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杰 詹向紅 閆國立 李 偉 楊麗萍 劉勝利 劉 永 侯俊林 宋 萍 伍盼盼 王慧霞 韓賀云 陳四清 潘曉麗
(河南中醫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怒的表達和控制在疾病發病中的關系
王友杰 詹向紅 閆國立 李 偉 楊麗萍 劉勝利 劉 永 侯俊林 宋 萍 伍盼盼 王慧霞 韓賀云 陳四清 潘曉麗
(河南中醫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6)
目的 探討怒的表達和控制與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發病關系。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一對一面對面訪談。結果 病例組怒的表達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而怒的控制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病例組怒表達指數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 發病前及發病進程中易發怒或郁怒、怒的表達程度高而控制力弱增加了患病的風險。
怒的表達;怒的控制;阿爾茨海默病
憤怒乃基本情緒之一,又是負性情緒的核心,許多重大的心身疾病往往可以追溯到情緒的長期憤憤不平〔1〕。本課題組從憤怒情志切入,綜合中西醫學研究成果,提出“憤怒應激長期積累可加速腦老化”假說,并得到動物實驗支持〔2〕。然而,動物實驗的結果很難直接推論到人體。我們選取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再次驗證了假說〔3〕。為進一步闡述憤怒情志對疾病發病的影響,本次探討怒的表達和控制與AD發病的關系。
1.1 病例選擇 來自醫院神經內科、康復科的AD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AD診斷標準;②缺血指數量表得分<7分且漢密爾頓量表得分<25分;③年齡50~90歲;④知情并同意家訪。
1.2 對照選擇 來自社區及醫院無癡呆病、抑郁癥等神經或精神疾病史者,具有獨立生活能力,接受測驗時不需要言語和行為上幫助的中老年人。病例組和對照組按照同性別、同年齡段(±3歲)、同等教育程度進行1∶1匹配。
1.3 調查方法 由經過嚴格培訓的調查員采用統一的調查程序和調查方法,以面對面訪談的方式進行問卷調查。(1)狀態-特質憤怒表達量表Ⅱ(STAXI -2),用于判斷狀態怒、特質怒、怒的表達與控制。(2)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用于判斷定向力、即刻記憶力、注意力和計算能力等。
結果評定:文盲(未受教育)≤17分、小學(受教育年限≤6年)≤20分、中學以上(受教育年限>6年)≤24分可考慮有癡呆。
1.4 統計學分析 組間比較行t檢驗。
病例組怒的表達(AX-O、AX-I)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怒的控制(AC-O、AC-I)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病例組怒表達指數(46.50±10.05)顯著高于對照組(37.23±10.44)(P<0.01)。見表1。

表1 病例組與對照組怒的表達與控制比較±s)
怒的表達和控制有4個亞量表:發怒(AX-O)量表,測量將怒發向環境中的他人或他物的傾向或程度;郁怒(AX-I)量表,測量將憤怒感受壓抑在內心的傾向和程度;控制發怒(AC-O)量表,測量個體對發怒的控制能力;控制郁怒(AC-I)量表,測量個體對郁怒的控制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1)AD患者怒的表達(AX-O、AX-I)顯著高于正常對照,表明發病前容易發怒或郁怒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AD風險。(2)怒的控制(AC-O、AC-I)顯著低于正常對照,AD患者怒表達指數顯著高于正常對照。表明發病前怒的控制力弱而表達程度(傾向)高的個體更易于患AD。綜合上述結果提示:與正常人群相比,AD患者發病前及發病進程中更容易發怒或郁怒,怒的表達傾向高而控制力較弱。即怒的表達傾向高而控制力較弱增加了AD發病風險。
目前,國內外怒的表達與控制和AD發病關系的研究仍為鮮見,而與其他疾病發病相關的研究已有報道。Macías等〔4〕應用STAXI-2對帕金森病病例對照研究發現: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發怒且憤怒控制水平較低。而Engin等〔5〕在土耳其進行的96對病例對照研究中發現:與沒有任何睡眠障礙及精神病者相比,失眠(睡眠障礙)患者更容易發怒和郁怒。Macías等〔4〕研究與本次研究發病前怒的控制力弱而表達程度(傾向)高的個體更易患AD的結論近似。Engin等〔5〕所得結論和本研究與正常人群相比AD患者發病前及發病進程中更容易發怒或郁怒結論相似。上述兩項研究雖與本研究的疾病不同,卻得到相似的結論。進一步表明,發病前及發病進程中易發怒或郁怒,怒的表達程度高而控制力弱增加了患病的風險。綜上,本次研究結果提示,發病前及發病進程中易發怒或郁怒,怒的表達程度高而控制力弱增加了患病的風險。
1 詹向紅,喬明琦,張惠云,等.在正常人群開展肝疏泄實驗研究的思考與探索〔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1;17(4):389.
2 詹向紅,李 偉,徐瑋瑋,等.慢性憤怒應激對衰老大鼠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及其脂質過氧化機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6):752-3.
3 詹向紅,王友杰,閆國立,等.阿爾茨海默病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1):4613-14.
4 Macías Y,Benito-León J,Louis ED,etal.Anger in Parkinson's disease:a case-control study〔J〕.Mov Disord,2008;23(2):195-9.
5 Engin E,Keskin G,Dulgerler S,etal.Anger and alexithy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insomnia:a control group study〔J〕.J Psychiatr Ment Health Nurs,2010;17(8):692-9.
〔2014-05-19修回〕
(編輯 徐 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0772686;30973695)
詹向紅(1963-),女,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情志與衰老相關性疾病理論及應用研究。
王友杰(1978- ),男,醫學碩士,中醫師,主要從事情志與認知相關性疾病理論及應用研究。
R749
〔文章編號〕 1005-9202(2015)12-3363-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