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兵
摘 要:本文通過對現行的高等數學考試進行分析,提出了在新的情況下對學生的一些新的考試方法,高等數學的過程化學習即計算機網上測試是考試改革的重要嘗試,推動高等數學考試改革,可以推動學生更好的學習。
高等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在大學的教育體系下起著不可缺少的作用,為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常用數學方法。通過高等數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抽象概括問題的能力,以及較熟練的運算能力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作為高等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一環和檢驗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手段,發揮著評價、導向、反饋和激勵的作用。但是考試又是一把雙刃劍,科學合理的、富有活力的考試制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建造國家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但是不科學、不合理、束縛學生思想的考試制度將會扼殺學生的創造力。因此,積極開展考試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已經成為高校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高等數學的考試改革也勢在必行。
問題:
一、考試形式單一、內容固定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高等數學考試形式和方法都過于單一與固定,以閉卷、理論考試為主,對技能、實踐能力的考察則是少之又少。這種單一、缺乏彈性的考試形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無法真正領略數學思維的神奇。
高等數學的課程考試大部分安排在每個學期的期末進行,學生課程成績主要取決于期末考試的成績。但是期末考試試卷的內容和時間有限,不能夠全面、準確、客觀的反應出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且由于考試的內容固定,很難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考核學生除記憶和簡單推理以外的學習成果,再加上以一場考試的成績來判定學生的學習情況,導致學生學習的目的只是為了通過考試,并沒有注重個人能力的提升。
長期以來,高等數學的考試以任課教師出題為主,任課教師又依據上課所講授內容來出題,缺乏對教學大綱的深入研究和數學思想的理解。大多數的考試內容側重教材和筆記,學生對于考試越來越偏重于記憶力的應試,不利于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造成大量的學生死記硬背,搞考前突擊,極大的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禁錮了他們的思想,導致學習興趣的降低。同時考試的題型也十分固定,傳統的填空、單選、計算、簡答題等客觀題較多,綜合性思考題和分析論述題等發散題較少,固定的形式限制了考試內容和形式上的創新,也無法全面的檢驗學生對課程知識的掌握,不利于學生分析能力、邏輯思維等方面的提高。
二、對考試的認識存在誤區
考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充分的發揮它的反饋能力,通過對學生考試成績的評定,得到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反饋,教師也可以通過反饋及時發現問題,解答疑惑。但是現在的考試后所進行的試卷分析只是流于形式,缺乏在試卷中學生反饋出的問題和學生對知識應用能力的分析,不能及時的將試卷中反應出的問題反饋給學生,考試是評價人才的一種方法,什么樣的考試制度決定了將會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目前的考試方式只注重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學生個性化和創造性的發展,而現代社會恰恰就是需要有創造力的年輕人,長遠看來,原有的考試制度并不能符合社會的發展需求。
三、成績評定方法不合理
如今高等數學的考試成績大多都是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組成,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20%,期末考試成績占80%,而平時成績由平時作業和課堂表現構成。這種評定成績的方法就是依據期末考試的成績來決定一個學生的課程成績,忽略了他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思維能力,無法全面的考察學生的理解能力,存在著很多的弊端。
四、教師自由空間小
高等教育除了傳授知識外,最重要的就是培養鍛煉學生的自我學習,自我判斷的能力以及創新、協作的精神,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學習的能力,學會舉一反三。
目前高等數學大都是由不同的教師授課,期末考試采用同一套試卷,這種方法無法讓教師根據所授學生的特點進行題目設計,并且無法給學生足夠的空間發揮其潛能,限制了學生的創造力。最為理想的狀態是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授課,但又不受教學大綱的局限,根據教學對象的特點設計題目,讓不同能力的學生發揮其最大的特點。
意見與建議:
高等院校是以人的個性發展和培養創新能力為本質,而我們現在單一、固定的考試模式幾乎達不到這樣的要求,人才的多樣化發展與單一的培養模式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制約了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只有在考試制度上進行改變,在考試上注重體現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個性,才能培養出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
一、樹立科學考試觀念
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念是改變現有考試制度的前提,考試的目的不僅是檢驗學生所學知識,更是通過考試讓學生掌握主動學習知識的能力。當今社會,技術創新的速度不斷加快,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主動學習,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已經成為趨勢,樹立正確的考試觀念,為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思想環境。
首先要明確考試不是僅僅為了獲得一門學科的成績,而是對一個階段內學習知識的總結,通過考試,學生進行自我思考,改善自己在學習中不足的部分,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還要明確考試成績的分數是可以讓師生進行互動的一種方式,教師通過學生分數的反饋,了解自己的教學成果以及學生對教學知識的掌握程度,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與缺陷,并且通過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所需,引導他們進行思考。
二、豐富考試形式
由于現行的單一的考試形式以及在成績評定方面上過于依賴考試成績,使教師無法全面地考察學生,因此需要改變考試的形式和考試的評價方法。
1.多種考試方式結合
高等數學的考試形式通常分為以下幾種,閉卷考試,開卷考試,成果性考試,計算機網上考試等。閉卷和開卷考試是較多采取的方式,閉卷考試有適合多人同時考試,效率高,考試環境容易控制,題型較多,覆蓋面廣等特點,開卷考試則是注重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成果性考試是如數學建模設計訓練,文獻調研報告等自主學習的考試項目,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有效的檢查學生通過搜集資料及綜合運用的自我學習能力。計算機網上考試不但可以考核學生知識領域的認識,還可以考核學生的計算機能力,在信息化的今天,掌握良好的計算機網絡操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多種考試形式相結合,才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以此進行改善以及下一步的學習。
2.改變考試評價標準
改變原有的考試的評價標準,將考試與學習過程練習起來,注重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提高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將課堂上的討論、提問、測驗等方式作為評定學生成績的方法。進一步完善考核的制度,形成科學、有效的考核機制:如平時采用網上測試,對平時的學習進行加固,并記錄成績,在期末的總成績中體現出來。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并充分發揮考試在學習過程中所起的導向性作用。
3.改變期末一次性考試方式
改變高等數學課程是以一次期末考試的成績為主的方式,將課程考試分為幾個階段進行。教學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考試作為評價教學的手段,要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才能達到準確評價的目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每一階段性的內容結束之后,可以進行相應的作業題考試,這些作業題可以是小論文、思考題的形式,或者建立簡單的數學模型,在學生完成考試的過程中,可以梳理自己在這一階段所學內容,并了解自己的不足,通過反復的考試查缺補漏,過渡到自主學習找缺補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咨詢老師與同學掌握教學大綱的要求,在不知不覺中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通過閱讀學生的小論文)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下一階段教學安排。改變以一次性考試決定成績,減少了學生的壓力,也避免了學生采取“臨時抱佛腳”的方法,在考試之前進行突擊學習,將考試變成實現學生自我價值的一種方法。
例如,在講完函數的連續性以后,可以讓學生建立四條腿的椅子在連續變化的地面上為什么一定能放穩。對設計比較好的學生,在期末成績上進行適當的調整。
三、明確考試目標
學校進行考試的目的不僅僅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更是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考試的目標是人,而當今社會需要的是人的全面發展,也就是尊重人的個性化發展,理想化的考試是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對其進行題目的實際,適應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樣,不僅避免了學生缺乏個性,還可以促進學生努力尋求適合自己發展的模式。
四、緊跟時代步伐,更新考試內容
當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注重能力與創新精神,只會“死讀書”是無法適應時代的要求的,因此老師在設定題目的時候應該進行新的嘗試。
在試題的設定過程中要體現開放性和創新性,可以在試題的內容和答案以及答題的方法上體現。教師構建好問題,根據培養要求提出問題,學生進行綜合分析,得到答案。答案沒有統一的標準,學生根據試題要求,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解答。而對于同一道題,通常有不同的解答方法,拓展學生的思維,鼓勵他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例如在期末考試時,增加了這樣的一個題:據資料記載,某地某年間隔30天的日出日落時間如下
試建立一數學模型,說明該地區從5月1日到6月30日哪一天白天最長。
此題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合理應用,又說明了一個生活常識。
高等數學作為一門大部分學生都要學習的課程,其的考試制度關系到學校人才的培養,對高等數學的考試制度進行適當的改變,可以充分發揮其作為“指揮棒”的作用,利用數學的邏輯思維,培養會學習,有能力,有思想的年輕人,真正達到教、學、考三者的統一。同時為了更加深入的進行高等數學考試改革,要開展調查研究,既要開拓創新又要科學分析、實事求是,推動學生更好的發展。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2015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