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本刊記者 彭 典
多彩貴州 創客家園
——四名創客的“創業故事”
文丨本刊記者 彭 典
編者按: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創客”,并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愿景。在貴州,有這樣一群年富力強、勇于創新的青年,他們在良好創業環境的支持下,書寫一個個生動的“創業故事”。

在貴陽國家高新區一個百余平方米的寫字間里,喻川和他的Flex創客團隊研發的消費類微型智能飛行器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獲得了被稱為“夢想工廠”的全球最大眾籌平臺支持,成為該平臺最成功的亞洲項目。Flex創客團隊獲得高新區投資有限公司產業扶持資金30萬元。
Flex創客團隊成員廖興毅透露,眾籌之后,團隊在貴陽高新區專門成立了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并對遙控飛行器進行改進和生產。
走進Flex工作室,這里的辦公環境略顯別致。辦公桌“隨心所欲”的擺放,桌子上、地上到處擺放著外行人看不懂的零部件。“不太習慣吧?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方便大家一有想法就可以隨時溝通、交流,現場動手操作。”廖興毅說。
團隊為什么要做飛行器?源于大家的一句玩笑話。
有一次,喻川很餓,想下樓去吃飯,可是等了很久電梯都沒有空位。喻川便開玩笑說:“如果我們有個飛行器飛下去,買飯上來,那該多好。”于是他們抓住了這個一閃而過的創意,開始著手把它變成現實。
為了融資,Flex把微型智能飛行器搬上了眾籌平臺,短短4個小時,“預售額”就達到了1萬美元。最終,Flex獲得了56萬美元的“購買支持”,Flex團隊沖進國際視野。

新三線咖啡吧是貴陽市一家以創業和投資為主題的咖啡吧,創業者只需點上一杯咖啡就可以在這里享用一天的免費開放式辦公環境。
為什么會想做創業咖啡吧?創始人之一的劉丁解釋說:“以前在北京水木匯咖啡吧的時候,有什么事吼一嗓子就解決了,那感覺爽!我和幾個創業伙伴就想如果可以在貴陽打造一個創業咖啡吧,讓貴陽的創客們也能像我們之前一樣吼一嗓子就可以解決創業難題。”
“沒想到貴陽市政府很支持這個想法,又正好趕上京筑合作的浪潮,新三線咖啡吧就這樣‘出爐’了。”
新三線咖啡吧是一個通過眾籌模式構建起來的跨行業、跨地域的創業者圈子。新三線所籌的不僅僅是資金,更是籌人脈、資源、圈子和服務,讓大家以較低的經濟付出和較高的精力付出加入進來,從而形成一個高價值創業交流和服務平臺。
“我們希望創業者、投資者、企業家以及來自社會各界各種圈子的人能在新三線咖啡吧這個開放度高、自由便捷、輕松活躍的平臺交流想法、碰撞火花。”劉丁說。

見到張睿昕,他一身運動系列著裝,他說,這是為了隨時出行。
“在近期《爸爸去哪兒》里出現的空中無人機跟拍,那就是我們團隊研發的無人機。”張睿昕說道。
聊到在貴州創業的原因,張睿昕回答得直截了當。“因為我是貴州人,貴州創業前景廣闊。”從2008年公司成立至今,貴州斯凱威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從事無人機航拍航拍、航空測繪、無人機研發和銷售等。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發展,公司漸漸在業界打出自己的名聲。參與了2015年央視春晚開場大片拍攝。張睿昕至今都還記得當接到央視春晚導演葉庭滸電話時,自己并不驚訝。“我們的實力是有目共睹的。”
“那一刻心里還是挺高興的。我們的團隊能參與到春晚的片子制作里面,說明我們的團隊并不差。”
創業多年,張睿昕對于創客一詞有著自己的理解。“創客就是要有學習的心態,互聯網知識的更新換代是非常迅猛的。結合自己的視野找到方向,堅持到底就可以了。”

“我就是愛折騰。創業想法很簡單,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見面,龔博翔就跟記者聊起來。這位來自安徽的貴州大學碩士研究生,和他的團隊,去年3月成立了貴州溪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信息技術、電子設計服務、軟件開發等項目。
“留在貴州創業,那是之前做夢都沒有想到的事情。”龔博翔說。
令龔博翔意外的是,公司很快受到來自政府、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關注,得到不少實實在在的幫助。貴州大學給他們提供了場地,其研發的從江旅游新媒體項目,得到高新區“大學生扶持計劃”的5萬元支持等等。
去年一年,公司就接到了近50單業務,實現了盈利。龔博翔撓了撓頭,笑著說:“肩上的膽子感覺更重了。我以前做事,偶爾有些任性,不太計后果。可是現在團隊跟著我,我們就是一個大家庭,得為大家考慮。”
隨著時代的變化,創客們的困難也在不斷變化,更多“關卡”等著他們去的挑戰。不過,他們從不畏懼失敗。“失敗了又怎么樣?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任性’到底,這也是一種財富。”龔博翔說。(責任編輯/李 坤)
鏈接
什么是創客?
“創客”一詞來源于英文單詞“Maker”。“創客”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熱衷于創新,努力把各種創意轉變為現實。他們善于發現問題和需求并提出解決方案,通過創意、設計、制造提供各種產品和服務。
目前所說的中國“創客”不僅包含了“硬件再發明”的科技達人,還包括了軟件開發者、藝術家、設計師等諸多領域的優秀代表。技術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推動了科技創新模式的嬗變。“創客”算得上是互聯網或者說是移動互聯網的產物,其出現有賴于移動互聯網時代技術門檻的降低。借助于網絡信息平臺,創業者的奇思妙想可以和使用者、用戶進行直接的接觸,縮短了和創業者、用戶的距離,也加快了創新的步伐。
目前,中國民間“創客”團體正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并形成以北京創客空間、深圳柴火、上海新車間為三大中心的“創客”生態圈。深圳是中國最早發軔“創客時代”的城市,這里擁有在全球創客手中熱傳的《深圳創客地圖》,擁有國內最早的創客平臺,擁有全球三大開源硬件制造企業、一批脫穎而出的創客名企,也是首個在舊金山、紐約熱推創客品牌的中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