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的48字真經
大部分公司執行之所以失敗,在于忘記了公司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客戶,管理是為客戶而存在的,要眼睛向外,但很多公司卻把重點放在內部折騰。
姜汝祥
北京錫恩咨詢集團董事長,曾獲中華海外歸國十大創業人物稱號,著有《差距》《請給我結果》等十多本管理專著,著名戰略執行咨詢專家。
有這么一個故事,在一個周邊美景如畫的房間里,墻上裝有三面鏡子:第一面鏡子,表面凹凸不平,且有污點,看起來很臟。第二面鏡子,清潔精巧并裝有美麗雕刻的鏡框。第三面鏡子,既沒有鏡框也沒有裝飾,只是一面潔凈清楚的鏡子。
當面對第一面鏡子時,我們看到了什么?回答是:“一面不干凈的鏡子。”第二面鏡子呢?回答是:“一面美麗的鏡子。”第三面鏡子呢?回答是:“看到一片美麗的景色。”
我覺得這個故事講出了執行的真諦:真正的執行就應該如這第三面鏡子。從鏡子中看到的是美麗的景色,而不是以表現自己(美麗雕刻的鏡框)作為鏡子的特色。
執行的難度也正在這兒,在所有的組織活動中,人的本性始終繞不過一個永恒的坎兒:以自我為中心。因為每個人都試圖在照出美麗景色的同時,告訴別人“這是我照出的,而不是別人照出的”。
可一旦“以自我為中心”,客戶價值或者說結果就可能會被放置到第二位或第三位了。管理大師德魯克說:“CEO最大錯誤,是把內部管理當成最主要工作,CEO真正的戰場是客戶,不是管理。”
大部分公司執行之所以失敗,在于忘記了公司管理的目的是為了客戶,管理是為客戶而存在的,要眼睛向外,但很多公司卻把重點放在內部折騰:第一,在公司層面、部門層面,以及員工層面,各個層面都在以自我為中心,忘記了真正給我們發工資的并不是公司,而是客戶。第二,分不清戰略與執行的區別,在執行的時候,過多考慮非執行層面的問題。執行的邏輯其實是很簡單的,所有的執行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客戶價值,凡是把事情搞復雜的,注定不可執行。
下面是我總結的執行48字真經。
首先,執行作為一種制度和文化,最基本的內核是什么?執行的8字方針:認真第一,聰明第二。
這8個字強調的顯然不是個人的“聰明”或“才智”,而是制度或認真。這意味著,大凡有執行能力的公司,文化必定是單一的,而大凡平庸的公司,卻有各色各樣的“上司文化”、“部門文化”。
“認真”是什么?執行中對“真”的定義,講的就是科學層面,即要以“科學”為最基本的做事準則。一般而言,科學有物質、制度和流程、價值三個層次。科學的三大層次闡明了認真的本質:第一,要以事實與數據為基礎;第二,要講究科學的制度與流程;第三,要有客觀的態度。
中國人踢足球的天資并沒有問題,可為什么中國足球怎么就總是踢不好呢?米盧給中國足球界講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球踢不好,是每個人都在玩“小聰明”。缺乏認真和專注,就是中國足球最大的問題。
其次,執行的原則問題是什么?執行的16字原則:結果提前,自我退后;鎖定目標,專注重復。
在執行的時候,要將客戶利益和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將“自我”隱藏在程序與流程之后,圍繞目標培養員工職業化精神,由此才能保證執行的效果。
德魯克說:“組織內是不創造結果的,結果都存在于組織之外。只有當客戶愿意以他的購買力來交換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時,企業成本以及企業的努力才轉化為收入和利潤,因此企業的‘有效產出’是因客戶的需要而產生的,而客戶是根據市場的供求關系來做出決策的。”
以前我們關注的是制造業,但現在的中國已經逐步走向三產化,走向服務業。所以提供有價值的結果時,更要重視客戶對這種價值的認知。打個比方,以前我們賣的是玩具,現在我們賣的是孩子的歡笑,歡笑不可衡量,但是卻可以從客戶認知中獲得其應有的價值。
最后是執行過程中需要把握的三個要點,即執行的24字戰略:決心第一,成敗第二;速度第一,完美第二;結果第一,理由第二。
所謂戰略,回答的就是什么是重點,什么是必須放棄的。沒有放棄,就沒有重點。沒有重點也就沒有戰略。
在開始執行前,需要把握的要點是決心第一,成敗第二。對已經決定了的事,信心是第一位的,對風險的估計應當是在決策前,一旦決定了,討論成敗就是借口。
在執行進行的過程中,需要把握的要點是速度第一,完美第二。執行中常常有這種現象,曾經為得不到100而放棄,結果卻是0,若干經驗和挫折告訴我們:0.1>0!
在執行結束之后,需要把握的要點是結果第一,理由第二。責任是通過對行動結果的獎罰建立起來的,在大多數情況下,要建立一種對事不對人的執行文化,重要的不是去討論失敗理由,而是針對結果建立起責任與權利對稱的機制。
(責任編輯/吳文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