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劉宏宇
【摘要】任職教育在軍校教育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滿足軍隊崗位任職需要,加速軍隊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改革軍校英語教學,服務學員任職教育,培養適合任職崗位的合格軍事人才成為當前軍校教學改革的重點。
【關鍵詞】英語教學 任職教育 改革
任職教育是軍隊培養軍事人才的一種職業教育,具有鮮明的軍事特色。軍隊院校的任職教育是指按照軍事職業崗位的需要,給予學員以崗位任職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軍校的英語教學活動都是服務于任職教育,根據學員的專業知識和崗位需求展開的。而目前,軍校英語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無法更好地服務于學員任職教育,無法滿足學員畢業后崗位任職的需求。這需要軍隊院校,針對任職教育的特點,對英語教學相關活動進行改革,以推進我軍任職教育的健康快速發展。
一、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大學英語四、六級的改革加大了主觀性試題的比例,題型上增加了翻譯段落。這說明,對學員的外語實際應用能力更加注重。尤其是聽力分值的加大對現行的軍校外語教學提出了更高、更加明確的要求,這與多數軍校以前重閱讀,輕聽、說的教學方式在目標上產生了較大的差異。
2.外語教學教材選用版本不一。目前的全國外語教材更新速度快,更新頻率高,全國通用的教材就有四五種套之多,但真正符合軍校特色和需求的外語教材少之又少。
3.外語教員自身也存在一些普遍的問題。由于課堂教學任務重,認真思考問題的時間相對減少,外語教學平均創新就相對減弱。其次,學術任務重,學術效果差,科研進展舉步維艱,外語教員思想壓力大。另外,軍校專業英語的發展不平衡,也限制了外語教員的拓展空間。有些教員對學員所學專業不了解,使外語教學與學員崗位任職需求相脫節,學員對外語的應用在實際工作崗位中將逐步減少。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會使學員產生輕視外語學習的思想。
二、英語教學的改革
為了更好的服務任職教育,滿足崗位任職需求,外語教學必須要進行適當的調整與改革。
1.英語教學觀念要具有時代性。英語教學觀念要具有時代性,任職教育具有課程內容相對集中,教育培訓指向性、針對性和適應性相對較強,培訓時間更短、起點更高、難度更大等特點。因此,教員在英語教學中,必須逐步形成貼近作戰任務、貼近武器裝備發展、貼近任職崗位、貼近培訓對象,“訓用結合、教戰一致”等新的教育理念。在重視培養學員英語實踐能力和解決崗位實際問題能力的同時,向學員適當傳授軍隊的新知識、新技術、新裝備和新戰法,更重視培養其高科技素質、信息素質、創新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使學員更好地將英語知識與自己的專業和任職崗位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2.英語教學目的要具有針對性。軍校英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學員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學員今后在任職崗位和外軍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綜合文化素養和軍隊戰斗意識,以適應我國現代化軍隊建設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因此,軍校的英語教學活動要具有針對性,在逐步提高學員英語語言實際交際能力的同時,針對學員今后任職崗位中的熱點,將重點專業知識融入到教學內容中,使教學內容貼近任職崗位,也為學員任職教育階段奠定了知識基礎。
3.英語教學內容要具有實用性。突出實用性是軍校英語教學服務任職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征。必須圍繞學員任職能力培養,精選教學內容。著重解決學員任職工作中的難點問題:聽說、閱讀、翻譯和專業詞匯,使教學內容滿足崗位任職需要的目的性更強;同時也要注重選取世界上最新的、并與我軍現有軍事裝備聯系最為密切的知識,幫助學員了解本專業學科的最新前沿知識,使學員在任職教育中能更好地將英語與專業相結合,使其能夠深層次對任職工作進行思考。
4.英語教學模式要具有實踐性。教學模式是由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形式等要素組合成的一個有機整體。英語教學模式要具有實踐性,即緊扣任職能力提升,以有利于能力生成和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為重點,優化教學手段,創新教學形式,提高學員的英語應用能力和任職能力。
(1)教學方法要具有靈活性。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教學效果。英語教學方法應該遵循任職教育的特點和規律,著眼于提高學員履行崗位職責的實際能力。學員在學習心理機制上存在著理解力強,記憶力弱,表現欲強,表達力強的特點,因此,我們需要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一是通過課堂講授法,可以實現課堂內容的少而精、大容量、高密度,這樣重點突出,使學員學有所獲。二是通過課堂討論法,為了使教學內容貼近實際,教員可以在授課過程中適時引出任職工作中的一些熱點、重點問題,要求學員用所學到的英語知識進行討論。這樣不僅鍛煉學員的英語交流能力,增強其學習興趣,而且能充分發揮學員的主體作用,加深學員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另外,學員可以充分利用自主學習時間,教員可以根據學習內容,選擇帶有傾向的問題設計自學提綱,將其確定為作業主題并提供相關作業條件,引導學員自學,之后教員在課上適時輔導答疑檢查自學效果。這樣不僅增強了學員自主學習能力,也培養了學員以英語為手段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2)教學形式要具有多樣性。教學形式是由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在教學活動中具體體現的,是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中需要強調教學交互性和手段多樣性。在英語教學中,教員不僅僅是通過課堂教授的方法向學員傳授知識,也可以將多媒體、視覺音像等教學輔助手段與課文講授、話題討論法有機結合,時而引入大量的我軍裝備的實物照片、視頻資料,加深學員的感性認識,提升語言學習效能。也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如學員口語對話、英語評論、英語短劇表演等。教員創設真實語言情境,通過學員本身的積極參與、內化和吸收,最大限度地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訓練學員的語言交際能力,對實現專業知識和技能的轉移和聯結奠定了基礎。
5.英語教學過程要具有發展性。英語教學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著眼發展性。根據學員的特點和任職需求,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的,改革教學內容和模式,完善教學方案,努力提高軍校的英語教學質量。同時,也要注重學員學習能力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傳授構詞法、閱讀和翻譯技巧等提高學員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為學員自學新裝備和專業知識的獲取奠定了基礎,培養學員以英語為手段獲取新知識的自學能力,為學員以后的任職發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6.英語教學隊伍要具有綜合性。要培養更多合格的軍隊人才,滿足崗位任職需求,軍校教員隊伍是關鍵。這就要求英語教員具有豐富的任職經歷和良好的知識結構,努力加強相關專業知識儲備。要以提高學歷、豐富閱歷、增強能力為重點,著力建設服務任職教育的英語教員隊伍。
一是鼓勵和支持教員在職攻讀學位和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活動,進行跨專業深造,推進教員知識結構復合。二是充分利用學院安排的調研、培訓任務,加深對部隊的認識,增加與基層的聯系,調查外語在崗位任職工作中的需求情況。建立院校、部隊“聯教聯訓”機制,每年派出一定數量的教員到作戰部隊代職。三是積極向專業教學融合,承擔專業英語的教學任務,承擔專業翻譯技術資料翻譯等工作,拓展為專業教學服務的能力與領域。四是通過技術資料翻譯與技術資料收集等為部隊服務的方式,以任務促發展。一方面,形成了外語教員也可以為部隊服務的意識;另一方面,提高了外語教員的自身業務素質和對軍事裝備的了解。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改革服務于任職教育,旨在全面提高學員的崗位任職能力和綜合素質,滿足當代部隊崗位任職需求,培養合格的現代化軍事人才,為軍隊不斷輸送新生力量。
參考文獻:
[1]劉果,許剛.李慶云淺議提高軍校教員任職教育能力對策措施[J].中國集體經濟,2010(11).
[2]王平,田益友.搞好任職教育必須實現四個轉變[J].軍事經濟學院學報,2007(1).
[3]張其香,趙曉.改革軍校英語教學,提高學員的崗位任職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