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朱 江
DT時代數谷夢
文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朱 江
“塊數據”思想的來源、設計均來自于貴陽市發展大數據的戰略構架。數谷貴陽,正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和態度,勇立數字革命的潮頭。
這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風口。
這是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數據時代。
置身浩浩蕩蕩的大變革中,貴陽這個西部的欠發達城市,站在大數據浪尖,已然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4月20日,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最新研究成果《塊數據——大數據時代真正到來的標志》正式發布,成為時下的熱門讀物。“塊數據”的概念由此被更多人所熟知。值得一提的是,“塊數據”思想的來源、設計均來自于貴陽市發展大數據的戰略構架。
目前人們所討論的數據幾乎都是條數據,條數據是指某個行業或領域呈鏈條狀串起來的數據,他們彼此割裂、互不融通,限制了大數據在經濟社會發揮作用。與之相比,塊數據是在一個物理空間或者行政區域形成的涉及到人、事、物等各類數據的綜合,相當于將各類“條數據”解構、交叉、融合。在塊數據集合過程中,包含了數據空間的填充、空間數據的重構、集合過程的組構,及組構過程中的集合,同時還有新數據的匯集和原有數據組合后的衍生數據。通過塊數據的應用,可以挖掘出數據更高、更多的價值。
“塊數據”理論的發布,進一步推動了貴陽這個“中國數谷”(數據產業基地)的崛起,它意味著貴陽向DT(數據處理技術)時代進軍的腳步再次加快。
事實上,這已不是貴陽第一次在大數據建設上領先一步。早在2013年9月8日中關村“牽手”貴陽時,貴陽就開始了在信息化道路上的加速發展。
京筑合作以來,貴陽在大數據和新一代信息技術方面“后發先行”,形成“總部在北京、基地在貴陽”的互動發展格局。京東電商、寬帶資本、北京訊鳥等一批知名企業和項目落戶,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成為貴陽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統籌平臺。
大數據在貴陽的飛速發展,離不開貴陽政府的大力支持。2014年初,貴州、貴陽分別制定出臺《關于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若干政策的意見》、《貴州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應用規劃綱要(2014—2020年)》、《貴陽大數據產業行動計劃》,對大數據產業進行頂層設計。其中,《意見》明確,從2014年起連續3年,貴州省和貴陽市、貴安新區每年各安排不少于1億元資金,支持大數據產業發展及應用。
除了政策支持,從2013年起,貴陽建設的完備的大數據基礎設施,也為大數據的飛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從2013年開始,貴陽市依托三大通信運營企業,實施22個寬帶網絡基礎設施項目,全市互聯網出省帶寬從2013年的450G增加到目前的1500G。貴陽云計算中心、貴州國際金貿云基地數據中心、貴州翔明IDC數據中心、貴陽訊鳥云計算中心、經開區中小企業云計算服務基地等大數據中心的服務器規模已經超過2萬臺。
過去的一年里,貴陽奇跡般地創造出六個“中國第一”——中國首個大數據戰略重點實驗室、中國首個全域公共免費Wi-Fi城市、中國首個塊上集聚的大數據公共平臺、中國首個政府數據開放示范城市、中國首個大數據交易所和中國首個國家級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這些成績意味著在美國的硅谷引領世界科技40多年后,中國數谷貴陽將成為下個信息時代的領跑者。
曾經,許多IT(信息技術)精英都有一個“硅谷夢”。
“硅谷夢”是互聯網、技術、創業、激情、希望的代名詞,是IT時代創業的夢想。
然而在科技飛速的發展下,如新陳代謝般,IT時代逐漸謝幕,DT時代卻悄然開始。
如今,正如IT時代的硅谷一樣,DT時代的貴陽將會成為創業者新的天堂,成就他們的“數谷夢”。
一個又一個“全國首個”,給創業者搭建了更好、更多的創業支撐平臺。與當初硅谷崛起之時有異曲同工之妙,貴陽營造了一個全產業鏈的大數據產業生態環境和與之配套的政策生態體系,為有創意的年輕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業環境,為追夢的創業者們打造出了一個夢想中的數谷。
不僅是環境,越來越多政策開始向追夢的人傾斜。
加大創新創業政策扶持,安排專業團隊進行創業輔導,協助項目落地,幫助創業者解決在貴陽創業的各種問題。
將“3個15萬”扶持政策提升為“3個20萬”,把“推進全民創業就業”納入今年貴陽為民所辦的“十件實事”。
3年來,貴陽市在鼓勵創業、幫扶小微企業的政策逐年升溫。貴陽市副市長劉春成說,貴陽將盡最大力量幫助團隊創業,讓創業者能夠在貴陽筑起自己的夢想。
“如果你和世界的距離僅僅是一條網線,一個路由器,那何必還要苦苦堅持在大城市來忍受高房租和污染之苦呢?”作為追夢的“過來人”,貴州朗瑪科技董事長王偉對貴陽充滿信心。
5月26日,貴陽將舉辦貴陽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暨全球大數據時代貴陽峰會,博覽會上草根創新公開賽將精彩開賽。目前,大賽的組委會已經收到來自全國各地“創客”的上千個參賽項目,一大批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即將聚于筑城。“眾創時代”巨大的合力帶來勃勃生機,想必又會有一大批“貴漂”涌入,在這座“中國數谷”實現自己的夢想。
當互聯網進入DT時代,一個新的聚集地的形成是大勢所趨,而貴陽依靠其自身的優勢成為了必然選擇。
“雖然與中國一線城市相比,貴陽在經濟、技術等方面確實存在差距,但憑借優異的產業要素保障能力、逐漸完善的交通網絡以及相對低廉的成本優勢,貴陽正在成為強力吸引企業、人才聚集的創業天堂。”這是貴陽市委書記陳剛對于“數谷夢”最好的詮釋。
在第四屆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大會暨IDC產品展示與資源洽談交易大會上,中國數據中心產業發展聯盟將“最適合投資數據中心的城市”授予貴陽。這塊新興的投資熱土,得到了最為專業的認可。

貴陽大數據產業布局圖
作為中國數谷的貴陽,在新一輪的數字革命中以其巨大的創富潛力和優越的創富環境,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大數據產業的開發中來。
據統計,自2013年9月以來,貴陽市成功舉辦了系列招商推介活動,共引進世界500強企業6家,簽約大數據關聯項目150個,簽約金額達1402億元。
截至目前,京東電商產業園、貴陽中興電子科技園、華為西南物流園、惠普金貿云計算中心、寬帶資本貴陽云基地、貴陽訊鳥云計算基地、中電貴云數據服務科技園、貴陽高新云計算基地、億贊普跨境電子商務、頂新國際大數據應用、天使匯跨境投融資平臺、“黔中聲谷”呼叫中心產業基地等一批標志性項目已開工建設。其中,注冊資金100萬以上的新增注冊登記大數據及關聯企業227家,項目到位資金96億元。
未來,貴陽市將繼續以大數據作為推動貴陽經濟發展提質轉型的主攻方向,在這一輪新的發展中,貴陽更多的創富潛力將被釋放。
按照規劃,到2015年底,大數據相關產業產值達到360億元,大數據龍頭企業達到20家,骨干企業達到50家,一批大數據特色產業園區和基地建成投產,完成大數據應用示范項目20項,形成大數據應用市場,基本完成大數據產業布局。
到2016年底,大數據相關產業規模將達到540億元,占全市信息產業總量的30%左右,實現年均增長100%。大數據龍頭企業達到30家,上市公司5家以上,聚集200家大數據企業,引進和培養5000名以上大數據研發與應用人才,形成完整的大數據產業體系。
貴陽將建成各類數據中心28個,總機架規模3萬個,服務器數50萬臺以上;將力爭通過3到5年的努力,使全市呼叫中心坐席規模達到30萬席,從業人員達到70萬人。同時考慮與黔中經濟區協同發展,最終在全省形成100萬坐席、銷售收入2000億元、稅收100億元,帶動就業200萬人,引進、培養和聚集高層管理和核心技術人才20萬人,成為貴州重要的新的經濟增長點。
除了上述優勢外,貴陽本地信息市場也擁有著巨大的投資需求。單智慧貴州這一項,它的寬度、深度和持續性就有足夠的吸引力。
智慧貴州的建立包括“七朵云”:電子政務云、智能交通云、智慧物流云、智慧旅游云、工業云、電子商務云、食品安全云。根據中國聯通與貴州省政府的戰略合作協議,“十二五”期間,聯通將投入100億元參與智慧貴州建設。目前貴陽已審批通過建設智慧城市試點。根據《貴陽大數據產業行動計劃》,到2016年,智慧貴陽將帶動貴陽市大數據相關產業實現產值30億元以上。
馬云曾經說:“如果你錯過了三十年前廣東、浙江的投資機遇,今天一定不能錯過貴州!”在如今互聯網領域時代,成功的關鍵在于你的視野有多遠,而貴陽無疑已經觸碰到了未來。
(責任編輯/蔣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