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妊娠期很容易出現貧血現象,這不僅會給孕婦本身帶來傷害,還會影響腹中胎兒的健康成長,嚴重的甚至會造成胎兒畸形。所以,女性孕期要積極預防貧血。那么,如何讓孕婦遠離貧血呢?
孕期貧血大多數是由孕婦缺鐵引起的,所以按妊娠期體重變化的特點,通過飲食補鐵是防治孕婦缺鐵性貧血的重要途徑。一般來說,妊娠前半期對鐵的需求增長不多,只要保持平常的飲食,就不會缺鐵。從孕20周開始,由于母體紅細胞總量擴充加快和胎兒發育需求增多,每日需鐵量增至5~10毫克,此時就應當重視補鐵了。
專家建議在妊娠13周左右,待早期妊娠反應消失、飲食恢復正常后,孕婦就應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每100克含鐵25毫克,吸收率也高,最好每周能吃2~3次,每次100~150克。另外,應經常吃些瘦肉、肉松、黑木耳、海帶、紫菜、蓮子、豆制品、蝦米等含鐵豐富的食物;多吃些新鮮蔬菜,飯后吃些水果,能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提高食物中鐵的吸收率。用鐵鍋炒菜,也是增加菜肴中鐵含量的好方法。但不要在飯后喝茶,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可妨礙鐵的吸收,尤其是不要喝濃茶。
在飲食補鐵的同時,應注意補充蛋白質。因為血紅蛋白的生成不僅需要鐵,也需要蛋白質,只有補充足量的蛋白質,才能提高補鐵的效果。
如果孕婦單吃植物性食品,飲食中攝入的植酸有礙鐵的吸收;如果單吃動物性食品,吸收鐵較多一些,但又有血脂升高的風險;若能將動、植物食品混合食用,鐵的吸收率可以增加一倍,因為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能促進鐵的吸收。然而,鐵元素也并非多多益善,鐵攝入過量會引起帕金森病、心臟病,還會影響胰腺和肝臟的功能。
女性孕期屬于一個特殊時期,即便患上貧血,也不能隨便服用藥物,否則有可能會傷害到胎兒。如果貧血不是很嚴重的話,建議在飲食上做一下調整,這樣既能夠預防貧血,也可以避免給孩子帶來傷害。如果飲食調整的效果不好,可考慮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鐵劑治療。一般以口服硫酸亞鐵為主,劑量要遵照醫囑。嚴重者還應多次少量輸血,將血紅蛋白提高到9克/分升以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