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武 □李 霞 □張 強(桐柏縣水利局)
新集鄉位于河南省桐柏縣城西28km處,緊臨312國道,寧西鐵路橫穿全境。新集鄉地處半山區,東與淮源鎮接壤,西與埠江鎮毗鄰,南與程灣鄉隔河相望,北與安棚鄉山水相依,地形南高北低;總面積62000hm2,其中耕地面積1546hm2,轄11個行政村,107個村民小組,194個自然村,5195戶,19565人。新集鄉氣候溫和,年降水量>1000mm;無霜期長達226d,對于禾苗、森林、牧草的生長十分有利。
項目區現有供水方式多以手拉井和自備井為主,工業廢水、生活污水、農業污水、生活等各種污水滲入后,可將有毒物質、細菌、病毒、病原蟲及各種寄生蟲等滲入,引起傳染病的流行,可導致細菌性痢疾,表現為發熱、腹瀉、膿血樣大便、休克等癥狀,有時出現腦水腫和呼吸衰竭。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已嚴重地影響著當地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的穩定。
桐柏縣新集鄉王寨村集中供水工程形式為深機井供水工程。工程包括取水工程、輸水工程及配水工程三部分。
3.2.1 設計范圍、供水對象及設計水平年
設計范圍涉及新集鄉王寨村750戶,2300人的飲水安全問題。設計年限為15a。設計水平年為2030年。
3.2.2 需水量分析
3.2.2.1 居民生活用水量:W1=Pq/1000;P=P0(1+r)N+P1。
式中:W1—居民生活用水量,m3/d;P—設計居民人數,人;P0—供水范圍內現狀常駐人口,人;r—設計年限內人口自然增長率,取5.50‰;n—工程設計年限,取15;P1—設計年限內人口的機械增長總數,根據各村鎮人口規劃和戶籍遷移人口的變化情況,按平均增長法確定,人,取0;Q—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定額,L/(人·d),取 50。
3.2.2.2 公共建筑用水量
沒有學校的村莊,可不計此項。有學校的按以下方法計算:①村莊供水,有學校的村莊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10%計列;②鄉鎮供水,一般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25%計列。工程有學校,公共建筑用水量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計,L/d
3.2.2.3 管網漏失水量和未預見用水量
宜按上述用水量之和的10%~25%取值,工程取15%,L/d。
3.2.2.4 消防用水量
供水工程為農村居民生活用水,允許短時間間斷供水,且上述用水量之和高于消防用水量,因此確定供水規模時不再單列消防用水量。
3.2.2.5 農村用水變化系數及供水時間
工程采用每日供水時間為24h,根據《村鎮供水工程設計規范》工程時變化系數Kh取2.50,日變化系數Kd取1.30。設計人口的確定,見表1。

表1 設計人口數量計算表
根據用水標準《村鎮供水工程設計規范》按2030年的人口數量(2497人)用水定額為50L/人·d計算其給水量見表2。
3.2.3 供水規模的確定工程供水規模(即供水站最高日的供水能力)按最高日用水量計算,新集鄉王寨村集中供水工程供水規模為157.94m3/d。

表2 需水量計算表
3.2.4 取水工程設計
3.2.4.1 井深設計
根據水源論證結論,確定本供水水源采用地下水,取水構筑物采用管井。參考供水區鄰近實驗井資料與各井位物探分析結果,結合實際地形、地貌、地質、和水資源特征,確定設計井深142m。水源地點選擇在該村西部。
3.2.4.2 井孔設計
含水層的滲透系數根據《機井設計規范》取K=15m/d=0.00017m/s。
由Vj=K1/2/15計算知,允許井壁進水流速Vj=0.00087m/s。
井孔直徑應滿足式:Dk≥Q/πlgvj。
式中:Dk—井孔直徑,m;Q—設計取水量,m3/s;lg—過濾器長度,m;vj—允許井壁進水流速,m/s。
計算知Dk≥119.75mm,取φ300鋼筋混凝土管。
按《村鎮供水工程設計規范》(SL687-2014),井孔直徑應大于井管內徑200mm,則井孔直徑為500mm。根據參考井資料及本地實際情況,井孔直徑600mm。
3.2.4.3 井管設計
依據周圍已成井資料及經驗,該項目區供水水源井采用管井,水源井不透水層全部采用實管。由于項目區60m以上地下水氯化物含量較高,在60m以內含水層不設過濾器,只設井壁管,管外用粘土球封實,粘土球采用優質粘土制成,直徑為2.50~3.00mm,以半干為宜,投入前應取井孔內的泥漿做浸泡試驗。在含水層埋設過濾管18m,沉淀管接在過濾器的下面,用以沉淀井水中的細小砂粒和地下水中析出的沉淀物,沉砂管的長度與井深和水中含砂量有關,根據《機井技術規范》,沉淀管長度2~10m為宜,考慮到項目區開采層主要為含砂層,因此沉淀管長度取為5m。
3.3.1 輸配水管總體設計
輸配水管采用樹枝狀布置,按照供水區域的分布情況,以及安裝維修方便,管線走向沿橋、公路、溝渠、機耕路等,以最短的管線提供最大供水范圍。輸配水管配水量按最高日最高時用水量計算,K時=2.50,干管管徑按設計流量和經濟流速1m/s確定;用戶接管點的自由水頭確定為12m,干支管按設計流量和水頭損失確定管徑。供水到每一用戶,每戶設置一個水表,以便計量。飲用水PE管材及管件,DE90及以上管,公稱壓力為1.00MPa,DE75~DE63管,公稱壓力為1.25MPa,DE50及以下管,公稱壓力為1.60MPa。
據實際情況,干支管道管材選用PE管。供水規模為157.94m3/d,最高日最高時供水量為16.45m3/h。
3.3.2 管網水力計算
Q配:設計流量=最高日設計給水量×時變化系數/24 h=157.94×2.5/24=16.45m3/h;Q0:人均配水當量=Q配/設計人口=16.45/2300=0.0071514m3/h=0.001981L/s;Q節:節點出流量=人均配水當量×節點設計人口+大用戶用水量;Q管:管段計算流量=可按其沿線出流量的50%加上其下游各管段沿線出流量計算下游出流量之和;管徑(V為經濟流速,取1.00m/s;Q為管道設計流量);I:單位管長水頭損失 =0.000915Q1.774/d4.774;H:管道水頭損失=沿程損失+局部水頭損失=(1+0.1)×i×管段長度,其中0.10為局部水頭損失率。
根據規范要求,結合供水站的總體位置,新建管理房3間,建筑面積62.72m2。水源地硬化過門通道(具體尺寸見圖),通道兩邊為混凝土預制路沿,所有硬化厚度≥18cm。供水站周圍圍墻采用磚砌體,圍墻為240mm厚磚墻,高2.60m。基礎為C10混凝土墊層厚10cm。磚圍墻頂部里外設斜坡。院墻立面距地面1m以水利藍為主色調,1m以上以白色為主色調,面向道路墻壁噴涂河南水利標識“”。大門為PM平開大門,寬3m,大門為兩扇,單扇寬1.50m。
結合供水站的總體布置,根據規范要求,管理房房屋為磚砌體,屋頂層為C25鋼筋混凝土現澆結構,外墻采用白色及藍色乳膠漆粉刷,內墻采用仿瓷涂料,地坪采用地板磚鋪設,門窗采用鋁合金窗和防盜門。
配水管網中用戶接管點的最小服務水頭12.00m,各用戶水管從支管就近接入,入戶管道采用DN20的PE100管,立桿采用DN20PPR管(每戶按1.50m),立桿外包防凍套,并對立桿進行固定。每戶設1個閥門井[60cm(長)×50cm(寬)×60cm(高)],內裝1個PPR閘閥,1個入戶水表,水表選用LXS-20型。入戶閥門井設在各入戶戶外。每戶設洗刷池1座。王寨村供水工程安裝入戶自來水575戶。戶內安裝必須閥、表齊全,采用PPR管連接水表、閘閥和放水龍頭。接水池底部和側部,應有排水措施,較干凈的水有側部排出,便于澆花和牲畜飲水;污水可通過底部暗管排出。
新集鄉王寨村集供水中工程所在地地勢開闊,交通便利,距電力線路較近,附近無污染源,地下水補給有保障,可滿足用水量的開采,水質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項目實施后可徹底解決該行政村2300人、575戶的飲水安全問題。項目建設應建管并重,強化用水戶參與管理,確保工程良性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