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原本是一個熱愛旅行的詩人、畫家,是什么原因讓你停下了遠行的腳步,選擇留下來創(chuàng)辦一個品牌?
楊青:我算不得是一個真正的詩人,只是覺得流浪之旅是應該有記錄的,用文字、用繪畫都是對旅行所見所聞所感的記錄。文創(chuàng)品牌的核心就是人文的關懷,我所旅行的一切軌跡都與人文有關系。
2008年前,在榮昌與夏布結緣,被這種原始的傳統(tǒng)織布技藝所打動,于是,決定用自己的生命體悟來將這種古老的布料演繹出時尚的生活情調。
你是如何將夏布運用于現代生活中的?關于非遺保護與傳承,你有什么心得體會?
楊青:當你步入感懶樹工坊時,就會發(fā)現這種質樸的手工面料,變身成了一只只雅致的杯墊,清涼的床品,以及一件件時尚的成衣……把它開發(fā)成被現代人喜愛的物品,讓它活在現代人的生活中,我相信這才是最好的保護和傳承。
感懶樹的產品形態(tài)已然成熟,品牌形象也完成了塑造,為什么沒有以一種更快捷更具規(guī)模的方式去發(fā)展?
楊青:從遇見夏布,至今有7年的守候了。對于其他行業(yè)來說,7年時間足以搞個上市公司了吧!但是,感懶樹目前只有1家工坊店,也曾經歷過快節(jié)奏的發(fā)展,以為有一條捷徑可以走,后來真正悟道:品牌,特別是文創(chuàng)品牌真的是需要慢慢地培育。
對于很多心懷夢想的設計師來說,這樣的等待其實是耗不起的,上個月,我組織了一場川渝設計師交流會,大家敞開心扉交流,發(fā)現都有很多的困惑和無奈。后來,大家議定要抱團在一起,成立一個設計師聯盟,一起去談場地、一起去參加展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