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安
糖尿病人若降糖藥物應用不當,會發生低血糖,危害很大。那么,糖尿病人怎樣才能知道自己發生了低血糖呢?
判斷糖尿病人是否發生了低血糖,可以根據出現的臨床癥狀和治療反應初步判定,測定血糖值即可予以確診。
低血糖在臨床上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早期癥狀多以植物神經特別是交感神經興奮為主,表現為饑餓感、乏力、出汗、心慌心悸、面色蒼白、惡心嘔吐、手足震顫等。低血糖嚴重的患者常常有中樞神經系統癥狀,如意識模糊、精神失常、肢體癱瘓、大小便失禁、昏迷嗜睡等。由于低血糖的發生不但與血糖下降的程度有關,而且與血糖下降的速度、時間長短及患者的個體反應有關,所以還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予以判定。如初發低血糖者,多數表現為上述的典型癥狀;但是患病時間較長、反復發生過低血糖者,癥狀可不典型,有的患者甚至沒有明顯的自覺癥狀。為此,還可采取診斷性治療的辦法,即給患者進食糖水、食物,如癥狀很快好轉,就基本能判斷為低血糖。最能客觀判定的標準是立即測定血糖,如用便攜式血糖儀自查或去醫院抽血檢查,若血糖值低于3.0毫摩爾/升,即可確診。
雖然每個低血糖患者的表現不同,但對患者本人來說每次發作的癥狀基本差不多。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僅自己應知曉自己以往發生低血糖時的癥狀,還要讓家人也知道,以便在萬一發生時能及時施治。另外,糖尿病人發生低血糖的原因除平常所知的用藥不當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如過于勞累、飲食過少、患有感染性疾病等,患者應當注意在醫生指導下查明原因,有針對性的予以防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