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藥丸是韓國藝術家李東旭突破思維限制,將普通藥丸按人臉形象設計成的,它們有精致完整的五官,看起來頗為逼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人認為人臉藥丸是一種創新的藝術表達方式,因為這些玩偶提供了一個美麗的想象空間,讓觀賞者能擺脫現實的束縛。可也有人質疑,要是被藥丸那么大的人臉盯著,誰還敢吃?甚至有人認為韓國人臉藥丸太過驚悚,過于黑暗,看后令人感到恐懼不安。
隰囤衣狂指的是喜歡把買來的新衣服囤起來,然后等上幾個月甚至幾年才穿出去的人,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撞衫。英國凱特王妃在和其他王室成員一起在桑德林漢姆莊園參加圣誕節禮拜活動時,細心的人會發現,凱特王妃的衣著雖然優雅又得體,但很多都是幾年前購進的衣服,早就不賣了,害得那些王妃的粉絲們想買都買不到,于是《每日郵報》將王妃稱作囤衣狂。
“妞蜜”是英文“knew me”的音譯,意為“懂我的人”,指女孩自幼一起長大的親密女伴。“妞蜜”之間的關系比閨蜜更近,無話不談,傾聽彼此,共同經歷生活點滴。妞蜜在一起,可以同穿一件衣服、同睡一張床、同吃一款甜品等等,什么東西都可以分享。 同時“妞蜜”也見證了彼此的成長與蛻變,成就全新自我的“new me”。日本心理咨詢網研究發現,人們出現在公眾場合時,所選的入座位置已無意中透露了個人性格,這就是座位性格學。一般來說,性格消極的人喜歡坐在靠近門口的地方;性格積極的人,喜歡往里坐,遠離門口。
同樣道理,在家庭、餐廳或小酒館里的長方形桌子前就座時,坐在桌子中間位置上的人,具有帶動席間氣氛的“領導氣質”;越是遠離中間位置的人,其參與席間交流的積極性越是依次遞減;坐在最靠近門口位置上的人最缺乏交流欲望。某人所坐的位置,也跟他在該團體內的人際關系以及當天的心情有關。如果某人想說服對方或與對方辯論,就會坐到同對方面對面的位置上;反之,某人若想避開不愿意接觸的人,他就會盡量坐得離對方遠一點,無論位置是否靠近門口。
軟抱怨指的是在與人溝通時拋下“硬批評”,把尖酸刻薄的話變成禪意的電波和提醒,巧妙地把吵架轉化為令人彼此更親密的溝通方式,從而輕松地化解人際交往中不必要的“恩怨”。具體來說就是不滿的話反著說,惱怒的話說一半,只說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不指責對方的不足和錯誤。
High卡,原來主要用來形容派對達人,逢派必High,逢人即High,后來泛指容易“人來瘋”、“自來熟”的這類人。他們不介意掏心窩子,不在乎自己的熱情是否有著落。他們會在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便以相見恨晚之勢,立刻和你投入各種親密攀談、各種敞開心扉,待分別時,已然和你情同手足。High就是很High,“卡”是角色的意思。
APP治療,指用手機APP作為輔助的監督工具,以治愈個人一些惡習。智能手機的APP種類可謂五花八門,有游戲類、實用類、財經類,甚至連醫療類APP都屢見不鮮,另外還有一些專治拖延癥、手機依賴癥等生活“惡習”的APP。
電子家訪,指學校教師依靠電話、網絡等電子通信工具進行家訪的方式。由于電子家訪具有更快捷有效的特點,電子家訪逐漸替代了傳統的上門家訪,但也有家長表示電子家訪缺少溫情,不能完全替代傳統家訪方式。在傳統教學中,老師都會通過家訪與家長溝通交流,以便提高教育效果。
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隨著QQ群、微信甚至專門為家長開通的校訊通等通信工具的興起,“電子家訪”便成為老師和家長之間最頻繁的交流方式。
急怒癥,是指但凡聽到“不平之事”,不辨真假、不分真偽就義憤填膺。比如,在看到負面新聞時,第一念頭就是抨擊、回復憤怒的評論并轉發分享。網絡上與人產生矛盾后,就來一句申討或批判,似乎都沒有給自己設定底線,動不動就是“死全家”等。有正義感、愛憎分明是好事,但“急著發怒”就容易被假新聞和謠言“利用”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