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英語專業;學生;英語學習;誤區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8—0097—01
雖然英語教育在小學就已經開始了,然而經過中小學十幾年的英語學習后,很多學生的英語水平仍然很低,尤其在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方面。不少學生認為英語學起來很難,往往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學習英語,但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學習中存在的眾多誤區無疑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效果的重大障礙。下面筆者將對這些常見誤區做一簡要分析,以期對英語專業學生提高英語學習效果有所啟發。
一、 速成心理
學好任何一門學科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需要踏踏實實的學習態度。中外歷史上的無數學者、科學家無一不是把畢生精力都投入到所從事的事業當中。語言學習更是這樣??傁胪稒C取巧,相信所謂的“成功秘訣”,是學不好英語的。這些年出現的所謂“傻瓜英語”、“學習方法革命”等曾經迷惑過不少年輕人。然而事實證明,這些都是無視事實,完全為了賺錢的歪門邪道,沒有人通過這些“成功秘訣”真正“成功”。
因此,要想學好英語,必須樹立科學、踏實的學習態度。無數英語教育專家、教授的經驗也證明,學習英語沒有捷徑,只能靠多聽、多讀、多說、多寫,有了足夠的語言輸入才會產生高質量的語言輸出。而要做到這一點,僅靠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學生在課堂以外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積極主動的自主學習。
二、技能訓練單一化傾向
聽、說、讀、寫、譯是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五項基本技能。很多學生在學習時把這五項技能的學習人為地割裂開來。例如,提高聽力只靠聽力練習,提高寫作能力只靠寫作練習。事實上,英語的學習是一個綜合的過程,聽、說、讀、寫、譯五個方面是相互依存的關系。其中一項技能的提高會促進其他幾項技能的提高,同樣,一項技能的低下也會影響其他技能的提高。比如,很多學生聽力能力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語音能力差,發音不標準。要提高聽力,先要學習系統的語音知識。而聽力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會促進口語能力的提高和詞匯量的擴大。同樣,寫作能力反應的是一個人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寫作能力低下不能只靠寫作訓練,而要分析具體的情況。有些人是因為英語基礎差,基本語法沒掌握好,詞匯量小;還有一些人是因為邏輯思維差或缺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問題需要有針對性地去進行解決。但是,不管存在什么樣的問題,提高寫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徑都是多聽、多讀、多看,加大語言的輸入量。
三、用學習工具代替學習過程
現在人們學習英語的條件和過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語。各種文字資料、音像資料豐富多彩、應有盡有。然而,學習工具再多,利用不好無助于學習,利用不當,還會影響學習,帶來不利的后果。一些學生各種書籍雜志等學習資料買了很多,但是沒有一本能認真讀完。還有很多學生過于依賴手頭的“文曲星”、“快譯通”等工具,一遇到生詞或需要翻譯的句子就求助于它們。這些做法對英語學習都有百害而無一利,不可能得到預期的學習效果。首先,紙質詞典是任何工具都不能代替的。學習生詞時,要想真正了解一個單詞,必須查詞典,認真閱讀上面的英文解釋、用法、常用搭配、例句等。而“快譯通”更不能代替翻譯練習,翻譯能力的提高只能通過大量的翻譯實踐才能實現。總之,英語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的過程,急功近利、投機取巧是學不好英語的。
四、用考試代替學習
當前,無論是中學的英語教育還是大學的英語教育,或者各種培訓機構的英語教育,都有濃厚的應試色彩。這也極大地影響了學生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的選擇。很多學生只是為了考試或為了拿各種證書而學習,只學考試要考的內容,花大量的時間學習考試技巧。而大部分的考試都是以知識性的內容為主,以選擇題為主要題型,這樣的考試可以測出語法、詞匯等知識水平,卻不易于檢測語言運用能力。還有很多考試是可以通過突擊學習或培訓而通過的,這樣的考試可信度更低。很多學生手中持有各種證書,通過了很多考試,但真正到了運用英語的時候卻既聽不懂,又不會說,更不用說翻譯了。因此,含金量低的證書拿再多都沒有意義,當今社會需要的是真正具備英語運用能力的英語人才。因此,作為學生,還是應該抱著踏踏實實的態度,認認真真地去學英語。
編輯:楊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