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有網友爆料,湖南省新化縣公安局出臺文件,對黃賭毒等犯罪人員下達具體抓捕任務數——所有類別抓捕任務指導總數為2491人,其中禁賭掃黃906人。面對質疑,新化縣政法委回應稱,縣公安局制定的抓捕任務數只做“指導”,并無強制性。
評論:對于黃賭毒違法人員,應該多則多抓、少則少抓、無則不抓。下達指標的做法,脫離實際,有違科學。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法制建設受到破壞的時期,許多冤假錯案就是在“任務數”的“指導”下出現的。歷史教訓,切不可忘記。
據《廣州日報》報道:4月1日,廣東省廣州市實施死亡醫學證明(簡稱死亡證)辦理新規。其中,在家中或養老機構逝世者,改由居委會和社區醫院開具死亡證,而目前這兩個單位僅在上班時間提供服務。遇上節假日,在家中或養老機構逝世者,只有待家屬領到死亡證后才能由殯儀館前來接運遺體。
評論:無論什么改革,都應以方便群眾為根本出發點。“死不逢時難以辦證”,折射的是公共服務理念的僵化和改革配套措施的遲滯。在不斷深化的諸多改革中,需要把群眾觀念落到實處,也需要各有關方面協同動作,以免單兵推進、半途而廢。
據《京華時報》報道:南方某省一名年輕記者提出到一個區縣去搞調研,了解基層情況和百姓生活。當地一名干部聽說后很不以為然:“一個剛參加工作的年輕記者,怎么能使用‘調研二字?在我們這兒,只有主要領導下基層才能叫‘調研,別的領導下鄉只能叫‘了解情況。”
評論:一個普通的常用詞匯居然成了“主要領導專用”,令人不可思議。其實,在相當一些地方和部門,媚權的官場陋習隨處可見。 鏟除媚權的社會土壤,需要培育健康的政治生態,需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改起。
據《北京晨報》報道:五一期間,湖北省恩施大峽谷景區推出一項新政——游客撿拾一公斤垃圾,便可在售票處換取恩施大峽谷售價278元的《龍船調》實景劇門票和云龍地縫門票。
評論:坦率地說,目前許多游客的文明素養和環保意識還有待提高,而要做到文明素養和環保意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恩施景區通過激勵措施倡導保護環境、文明旅游,顯然比單純的說教更有效。這一舉措的啟示意義在于,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在方法、理念上不斷創新。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云南省紅河州為全力推進棚戶區改造,政府每年出資500萬元作為專項獎勵基金,其中400萬元用于獎勵完成任務的縣市、州棚改辦以及州棚投公司,100萬元用于獎勵超額完成任務的縣市。書記、市長均可獲15%的分成。有人質疑該做法違反中央關于治理評比表彰慶典的相關規定,但紅河州外宣辦主任稱:考評辦法沒問題。
評論:對于紅河州的獎勵辦法是否涉嫌突破公務員獎金發放的適用范圍姑且不論,令人擔憂的問題在于:如果“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會不會因利益吸引而導致相關工作人員在拆遷過程中不擇手段、激化矛盾?拆遷引發的種種問題,常常是群體性事件的導火索。
據《常德日報》報道:在圍墻拆除、鐵柵欄已移走的湖南省澧縣縣委機關院落空地上,幾名園林工人正在新植綠化苗木。近段時間,該縣已有20多個縣直部門院落向市民拆圍敞綠、免費提供停車泊位,共拆除圍墻2000多米,增加綠化面積十多萬平方米、群眾活動場地近30個,開放臨街停車院落64個。
評論:拆墻敞綠體現的是開放、透明政府的自信,折射的是親民、便民政府的理念。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對于澧縣縣委機關及縣直部門來說,這個舉動的意義不僅在于具體的數字上,更在于群眾以什么樣的眼光看待政府。
據《羊城晚報》報道:在4月29日舉行的海南省全國勞模座談會上,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講了這樣一件事:報送全國總工會的勞模材料要蓋8個部門的章,而省歌舞團的人跑了幾天也沒蓋齊。他得知此事后,指定專人和海南省歌舞團董事長彭煜翔一起跑各部門蓋章,在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刻才蓋齊了所有章。彭煜翔當場就哭了。
評論:蓋完最后一個章當場就哭了,恐怕不是因為感動,而是因為感慨——辦點事兒太難了。有省委書記派專人跟著跑,一路綠燈,才好歹在規定時間蓋完章。如果沒有省委書記關照,彭煜翔可能會因為沒蓋完章而與全國勞模的榮譽失之交臂。如今百姓到一些政府部門辦事,如果不找關系疏通,真是急死人、氣死人、難死人!
據《鄭州日報》報道:“服役”近五年的《食品安全法》完成首次修改。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將于2015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食品安全法》三易其稿,被認為“史上最嚴”。
評論:“史上最嚴”是理論意義上的評價,其能否做到“史上最嚴”,還要看各地在具體執行過程中的情況如何。以往,一些地方和部門在執法過程中“走樣”的問題并不鮮見。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但愿修改后的《食品安全法》能讓廣大群眾吃著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