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和中小金融再獲稅收支持 ?涉農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政策延長5年
北京1月26日電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近日發出通知,決定將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所得稅稅前扣除、金融企業一般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的稅收政策延長5年。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31日,金融企業對其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后,按照規定比例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可以按規定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以有效化解金融企業信貸風險,緩解“三農”、中小企業和實體經濟融資困難。
財政部稅政司、稅務總局所得稅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在2009年,財政部、稅務總局就發文給予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的稅收政策。2010年底政策到期后,國家再次將政策延續至2013年底。上述負責人表示,金融企業按照《貸款風險分類指導原則》,對其發放的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進行風險分類后,可對其中的關注類貸款、次級類貸款、可疑類貸款、損失類貸款分別按照2%、25%、50%和100%的比例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這將有利于金融企業充分核銷涉農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增加“三農”、中小企業等薄弱環節的信貸資金來源。
上述負責人提醒,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政策,不得和金融企業一般貸款損失準備金政策疊加享受。同時,由于企業所得稅的繳納方式是按季或按月預繳、年終匯算清繳,因此,2014年預繳期內未享受該政策的企業在年終匯算清繳時仍可享受。
稅務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所長李萬甫表示,金融企業涉農貸款和中小企業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政策的延續,為金融機構開展“三農”和中小企業業務提供了穩定的稅收政策預期,為全力支持“三農”和中小企業良性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稅收政策環境。
(人民日報)
糧食連年增產 ?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6%
北京1月26日電 ?農業部副部長、中國農科院院長李家洋院士今天在中國農科院工作會議上說,去年糧食生產“十一連增”,農業科技貢獻巨大,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6%。
李家洋說,2014年,中國農科院分批完成了32個試點研究所科研團隊遴選工作。把原有的1026個課題組,優化整合成315個科研團隊,同時跨研究所組建了8個科研團隊。主糧作物高產攻關取得新突破,水稻所雜交稻、作科所玉米新品種分別獲得955公斤、1227.6公斤的畝均單產新紀錄。在《自然》《科學》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7篇。全年共獲得各類科技成果221項,以第一完成單位完成的7項成果獲得國家獎、以參加單位獲獎2項,獲省部級獎37項。
(人民日報)
汪洋強調:推進農業科技創新 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北京2月9日電 ?國務院副總理汪洋9日與“中國種業十大功勛人物”和“全國十佳農民”進行座談,對他們的突出貢獻表示敬意和感謝。他強調,我國農業已到了必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關鍵階段,要堅持依靠創新驅動,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努力實現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汪洋指出,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和創新。要深化農業科研體制改革,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釋放科技人員創新創造潛能,努力在新一輪世界農業科技革命中搶占制高點、贏得先機,不斷提高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農業科技創新,要以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為導向、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核心,努力提高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堅持把種業作為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突破口,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
汪洋強調,適度規模經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和重要標志。要尊重基層和農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積極培育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各類新型經營主體。要組織實施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力度,發揮好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投身現代農業建設。
(新華社)
2015年一號文件發布 推動金融資源向三農傾斜
2月1日,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意見指出,推進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要綜合運用財政稅收、貨幣信貸、金融監管等政策措施,推動金融資源繼續向“三農”傾斜,確保農業信貸總量持續增加、涉農貸款比例不降低。同時,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鼓勵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發行債券。
意見全文約12000字,共分5個部分32條,包括: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圍繞促進農民增收,加大惠農政策力度;圍繞城鄉發展一體化,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圍繞增添農村發展活力,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圍繞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村法治建設。
在深化農村改革方面,意見指出,鼓勵各類商業銀行創新“三農”金融服務。農業銀行三農金融事業部改革試點覆蓋全部縣域支行。農業發展銀行要在強化政策性功能定位的同時,加大對水利、貧困地區公路等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貸款力度,審慎發展自營性業務。鼓勵開展“三農”融資擔保業務,大力發展政府支持的“三農”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完善銀擔合作機制。
意見提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要強化農業科技創新驅動作用,創新農產品流通方式,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要加快全國農產品市場體系轉型升級,著力加強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健全交易制度。
在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方面,意見提出,要增加農民收入,必須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繼續執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重要農產品臨時收儲政策。積極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試點。
(證券日報)
海南今年將減貧8萬人 推進60個貧困村扶貧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