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溧江鎮桃灣村桃灣村位于新干縣溧江鎮南面,轄10個自然村,13個村小組,總人口546戶1976人,其中貧困戶124戶440人,占總人口數22.3%。該村集體經濟、基礎設施、主導產業、黨員隊伍方面比較薄弱,是導致桃灣村貧困的主要原因。針對該村積貧積弱的局面,江西省科技廳包扶工作組從山村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創新思路,采取多種措施確保扶貧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組織有力、科學規劃
2012年1月,江西省科技廳召開副處以上干部大會傳達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隨即成立定點包扶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部署、安排和指揮包扶工作,將包扶工作列為省科技廳重點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2013年江西省科技廳先后選派6名優秀中青年干部組成包扶工作組,深入包扶村幫助工作。2012年1月,王曉鴻副廳長帶領廳機關黨委及直屬單位有關同志赴桃灣村調研。春節前,工作組即駐點桃灣村,走村串戶,現場察看,深入了解包扶村基本情況,召開村兩委會議、黨員群眾座談會,廣泛征求干部群眾意見,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研,制定出了三年包扶工作規劃。隨后每年均制定年度工作計劃。期間,廳領導多次聽取工作組的情況匯報、現場辦公,幫助解決落實幫扶資金等實際問題,主要廳領導每年、其他廳領導每季度到村調研指導一次以上。廳黨組每年至少召開2次定點包扶工作專題會議,駐村工作組每月駐點工作時間超過20天。
四年來,江西省科技廳共自籌包扶資金174.25萬元。捐贈即時教學互動平臺、電腦、空調、書籍、桌椅和科普器材等物資折款19.25萬元。2012年,協助村里成功爭取縣農業開發辦“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以及縣水利局“南田水庫庫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兩項目共投資712萬元,建成標準化農田5500畝。2012-2013年爭取了縣教育局對村小建設改造資金40萬元。2014年,協助村里成功爭取到縣水利局“新干縣路溪水山洪溝防洪治理工程”和300畝“坡耕地改造項目”,兩項目共投資1036萬元。
二、村級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
幫助桃灣村新建村部大樓一座,增加了黨員的活動場所,加強村級組織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明確村干部職責,完善規章制度,協助村委制定了村務公開、黨務公開等制度,對重大村務實行“四議兩公開”、村干部“四定兩監督”確保議事有群眾參與、干事有群眾支持。2011-2012年度桃灣村榮獲縣“五五普法”先進單位,榮獲鄉計劃生育、農業產業化、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榮獲鄉先進黨支部。2012年、2013年在溧江鎮年度綜合考評中分別獲得第二名和第三名。
三、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群眾增收致富
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依靠科學技術,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采取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等形式,發展特色產業,培育主導產業。
一是注冊成立了“興農油茶專業合作社”,充分依靠科技廳科技項目的支持,爭取到省級星火計劃項目《高產油茶建設示范》,種植長林系列高產油茶1050畝,全村546戶中有210戶受益,盛產年收入每戶增加7000元的收入。
二是通過土地扭轉,幫助村民鄒華根建立大棚蔬菜基地,種植各種有機蔬菜50畝,不僅為全村的脫貧致富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同時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全村15%的村民受益。
三是引進江西助騰集團,建立花卉苗木基地,并從浙江引進用作盆景的南天竹,種植100畝。
在開展農業實用技能培訓方面,充分依托科技廳科技培訓的優勢,結合廳直屬江西省科學技術館的科普教育特點,廣泛開展群眾科普活動,提高村民生產技能。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建立“桃灣村信息直通車”示范點,為農戶、信息員、涉農企業大戶提供了發布信息、采集信息、宣傳和交流的平臺,實時發布各項信息,包括村政務、價格動態、即時通知、農科教育等惠農、利農和支農的信息,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工作,讓農民通過最便捷的途徑獲取更多的資訊。
2、建立了200多平米的村科普展示廳,約60幅的科普宣傳圖文版包含了農村減災防災、作物病蟲害防治等農技知識。
3、開展送科技下鄉活動,江西省科學技術館“科普大篷車”多次進駐村、學校,廣大村民、學生通過體驗科普展品和3D立體電影,感受到科技的神奇,建立了愛科學用科學的良好素養。
4、充分發揮科技部門自身優勢,加強農業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應用,根據當地農業生產實際和農民群眾的需求,先后組織四批共24名專家來村指導,包括農業科技、林業和環境治理等領域專家。
四、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展新農村建設
圍繞新干縣2013年美麗鄉村建設村點中心工作,積極動員各方面力量,籌措資金,完成了以下幾項基礎設施建設。
1、完成村部裝修、院落環境改造。因村部辦公樓系原知青安置房,年久失修,經過樓內外裝修及院落環境改造后,使辦公樓成為村干部辦公中心、黨員活動中心、便民服務中心、教育培訓中心和文化學習中心。該工程成為新干縣村部改造示范工程,2012年,縣委組織部組織全縣100多位村書記到現場參觀。
2、在病險水庫加固、灌溉渠道疏浚、排灌設備修復方面,主要完成維修硬化農田灌溉水渠2800米;完成一座小型水庫的擴容工程;圍繞“路溪山洪溝治理項目”,整治路溪村灌溉渠道8公里,包括岸堤硬化、綠化、水道疏通、污水集中排放等;此外維修破損橋梁2座,不僅暢通了灌溉渠道,同時也大大改善了村民及小學生出行條件及安全。
3、水泥硬化村級公路0.8公里。
4、積極與縣教育局協調,建成一棟占地建筑面積146.89㎡、總建筑面積483.04㎡的三層村小綜合教學樓,共建有9間教室,比原教學樓增加3間教室,硬化操場500平米,新建維修食堂一個,改造美化學校圍墻160米,滿足了現今教學需要,同時預留了發展空間。
5、由科技廳社發處引進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污水處理系統,由于桃灣村臨近鄉鎮,普遍飲用地下水,地表水的污染處理關乎飲水安全,該項目的實施不僅有效改善了當地村民飲水質量,也作為農村污水處理示范項目向全省推廣。
6、協助村委會爭取村衛生所改造項目,并添置醫療器材和設備,改善了醫療條件。
7、加強農村互聯網建設,科技文化活動中心不僅設置了“桃灣村信息直通車”,方便了村民信息查詢,同時在路溪小學設置的遠程教育在全市乃至全省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8、為了方便村民收發郵件、快遞件,在村部設置了村民“郵政物流服務店”,大大方便了廣大村民。
五、包扶村社會和諧穩定
積極引導村支部創新管理理念和方式方法,在新農油茶合作社、桃灣農民用水協會建立臨時黨小組,開展并加強村民理事會建設。2012年建立了路溪新及桃灣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其成員由從熱心公益事業的村民、村學校教師、村委會干部和退休村委會干部中選舉產生,任期三年,主要是協助村小組開展新農村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協助村干部妥善解決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化解矛盾糾紛。如農民建房、山林糾紛、新農村建設拆遷等。
組織機關干部與困難黨員群眾結對幫扶,根據省科技廳“連心”工程工作方案,省科技廳黨組書記郭學勤、副廳長盧福財等分別與李春兒等10位困難黨員群眾結對子,幫助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定期走訪慰問貧困戶、五保戶等切實關心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每年春節、元旦、端午、中秋等節日,由廳領導帶隊多次對特困戶和五保戶進行走訪慰問,體現黨和政府的關心,促進農村和諧穩定。
四年來,省科技廳確實為桃灣村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受到了基層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作者簡介]
朱秋燕,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扶貧辦。
■責任編輯: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