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明
故事一:有個木工在森林里砍了一棵大樹,準備做房子的棟梁. 他把大樹拖回家,舉起鋸子就鋸,鋸完后發現鋸得太短,只好改做門框. 他又提起斧子,急忙就砍,砍好以后,又發現砍得太薄,只能改做扁擔. 于是拿起刨子來刨,刨光以后,又發現刨得太小,只能做把刀柄. 他又操起削刀,一個勁地使勁削,削尖后,又發現削得太細,只能做牙簽了. 這時,他已經累得滿頭大汗,只好把牙簽含在嘴里,坐在椅子上喘氣. 突然,聽見“嚓”的一聲,牙簽也斷成兩半.
故事二:1967年8月23日,蘇聯的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在返回大氣層時,突然發生了惡性事故——減速降落傘無法打開. 蘇聯中央領導研究后決定:向全國實況轉播這次事故. 當電視臺的播音員用沉重的語調宣布宇宙飛船在兩小時后將墜毀,觀眾將目睹宇航員弗拉迪米·科馬洛夫殉難的消息后,舉國上下頓時被震撼了,人們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電視上,觀眾們看到了宇航員科馬洛夫鎮定自若的形象. 他面帶微笑地對母親說:“媽媽,您的圖像我在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頭上的每根白發,您能看清我嗎?”“能,能看清楚. 兒啊,媽媽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這時,科馬洛夫的女兒也出現在電視屏幕上,她只有12歲. 科馬洛夫說:“女兒,你不要哭. ”“我不哭……”女兒已泣不成聲,但她強忍悲痛說:“爸爸,你是蘇聯英雄,我想告訴你,英雄的女兒會像英雄那樣生活的!”科馬洛夫叮囑女兒說:“你學習時,要認真對待每一個小數點. 聯盟一號今天發生的一切,就是因為地面檢查時忽略了一個小數點……”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距離宇宙飛船墜毀只有7分鐘了. 科馬洛夫向全國的電視觀眾揮揮手說:“同胞們,請允許我在這茫茫的太空中與你們告別. ”即使是一個小數點的錯誤,也會導致永遠無法彌補的悲壯告別.
兩個故事告訴我們,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擬定好計劃,然后精心設計好每一步,并做好每一個細節,決不能粗心大意,否則可能會引發相當嚴重的后果. 細節決定成敗. 注重細微之處才能使自己獲得成功!
學習數學可以培養嚴密的邏輯思維,嚴密的邏輯思維可以使一個人做事嚴謹,在處理細節中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使事情做得更加完美,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們要注重細小問題的解決,形成思考的習慣,并形成做大事情的思維特質,從而在“跬步”和“小流”的積累上形成“千里”和“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