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止敬
頭部有七孔,目、鼻、耳(均是兩個孔)再加上口。就兩耳來說,聽覺有分工,右耳聽語言,左耳聽音樂。語音能在右耳內引起更大的振動,而左耳則感應音調和音樂比較強烈。這與人腦兩個半球對語言和音樂能力的處理能力不同是一樣的,只不過位置剛好相反。聽覺是耳朵這個器官的功能,同時耳朵也是幫助人體保持平衡的器官,當頭部進行加速或減速轉動時,耳內的動平衡末梢感受器就會受到保持人體動態平衡的轉動刺激。值得一提的是,耳朵在一生中會不停地生長。
每年有20多萬先天聽力損傷的嬰兒出生,聽力損傷影響新生兒敏感時期對語言中樞的刺激,給家庭帶來痛苦。人從30多歲起,隨著耳鼓和中耳三塊聽小骨彈性的下降,聽力開始減退。男人一般比女人更早出現聽力減退,減退程度也更嚴重。因此,人們在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各種對耳朵有傷害的事項,才能保持良好的聽力。
常使用手機和聽MP3帶來的噪聲會損害聽力。由手機發射的磁波所產生的電磁波的幅度深度可達頭顱內4~6厘米,刺激水分子和細胞發生運動,導致相應組織溫度上升0.1℃,引發頭痛、腦供血障礙,長期使用手機導致腦瘤等病發生率升高。MP3音量越大,使用的時間越長,受損的內耳毛細胞就越多。高于90分貝的任何聲音如果接觸時間過長,即可引起某種程度的聽力喪失。MP3播放的聲音大多超過100分貝,甚至可以高達120分貝,幾乎等同于噴氣式飛機起飛時的噪聲。
為了防止耳背,老人應選擇在安靜的環境中鍛煉身體;少用異物掏耳,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用荷葉、苦丁香、菊花、夏枯草、蔓荊子、石菖蒲各等份,制成枕芯,常枕之有聰耳明目之效;多吃含鋅、鐵、鈣的食物(如蝦皮、小魚等海產品)有助于擴張微血管,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要多吃胡蘿卜,可防止聽力減退;避免接受噪聲或突然受到爆震聲(機器的轟鳴聲、金屬的撞擊聲、鞭炮聲、鑼鼓聲)刺激,會引起噪音聾。環境中聲音到一定強度,如幾分貝,人耳即可感受到;再增強到數十分貝時,聽的既清晰又悅耳,人會感到很舒服;進一步增強到上百分貝時,聲音變得刺耳、不耐受,人耳聽力就要受損,輕度造成“重聽”,中度以上會導致耳聾。
冬季到來,許多人發生了耳廓凍傷,耳廓的皮膚出現紅腫,奇癢難忍。尤其是在右耳輪上常發生粟粒甚至黃豆大的硬結,且伴有顯著疼痛或觸痛。主要原因是耳部肌膚對寒冷(氣溫在10℃以下)的異常反應,也與肢端血液循環障礙,氣血運行不暢等因素有關。耳朵保溫能力差,很容易凍傷。往往一年生凍瘡,年年都復發。為了預防耳廓凍傷,應注意防寒保暖,可配戴柔軟的防護耳罩。不論凍傷輕重,千萬不可立即烤火或用熱水袋捂,以致突然加熱,引起血管痙攣,造成局部壞死。耳廓凍傷早期,可把大蘿卜切成厚片放在火邊烤熱,在耳廓凍傷紅腫處涂擦,起到化滯散瘀、活血消腫的作用;凍傷比較厲害時,在局部涂抹凍瘡軟膏,口服抗生素。耳廓已經潰爛,應立即到醫院進行治療。
腎主藏精,開竅于耳,醫治腎臟的經絡穴位有很多反應點于耳上,因此經常按耳可達到健腎的目的。隨著都市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按揉耳垂可緩解壓力。保護耳垂可防面癱,這是因為真正引起面癱的是耳垂后面凹陷處的翳風穴受風所致。中老年人若經常對雙耳進行按摩、伸拉刺激,可促進人體血液、淋巴循環和組織的代謝,調理身體各部及臟腑機能,防治由耳部疾病引起的頭痛、眩暈、牙痛及面部神經麻痹等疾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