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少數派花園就是重慶的文藝圈,在您開這家咖啡店之前,重慶的文藝圈是怎樣的呢?有了少數派花園之后,這個圈子又發生了什么奇妙的變化?
李元勝:1999年,我和幾個詩友一起做了界限詩歌網,聚合了一批熱愛詩歌的文學青年,每個月我們會舉辦兩三次讀詩會活動。2007年,我們又做了大家論壇,圈子從詩歌擴展到了散文、小說、攝影、電影等類別,線下活動也開展得愈發頻繁。我們坐遍了重慶各個角落的咖啡館,到處流浪,愈發覺得重慶的文藝圈缺乏一個固定的交流場所,于是,2012年春天,在文創基地N18 loft小院,我和幾個朋友一起開了這家以活動為主題的咖啡館。
我們以一種平等參與的方式做讀書分享、夢想分享、朗誦等活動,不僅吸引了文學詩歌愛好者,手工達人、設計師也不斷地參與進來,我們從最開始100多人的圈子,到如今已經形成了上千人的圈層。
少數派花園,讓少數人遇見彼此;花園里的咖啡和詩意,讓重慶更迷人。
作為一個詩人,您有沒有被重慶的哪項非遺或手工藝打動過?有沒有專門為它寫過詩?
李元勝:我個人非常喜歡傳統文化與手工技藝,出版過《靈雀》、《花燈》、《中國最美手工私游地》等與此相關的書籍,只是很遺憾,目前還沒有專門以此為題材創作過詩文。
作為一個媒體人,您如何評價重慶的文化與創意氛圍?
李元勝:整體來看重慶的文創,我認為它是處于一種懸空的狀態,以四川美術學院為代表的高端藝術,得到政府大力扶持的動漫產業其實都做得很不錯,但是接地氣的民眾文創還很薄弱,我們的社區生活,打牌和吃火鍋仍很頑強,重慶還缺好的文創項目,而民眾消費文創的市場氛圍也沒有培育起來。
當然也有一批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已經自發地在嘗試和創造一種有品質、有個性的文化生活。比如野獸咖啡就是重慶本土年輕人做的原創咖啡,把川美藝術家資源與咖啡進行了很好的結合。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地產商以文創為項目定位,聯手藝文圈打造重慶的文創地標,您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李元勝:重慶能有更多的場所來聚合這樣一群人并展示他們的文化、藝術理念和做的東西,這其實是一件好事,但是企業的根本目的其實還是盈利,所以很多時候免租減費等優惠政策都是短期的,而文創品牌的培育往往比較慢,我們需要更有耐心的發展商,來真正助推文創品牌的成長、成熟,以及培育這個消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