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萬博
家庭建設作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黨的十八大后日益受到重視。特別是進入2015年,更是被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上。今年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兩次在重要場合提到家庭建設。
“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2月17日,在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1400字的講話中用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談家庭建設的重要意義。
其后10天,2月27日,在中央深改組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就一些重大改革事項做出部署時,還專門就領導干部的家庭建設進行強調:“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各級黨委(黨組)要重視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把它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定期檢查有關情況。”
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副主任謝春濤認為,將家風作為領導干部作風的一項重要內容定期檢查,既是一種提醒和告誡,也揭示出制度建設的走向。
領導干部的家風養成,是家庭建設的核心所在,家庭幸福的基礎所在。
當代社會,家庭單位趨向小型化,大家族共同生活的情況越來越少,家族意識將日益淡薄。可無論家庭結構如何變化,家風都是我們不能丟棄的珍貴財富。因為只有每個家庭的家風充滿正能量,整個國家才能充盈著由各個家庭匯聚而來的正能量,可謂家風正,則社稷興。
今年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在初三到初九連續推出一個大型文化收藏類節目《我有傳家寶》。朱德元帥的孫女帶著一張“革命到底”的條幅來到節目現場。她說:“爺爺生前經常告誡我們,你們是革命的后代,要熱愛老一輩的事業,不應該關注老一輩的財產。你們是我們事業的接班人,而不應該是我的財產的繼承人。我沒有財產,我這里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都是屬于黨和人民的。沒有黨,便沒有我的一切。爺爺去世之后,這幅字就一直掛在我家的書房里。爺爺寫的‘革命到底這四個字,既是對自己為了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一生的總結,同時也是對我們全家的期望和鞭策。”
4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發一篇署名文章——《讓“家風”成為一種信仰》。文章提出:“有人說,這是一個沒有信仰的時代,其實,‘家風就是一個家族的共同信仰。有了這個信仰,一個家族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讓后代子孫因之產生思想上的強烈共鳴,并體現在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可以說,‘家風是超越了時空的依依血脈。對內,它刻畫了一個家族的肖像,每個后代子孫都可以在肖像中找到自己面貌的歸屬;對外,它提供了一把解碼一個家族特征的鑰匙,外人通過它來認知一個家族的特征和秉性。”
不言而喻,領導干部的家庭是反腐敗的“大后方”,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陣地。重視家風家教,是守好家庭幸福底線的關鍵。黨中央空前重視家庭建設,既是為了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家庭美德,也意在警醒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對家人、親屬管束不嚴、放任縱容的官員:為了幸福的家和至親的人,應該處處約束自己,恪盡職守、依法行事。
可以預見的是,在中央下大氣力拔“爛樹”、治“病樹”、正“歪樹”的大背景下,對黨員干部家風的要求將會越來越嚴,定期檢查領導干部家風的措施也必將越來越實。對領導干部來說,經營好家庭、維護好家風、涵養好家教,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是一門必須及格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