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曦,張瑩瑩,劉克鋒
(北京農學院,北京 102206)
花卉產業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最穩定的產業之一?;ɑ墚a業除了包括常見的鮮切花、盆花、觀葉植物、苗木等花卉產品外,還包括種子、種苗等園林花卉輔助產業,以及與花卉產品直接相關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等物流及現代農業觀光旅游等行業。
近十年來,世界花卉產業正以年平均25%的速度增長,已遠遠超過世界經濟發展的平均速度?;ɑ苤饕a地也已從西歐、北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以及肯尼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國蔓延和覆蓋?;ɑ墚a業成為了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有“朝陽產業”、“黃金產業”的美稱,并被譽為21世紀最有發展前途的十大行業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花卉產業經歷了恢復發展、鞏固提高、調整轉型的幾個發展階段。據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公布的2013 年全國花卉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花卉生產總面積達122.71 萬公頃,較2003 年的43.01 萬公頃,增幅達185.31%;銷售總額1288.11 億元,較2003 年的353.11 億元,增幅達264.79%;出口額6.46億美元,較2003年的0.98億美元,增幅達559.18%(見表1)。
表1 2009-2013年我國花卉統計數據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花卉產業規模穩步發展,生產格局基本形成,科技創新得到加強,市場建設初具規模,花文化日趨繁榮,對外合作不斷擴大,正由傳統單一的花卉種植業向花卉加工業和花卉服務業延伸,逐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現代花卉產業鏈,對綠化美化環境、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擴大社會就業、提高人民生活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花卉生產規?;彤a業化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花卉需求和消費數量逐漸增加,作為聯接生產與消費的花卉物流業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2013年全國花卉市場3533個,是2005年的1.37倍,成為了主要的花木集散地,也隨之形成了專業化的花卉經營流通網絡。隨著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包裝、保鮮和冷鏈技術的應用,花卉交易不再受地域限制,全國花卉大流通,乃至世界花卉流通業正在逐步形成。
花卉物流尚沒有統一的定義?;ɑ軐儆邗r活農產品,花卉物流屬于農產品物流的一種,是指從生產者到消費者,完成花卉產品實體和信息流動過程中以控制花卉生產、運輸、儲存、裝卸、搬運、包裝、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一系列環節的行業物流[1]?;ɑ芪锪飨噍^其他的農產品物流,更需要技術性強、專業化高的農產品物流作為支撐。在物流過程中,運輸速度越快越好、運輸過程避免擠壓和反復搬運,盡量減少倉儲,增加周轉速度,在夏季和冬季分別需要冷藏和保溫技術,還要配合冷鏈物流的應用?;ɑ墚a業的迅速發展,對花卉物流的需求至關重要。物流既是花卉產業發展的重要環節,也是薄弱環節。大力發展現代花卉物流,可以確保花卉產品質量,提高花卉產業效益,是加快花卉產業現代化的戰略性選擇。
由于花卉產品作為鮮活農產品的特殊性,在運輸、倉儲等環節都要經過特殊程序和條件進行處理,保證其在生產、包裝、運輸環節高品質,不受損。例如,花卉產品質地脆弱、易腐,而花卉產品銷售的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品相。因此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要保持穩定的溫濕度及酸堿度等物理、化學環境。
荷蘭作為農業發達國家,花卉產業更是成為了荷蘭的支柱產業之一。盡管花卉和觀賞植物栽培僅占全國園藝種植面積的4%左右,但每年花卉產業可為荷蘭創造50億歐元的價值[2]。荷蘭花卉產業生產總值達40 億美元,花卉產品的70%用于出口,出口額占花卉總收入的80%[3]。荷蘭花卉業呈現出專業化、現代化、市場化的特點。荷蘭的花卉和觀賞植物生產依靠家庭農場。家庭農場主要集中負責生產環節,生產的產品小而精,細化到每一種作物或每一作物的某一種品種。且家庭農場不直接進行營銷,也不參與物流,關注點僅在如何生產出標準化、高品質的產品。各家庭農場會以會員身份,參與到各大型拍賣中心,市場銷售主要以拍賣中心為主,而物流運作由專業的第三方物流機構操作。雖然荷蘭的花卉和觀賞植物多由家庭農場生產,但生產規模大,利用大量現代化的玻璃溫室。一方面使得花卉生產不受外界天氣影響,另一方面還可人為機械化、現代化地控制溫濕度、冷熱度、光照等因素。同時,溫室內部的運輸和鮮切花的加工由計算機控制,實行機械操作,更保證了花卉生產的標準化和高質量。花卉和觀賞植物均由花卉拍賣市場銷往本國和世界各地,良好的市場機制和銷售體系保證了荷蘭作為世界園藝交易國和交易樞紐的地位。
綜上所述,荷蘭的花卉物流主要為“拍賣市場和專業花卉物流公司”模式,如圖1所示,在信息鏈的作用下,專業花卉物流運作系統貫穿始終。
圖1 荷蘭花卉物流模式-拍賣市場和專業花卉物流公司模式
荷蘭的這種“拍賣市場和專業花卉物流公司”模式的優勢就在于具有高度的專業化大生產和科學的社會分工協作。在花卉市場和營銷信息鏈的作用下,花卉拍賣市場能夠最及時、準確地掌握市場需求,指導花農專注高品質化的花卉生產,花卉物流商專注于高效、標準的冷鏈物流,尋求在整個花卉供應鏈中,降低能耗,減少損失,快速、準確將花卉產品送達消費者。
美國作為農業大國,在花卉生產方面居世界前列。據美國農業部公布的2013年美國花卉統計數據顯示,以15個州年銷售額在1萬美元(含)和10萬美元(含)以上的企業統計情況看,年花卉產品批發銷售總額為44 億美元,比2012 年上漲0.9%,其中10萬美元(含)以上的企業銷售額為42.5億美元,占到總銷售額的97%;生產企業從2012 年的6185 個,下降為2013年的6042個,下降幅度2%[4]。美國的花卉產業總體出現生產面積、生產企業減少,整體銷售額上漲的趨勢。美國花卉業呈現出大生產、大訂單、大物流模式等特點。
美國沃爾瑪連鎖零售企業、家得寶家具建材零售商、1-800-FLOWERS.COM 美國最大的網上花卉和禮品銷售平臺成為了最主要的花卉銷售渠道。同時,美國花卉營銷的市場已從市區的鮮花連鎖零售店發展到網上花卉和禮品銷售平臺,經歷了由零售實體店到電話銷售再到互聯網電子商務銷售。有數據統計,在美國,花卉銷售營業額的80%以上來自于網絡營銷。而花卉物流是網上花卉銷售的最大支撐之一。美國正在利用電子信息技術等現代化技術,把花卉物流系統的所有功能發揮到極致。美國花卉物流主要模式為:零售商和電商確定幾家合作的國內或國外大型花卉農場進行定點采購。通過專業花卉物流,在花卉收割后,現場按照花卉的保鮮特點進行包裝,包裝方法考究,嚴格執行對花卉物流最保鮮、保質的方法,利用冷鏈物流當天送至機場。經海關、動植物檢驗檢疫所進行例行檢查,再把鮮花發往各大城市的鮮花配送站。整個配送過程最講究的就是時間和保鮮方法。同時,專業花卉物流的業務范圍只針對一種或幾種花卉品種,例如,某花卉物流企業只經營玫瑰花保鮮物流,真正做到專業經營新鮮花卉。
綜上所述,美國的花卉物流被稱為“大物流”模式,如圖2所示,即利用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和電子交易平臺形成的現代化的花卉物流。
圖2 美國花卉物流模式-大型連鎖零售企業和電子交易平臺的“大物流”模式
美國這種“大物流”模式的優勢就在于集中生產、集中訂單、集中物流、集中銷售。每個環節都在集中、專注的從事、發展、研究相關領域的工作。美國花卉物流充分利用信息通訊技術,把花卉農場迅速帶入現代化國際電子信息市場,把花卉農場、承運人、進出口商、倉儲、集裝箱運輸、市場和消費者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增強透明度?!按笪锪鳌背浞掷帽ur新技術,尋找降低花卉運輸成本的新辦法。同時,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技術,嚴格執行花卉物流標準,聯結物流公司,從事專業花卉物流,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提高花卉商品的質量和數量,促進整個花卉產業發展。
日本作為花卉植物的消費大國,也是花卉種植大國。據2007 年的統計數據:日本以年產鮮切花49 億支,排名世界第三大鮮切花生產國,僅次于中國(169億支)和荷蘭(79億支)。2009 年日本全年鮮切花消費額達47 億歐元,自產花卉產值達22億歐元,觀賞植物3億歐元[5]。日本主要通過四種分銷渠道進行花卉銷售。據統計,日本有1.9 萬個注冊花店,占整個日本銷售額的55%,大型超市銷售額占8%,實體體驗及花藝店占12.3%,庭園設計室占18.2%,其他銷售渠道占6.6%。
日本的農業協會非常發達,農業協會在指導花卉交易的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農業協會遍布日本各地?;ɑ芙灰滓曰ɑ芘馁u市場的方式為主,由分散的花農自行將花卉商品運送至農業協會的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統一將花卉商品運輸到花卉拍賣市場。而在交易成交后,由拍賣市場的物流運輸公司負責向下游的批發商進行運輸配送。這類物流運輸公司一般由專業的植物運輸株式會社負責,具有專業化、規?;攸c。同時,在這類專業的物流運輸公司中,有較高的植物運輸的專業技術水平,較好地使用冷鏈運輸系統,并大量使用臺車,保證運輸效率的同時,也降低了花卉包裝和運輸過程中的破損。
綜上所述,日本的花卉物流被稱為“小生產、大物流”的“農業協會+拍賣市場”的物流流通模式,如圖3所示,即通過集中分散的花農生產,經過農業協會的整合,由拍賣市場達成交易,利用專業的花卉物流公司承擔大宗花卉物流貿易。
圖3 日本花卉物流模式-“小生產、大物流”的“農業協會+拍賣市場”物流模式
雖然日本花卉物流模式中整個流通供應鏈的各方各自承擔了物流任務,但無論是農協、拍賣市場或批發商,都采用第三方物流打造的高效的花卉物流體系。日本為了打造快速、高效的花卉物流體系,首先建立了鮮花物流信息平臺,為從業者提供了信息和技術支持。同時,考慮到商品花卉的鮮活性,構建鮮花冷鏈物流系統,從鮮花的收購、保鮮、儲藏、運輸、銷售等各個物流環節保證了穩定、低溫的冷鏈環境。在政府的扶持下,大力發展花卉專業物流,由農協、拍賣市場選擇合適的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進行合作,保證了花卉從產區到拍賣中心到批發市場,再到零售終端和消費者的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一站式服務。由第三方專業物流公司參與的花卉商品供應鏈,在涉及進出口檢驗、檢疫、報關等手續、業務方面也更加專業化、高效化。
花卉是一種特殊的農產品物流形式,采后壽命與貯藏運輸條件息息相關。物流的專業化程度對于花卉物流非常重要。目前,我國的鮮切花市場無法采取帶水運輸,常用的干運和擠壓式的包裝方式使鮮切花在物流過程中的損耗率高達20%以上。近年來,我國快遞及物流運輸公司發展迅速,但主要承擔普通商品的運輸服務,且經常出現運輸中商品損壞現象,運價低廉,沒有專業的鮮花保鮮盒保質的專業和技術水平。而專業的冷鏈物流公司小而散,且能從事冷鏈航空貨運的公司較少,沒有龍頭企業,涉及保鮮、冷藏、包裝、運輸、配送等綜合性的全程冷鏈物流服務專業化程度不高。
花卉物流環節需要涉及花農、花卉生產商、合作社、批發商、零售商等多個環節才能到消費者。在整個花卉供應鏈中,沒有主導,主要采取各自為政的方式。在花卉流通過程中沒有統一的管理者和執行者,流通渠道不暢通?;ɑ芪锪麈湼髦黧w主要考慮的因素是如何降低花卉物流成本,盲目的與低價位的物流服務公司合作,甚至自行利用卡車等進行運輸,無法提供鮮花合理、優質的保鮮、冷藏技術,造成了花卉在流通過程中的損失,增加了花卉成本。
花卉產品的品質50%取決于種植過程,50%取決于摘后處理和冷鏈運輸。我國在花卉儲運過程中,經常使用粗獷、簡易的方式進行摘后處理,塑料布、泡沫板、裝著冰的可樂瓶子等作為冷藏手段,包裝過于擁擠和簡易,加速了花卉運輸途中的腐爛或損壞。同時,運輸與配送中主要使用航空和公路運輸,較少使用專業貨運飛機,缺乏專用花卉溫控設備,花卉到達機場后,再換用卡車運送到當地花卉物流中心,然后用小貨車進行城市配送。不僅如此,在整個流程中,更是各自為政,較少使用當今世界較為通用的臺車進行花卉包裝盒流通平臺建設。
加強政府對花卉產業,尤其是花卉物流發展的支持力度。加大花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破除部門障礙,扶植花卉專業化物流龍頭企業,加強冷鏈物流、港口冷溫倉庫的建設。加強花卉物流標準化建設和實施,加大臺車等有效促進花卉物流發展的標準化機械、設備的采購、安裝和使用。有引導性的對花農、各地花卉協會培訓,加強對花卉物流的重視,充分調動花卉協會在花卉物流中的重要作用和引導、指導地位,提高花卉物流組織化建設。
加強花卉生產企業、儲運過程中的包裝、保鮮、冷鏈的科研水平,以及新技術、新設備的開發與應用;加強分級包裝技術的改進和應用,加強包裝技術的機械化和標準化;加大花卉保鮮劑適用的廣泛性和適用性;加強鮮切花迅速預冷技術的發展;加強在花卉流通過程中全程精準冷鏈保鮮技術的適用。加強花卉物流標準化建設,從指定花卉生產標準開始,保障花卉生產的高質量;制定不同花卉的分級標準,確?;ɑ芪锪鞲鶕袌黾毞种贫ǚ旨壟渌陀媱?;根據不同花卉品種的特征制定儲運標準,在溫控、包裝、標簽等物流環節實現無縫對接,減少花卉物流損失。
花卉市場是一個動態變化的市場,隨著季節、天氣、節慶,需求變動和價格波動較大,相關的信息統計困難,數據缺失嚴重,信息全面性差。相較其他農產品,花卉需求和物流共享信息平臺缺乏,信息網絡建設緩慢。然而花卉種植、儲運過程中,特別需要有效的數據信息予以支撐,加強花卉物流的管理。因此,花卉物流需要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加快建設花卉生產地和消費地的花卉信息網,及時發布花卉供求信息。同時,加強全國大部分城市和鄉鎮一級聯通世界主要國際信息網絡,將EDI、GPS、GIS、POS等先進技術應用于花卉物流中,加強花卉物流的過程管理,為花卉物流信息化提供基礎。
我國物流業起步比較晚,花卉物流更是發展緩慢。然而隨著我國花卉產業保持的良好發展勢頭,花卉物流的發展水平提升為花卉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良好的銜接和促進作用。只有充分了解和研究在現代化信息技術和專業化物流體系的支撐下的國外高水平花卉物流的發展水平和特點,結合我國花卉物流的基礎,才能更好地對我國花卉物流提出更加完善、高效、專業化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思路,對我國花卉物流的物流成本、物流速度和物流服務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以適應我國花卉產業的高速發展。
[1]田明華,李澍奇,程思瑤,等.花卉物流體系亟待完善[J].中國花卉園藝,2011,(17):32-34.
[2]駐荷蘭使館經商參處.荷蘭優勢產業發展現狀[EB/OL].http://ccn.mofcom.gov.cn/spbg/show.php?id=5744,2007-06-11.
[3]趙良平,黃正秋.荷蘭花卉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及其借鑒[J].林業經濟,2001,(7):39-44.
[4]新浪微博.2013 年美國花卉統計數據揭曉[EB/OL].http://news.chinaflower.com/news/newsinfo.asp?n_id=201258,2014-09-02.
[5]丁懷敏.形態獨特的日本花卉市場[EB/OL].http://www.chla.com.cn/htm/2011/0401/79919.html,201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