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 彤
(南京財經大學,南京 210023)
論會計當而已矣
鮑 彤
(南京財經大學,南京 210023)
孔子曾經說過:會計當而已矣,這是我國最初始的會計思想。當,強調了會計工作的恰當、適當、得當。作為會計人員,首先要做到誠實守信,其次在處理各種經濟關系中,要保持應有的獨立性,公平正直。本文分析指出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利益驅使、外在壓力、制度缺陷等,并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內部控制、內部審計等對策。
當而已矣;職業道德;機制
“會計,當而已矣”,出自《孟子·萬章下》,原句為:“孔子嘗為委吏矣,曰:‘會計當而已矣’?!狈g成現代漢語的意思為:孔子在做糧倉倉庫管理員的時候說,出入的賬目要記錄清楚??鬃拥闹饕馑际窃谄湮?,謀其政,要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在孟子的眼中,委吏是比較低微的職業,但現在卻不這樣認為,在經濟發展中,會計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會計之“當”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當”,為恰當、得當、適當的意思,是會計的職業道德要求。社會發展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人,所以會計崗位人才的選拔恰當合適就顯得尤為重要。會計人才的培養與選拔,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原則。會計人員掌握著企業的經濟財務資源,尤其要做到誠信,不然小則影響企業之存亡,大則如安然公司財務信息造假一樣,引起軒然大波,讓整個行業重新洗牌。
《廣雅》中“當”為:直也,直,正也,意為作為會計,要正直公正。隨著經營權和所有權的分離,會計的角色轉變為經營者與所有者經濟社會關系的調節者。所以,公平公正、為人正直不屈也成為會計人員的一項道德要求。不僅要做到“不做假賬”,更要客觀公正、不偏不倚、追求公平正義。不因個人利益得失而有失公允甚至違背良心做出錯誤的審計報告。公正地對待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利益集團,保證會計信息能夠真正維護和協調利益相關者的經濟關系。
雖說以德為先,個人能力也非常重要。要保證會計工作高質量完成,不僅需要良好的職業道德,會計人員的職業技能也不可或缺。如果僅僅選擇一個品德高尚,但從來沒有系統學習過會計專業知識的人來當此重任,將導致企業難以維持正常秩序,更不要說創造更多的價值了。
3.1利益驅使
一些道德素質不高者往往見利忘義,挪用公司資金炒股,或利用職務之便,多報銷發票,圖小利而忘大義。有些會計人員自身素質較低,不學法、不懂法,更不用說守法,往往觸犯了法律法規而不自知。這也顯示出提高會計基礎從業人員的道德素質和法律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3.2外在壓力
因為會計人員的升遷與薪資掌握在經營者手中,所以往往會屈從于領導的壓力。經營者為了個人利益,挪用資金或為了顯示自己的經營成果篡改會計數據。在這種情況下,表面看起來是會計人員的錯,實質是企業領導為個人利益而違背道德,會計從業者往往只是被動接受。
3.3制度缺陷
雖然我國的法律制度比較完善,但是在真正的執法過程中,法律效力卻大打折扣。犯罪的成本太低,觸犯法律的人得不到應有的制裁,造成了一部分職業道德不高的人鉆法律的空子,為自己謀取不當利益。法律監督機制不夠完善,內部控制、內部審計又往往流于形式,最終可能造成會計失“當”。
會計之當的復歸之路,可以采取以下3種辦法有效引導。
4.1職業道德建設
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普及法律知識,提升會計人員的誠信法律水平。在教育方面,著重用實例說話,讓從業人員知曉違背會計職業道德和觸犯法律會給個人帶來的不利影響。建立全國會計從業者道德誠信檔案,作為企業會計職位錄用的重要依據。宣傳典范人員的先進事跡,揚正氣促和諧,提升整個社會的正能量。當然,僅靠道德、靠從業人員的自律是不行的,還要依靠強大的監督制約機制。
4.2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制度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基本規范,一套完善規范的內控體系,能夠保證會計做到“當”。內部控制要做好會計權利的制約與分配,構建良好的職業環境,使會計人員即使有心作弊也無力實施。各個會計人員要在科學分工、相互配合的同時,相互監督、相互制約,重要的職能如銀行出納付款要有審核過程,銀行余額調節表要由出納之外的人編制。
4.3內部審計
內部審計是企業總體內部控制措施的一部分。內部審計作為企業自我約束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是保障企業依法經營、規范管理、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現代企業制度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有學者認為內部審計的建設要以事前事中審計為主,是控制系統而不是檢查系統。事前事中如果不出現錯誤,那么事后也肯定不會有太大問題,事后的審計主要交給外部審計,這樣也能避免資源浪費,有助于會計之“當”的實現。而且內部審計發揮了管理會計的功能,有利于更加科學有效地決策。
主要參考文獻
[1]李金華.在中國內部審計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內部審計“雙先”表彰會上的講話[J].中國內部審計,2005(7):4-8.
[2]李平,王曉敏.上市公司審計失敗的現狀和防范措施[J].經濟與管理,2011(9):8-9.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05
F230
A
1673-0194(2015)12-0009-01
2015-04-13
江蘇省研究生創新項目(YJS14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