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為《戀愛中的城市》三監制之一,巖井俊二沒能到現場指導五位新導演的工作,但是專門寫了一封信鼓勵他們享受克服困難的過程,信中以《情書》舉例,講述了自己初入行時所遭遇的困難,他說,“懊惱了很久,終于有一天我說出口,‘我不做了。就在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我只有這條路可走……巖井俊二這個人為了活下去,只能走這條路。”拍出一部好電影是他最大的幸福,他為此殫精竭慮,不遺余力,實際上,他也是另一部著名的。短片集。影片《紐約我愛你》的導演之一。
《綜藝報》對身在日本忙于新片的巖井俊二做了郵件采訪,他的語言表達和他電影的主人公一樣羞澀,語言簡短,留白很多,也許他把真正想說的都留在了電影中,
《綜藝報》:為什么會選擇監制中國電影《戀愛中的城市》?
巖井俊二:能有和我的舊友們——關錦鵬導演和制片人顧曉東等一起工作的機會,我非常高興。還有,對于中國現在的年輕導演會做出什么樣的作品,我也很好奇,所以就決定參加。
《綜藝報》:影片拍攝中你具體做哪些工作?
巖井俊二:拍攝現場是導演的,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干擾,因此導演在現場很孤獨,我認為破壞這種孤獨感沒有意義,所以只傳達自己作為一個導演的心得,讓他們獨自拼命,
《綜藝報》:由于語言不同,與新導演的溝通上是否順暢?倆單評價一下他們的表現。
巖井俊二:拋開語言的問題,創作者彼此溝通本來就不簡單,這點是我感到最困難的地方,估計對方感到的困難更多。
《綜藝報》:你認為這部電影的亮點在哪里?期待它給觀眾們帶去怎樣的觀影體驗?
巖井俊二:三個電影導演擔任監制,幾個年輕導演制作短片,這是一部娛樂電影,同時也是一種工作坊,我認為這個計劃長久地持續下去很有意義,不想只這一次就結束,
不止這次短片,我相信這次的幾位導演以后還會創作很多優秀作品,之后再追溯他們軌跡的時候,有可能這個短篇集會再次獲得評價,對于觀眾來說,也有種長久相待的樂趣。
《綜藝報》:在你看來,中國和日本兩國的“純愛青春片”有何異同?
岸井俊二:每個國家的男女都有各種愛情,這點任何國家都是一樣的,
《綜藝報》:近年來你愿意更多地和中國電影人合作,是出于怎樣的原因?目前有在中國拍片的計劃嗎?
岸井俊二:因為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在中國拍一部電影。
《綜藝報》:你的母親在中國東北出生,你曾說如果來中國拍片會拍這個題材,聽起來是你未涉獵過的史詩戲,還會有你一貫關注的主題嗎?
岸井俊二:不拍我也不知道!
《綜藝報》:數十年來,你的電影一直關注“青春”和“愛情”,對你而言,這兩個主題有什么樣的魔力?
巖井俊二:我以后應該要嘗試一下其他主題的作品。
《綜藝報》:溫柔與暴力,唯美與殘酷,日常微小細節的鋪排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常常在你的電影中交替出現,為什么會有如此強烈的對比?當你沉浸于不同電影的創作時,心情也是完全不同的嗎?
巖井俊二:我的心情因作品不同而不同,至于作品到底探求什么東西?我只是希望盡量對它忠實,其實很難做到。
《綜藝報》:你在電影創作中常常—人身兼數職,這讓你的產量一直很低。會有人催促你交片嗎?作為獨立影人,你覺得自己的創作環境是否寬松?
巖井俊二:沒有人催促我,但我也不覺得自己的創作環境很寬松。
《綜藝報》:你的主人公常常很害羞,不喜歡直白表達感情,這似乎也,是你的寫照。你拍的電影里哪個角色是和你本人重疊度最高的?還是你都把自己隱藏在一個個角色里?
巖井俊二:每個角色性格不好的部分我覺得都像我自己。有一面是我自己性格不好的部分,還有一面就是找到別人性格不好的部分把它用在電影里,
《綜藝報》:今年你推出了首部動畫長片《花與愛麗絲殺人事件》,選擇這個題材是因為你對2004年的電影《花與愛麗絲》有特別的情愫嗎?
巖井俊二:說實話,在我心目中,這兩個作品加起來才是完整的一部作品。
《綜藝報>:你之前已經拍過動畫短片,現在又拍一部動畫長片,動畫片對你來說是玩票還是另一個拍片方向?
巖井俊二:兩個方面都有。
《綜藝報》:你有時會用不同的形式去講同一個故事,比如電影和小說。為什么?你認為電影并不能淋漓盡致地表達你的感受嗎?
巖井俊二:我只是單純地喜歡創作某個東西,
《綜藝報》:你是否覺得自己的狀態不容易被外界干擾?
巖井俊二:其實,外界干擾對一個創作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素。當然,又安靜又不被任何人干擾的環境也很重要,但每天都過著這種生活,人生就不會快樂。
《綜藝報》:你曾說長期陷于創作中,人容易產生精神問題,所以你需要轉移注意力到別的事情上。這是你去做監制、做電影節評審等工作的原因嗎?
巖井俊二:這也是原因之一。
《綜藝報》:你給自己的定位不是“導演”。而是“創作者”。你怎樣看待自己的創作,它是你的天命嗎?
巖井俊二:到目前為止,對我而言,活著=創作。我估計這個狀態不會輕易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