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市場營銷學教授的徐靜發現,自己每次餓著肚子去購物,總會買回一大堆并不需要的商品。這種瘋狂的消費行為,會不會跟當時肚子餓有關系呢?她決定通過一系列實驗來驗證這個想法。實驗證明,在排除了購物時長和情緒的影響之后,饑餓程度高于平均值的人,多貢獻了64%的消費額。根據生物學的解釋,當人體缺乏食物供給的時候,胃部就會分泌一種激素,促使人尋找食物來滿足身體的卡路里需求。而這個機制產生的溢出效應,讓人對食物以外的其他東西也充滿渴望。
因此,徐靜教授發出提醒:“如果空著肚子去購物,很可能會花掉比計劃中更多的錢。這個警告對消費者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如今移動終端無處不在,所有人只要動動指頭,錢包就會變扁。”
(摘自《新華每日電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