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榮琪



2014年,革命老區江蘇省南通市五甲鎮,扎實推進經濟轉型、特色城鎮、生態文明、民生幸福、效能提升五大行動。全鎮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5億元、固定資產投入4億元、應稅銷售7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491萬元、到賬外資305萬美元、規模項目農業投入1.1億元,超額完成土地流轉任務。成為了南通市土地保護十佳鎮、南通市平安法治鎮。
新常態呼喚新作為。今年,該鎮將著力推進政府建設和法治建設雙線并軌,充分激發鎮村干部隊伍的工作活力和社會群體的創業能力,推動五甲經濟發展向創新高質轉型,民生工程向惠民樂民轉型,鎮村面貌向生態田園轉型,社會建設向長效常態轉型,政府職能向親民為民轉型,把五甲建設得更漂亮,使人民生活得更美好。
一、推動經濟發展向創新高質轉型
新常態下的經濟品質首先體現于高新高質。五甲經濟的未來在于向東尋求為通州灣新區的產業配套,向西在于打造通州灣快速通道的道口經濟,中段在于盤活境內閑置的土地廠房用于發展高新技術企業。
一是猛攻招商促投入。把現有建設用地和低效用地,編成符合通州灣新區產業配套和環保設備產業準入的項目,“帶著現有土地、閑置廠房和主題項目去招商”。加大招商和爭取政策的力度,在平海路邊規劃建設服務通州區、通州灣、如東縣的三農物資交易市場。進一步深入細致地做好群眾工作,增加鎮區服務業項目投入。加大土地流轉力度,今年力爭突破5000畝,高標準平整陳墩村、興隆灶村2000畝,為農業項目落戶提供平臺。引進食用菌培育基地,擴大特種水產養殖規模。
二是強化服務促發展。重點服務好環保設備項目、醫用壓力容器項目、現代紡織項目,力促華新環保公司在產品研發、市場拓展、能級提升再上新臺階。力促金旭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與上海東富龍公司加快醫藥設備項目的深度合作,提升技術含量,塑造品牌效應,確保建成高新技術企業。力促惠得成醫藥包裝抓緊設備安裝調試,盡快開展規模生產,早盈利、早見效。力促新三維資產盤活,新上項目,煥發新活力。充分利用上級農業扶持政策,吸引投資2000萬以上的現代高效農業項目。
三是勇闖市場促民富。鼓勵每個村居培育10名創業致富能人,尤其要鼓勵年輕村民利用電商、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機遇創業致富,把其他地方的資源變成自己創業的載體。引導村居采取土地占補平衡、盤活閑置資產、加快土地流轉等措施增加村集體收入的同時,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鼓勵五甲能人回鄉建辦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副產品冷藏保鮮庫。
二、推動民生工程向惠民樂民轉型
讓老百姓過得好,讓老百姓舒心地微笑,是政府工作的根,是干部動力的源。
一是創建惠民醫療。啟用五甲衛生院和村居衛生室,在全區率先創建“院室聯動惠民品牌”,實現鎮村醫護人員雙向聯動、城鄉患者雙向流動,用機制打通服務通道,實現村居醫療城鎮化,村民就醫居民化。
二是做優教育事業。啟動建設慶豐幼兒園,把兩所小學創建成省級現代化教育基地,塑造教學品牌、師德品牌、管理品牌,培育具有五甲元素的鄉村教育特色。
三是推進文化惠民。倡導全民閱讀、自覺閱讀,提高居民綜合素質。弘揚老區紅色革命文化,提煉新時期老區精神,挖掘整理白龍廟文化,支持有識之士回鄉獻藝。開展五甲好人評選、建立五甲好人檔案,引導群眾善待自然、善待土地、善待他人、崇尚勞動、追求健康、珍惜生活。
三、推動鎮村面貌向生態田園轉型
生態田園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愿景,我們時刻都期盼與自然親近、與環境友好、與生態相處。
一是建設親水五甲。實施農村河道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推進河道清障,拆除壩頭壩埂58處,清理三級河道網籪、攔網124處。高標準實施五甲港河等鎮區河道疏浚、拆壩拆網、河坡整治,暢通水系,疏通水流。重點打造五甲鎮級示范河余豐河,逐步把五甲打造成人水和諧的宜居水鄉。支持平和村建成水美村莊。
二是建設綠色五甲。推進濫港橋村、慶豐居、平和村、白龍廟居四個村居的生態廊道建設,完成1800畝的生態造林面積,提前實現24%的綠化覆蓋率。支持慶豐居建成省級綠化示范村。
三是建設樂居五甲。在人民北路與海二線交匯地段,規劃建設60畝農民集中居住的白龍北園,統一規劃房型外觀,鼓勵全鎮符合建房條件的農戶集中居住,文體健身工程向集中區延伸,村村建設小游園,打造五甲富有現代氣息的宜居家園。規劃新建小商品交易市場,改變沿街商販占道經營現狀。抓好道路建設,計劃實施農村道路6.5公里。支持白龍居建設美麗鄉村。
四是建設生態五甲。加快鎮畜禽糞便處置中心建設,逐步減少對群眾生活的影響。常態化抓好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力爭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的實質性突破。嚴格抓好企業廢氣物的達標排放,讓老百姓更多地看到蔚藍的天空。持之以恒加強集鎮環境和農村“四位一體”長效管理,讓老百姓能更多地享受到清水、綠野、藍天和清新的空氣。為了實現上述目標,該鎮將在資金保障、人員到位、制度落實等方面入手,嚴肅控制違章違法建設,大力整治廢品收購網點,及時做好垃圾處置轉運,努力打造“淘米洗菜撈魚蝦、種菜摘果煮米飯、樹綠路潔好居所、打球讀書健身心、鄰里相助嘮家常、勤勞創業有收成”的生活環境。
四、推動社會建設向長效常態轉型
運用法治思維推進社會穩定工作,推動依法行政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一是扎實培育法律素養。加強對鎮村組干部的法律培訓,推進依法行政。對普通群眾開展有效普法,實現守法誠信的自覺自為。對極少數違法上訪者嚴格依法辦事。力爭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工作局面。真正發揮法律顧問在鎮村工作中的作用,實現法律顧問鎮村全覆蓋。
二是打造接訪處理平臺。認真落實五甲86312345值班制、交辦制、考核制,盡量把五甲的矛盾糾紛化解在本地。提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水平和便民服務中心服務水平,為經濟發展、民眾生活創造一個穩定的環境。
三是強化安全生產監管。把安全生產監管作為政府工作的頭版頭條,把加強有效監管作為安監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機構建設,配強安監所6名人員,配齊辦公設備,實行集中辦公,進行專項培訓。繼續實行服務外包,密集排查企業隱患,嚴格執行整改銷號,力爭隱患整改全到位、亡人事故零發生。從現在做起,從一件一件具體的事情做起,行路致遠,砥礪前行,把五甲建設得更漂亮,使五甲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責任編輯:上官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