生做得差不多時,讓學生小組之間交流解法,互相補充,最后派代表說出各組的解法,在學生發言的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對各組的解法進行及時的評價,不正確的教師及時指正。這樣的多種方法的題對教師的課前的備課就有很高的要求,如果不備課的話,有很多問題會得不到很好的解決。教師首先要估計到可能出現的解法。如:(1)求sinα,cosα的值,通過sin2α+cos2α=1與已知條件的結合,便可求出結果;(2)把已知的條件兩邊平方,利用韋達定理也可以求出結果;(3)根據定義,得5(x+y)=r,聯立r2=x2+y2和余切定義解得;(4)利用勾股數3,4,5得到。同時,要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預判,以便及時有效地更正。在學生代表發言時教師要適時作出板書,同時對各種解法作出講解,師生一起總結解題規律,提高認識層次.講解完后,組織學生思考:
1.如果把條件[0,π]改為[0,2π],你還會算嗎?
2.如果把1/5改為m,結果怎樣?
3.本題涉及哪些數學思想方法?
本章的重點是對sin2α+cos2α=1的靈活應用,引導學生通過記憶、理解、練習、討論等對這一重點進行熟練掌握。這樣設計的意圖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好奇、敏銳、活潑、創新的思維特點。這里采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可以對解題方法有全面,深入理解,找到學習的樂趣,消除數學的神秘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領悟
為了使學生對本章節知識有一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教師可指導學生多總結、多反饋。
總之,在復習中,教師應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以課標為指導,讓學生從跟我學真正轉化為我要學,讓學生時刻保持主人翁意識,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引導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從思想上要相信學生,從行動上要放開學生,調動其積極性、主動性,使其愉快、高效地學習,才能收到較好的復習效果。
參考文獻:
劉貴春.淺談如何上好高中數學復習課[J].數理化學習,201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