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冬蓮
(銅陵移動公司,安徽 銅陵 244000)
移動通信企業市場營銷成本管理研究
呂冬蓮
(銅陵移動公司,安徽 銅陵 244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移動通信企業市場營銷成本管理逐漸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目前,我國移動通信企業的市場營銷成本管理方式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為穩固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移動通信企業應對其成本管理方式進行相應的完善。本文從移動通信企業成本管理的方法入手,詳細闡述了移動通信企業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分析,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移動通信企業;市場營銷;成本管理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原有的移動通信企業成本管理已無法滿足移動通信企業的發展要求。因此,移動通信企業應針對其存在的問題實施相應的對策,以促使移動通信企業成本管理更好的發展。對移動通信企業的成本管理,應根據企業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制定出一系列的管理體系,從而推動移動通信企業成本管理的進一步創新。
移動通信企業成本管理的方法有3種。第一,全面預算管理方法。全面預算要求企業在進行活動之前對企業的財務等方面進行全面預算,通過預算結果制定符合公司發展的管理方法,對員工和公司進行相應的管理;第二,多維度成本管理方式。此方式在保證公司效益的基礎上,對企業產品和客戶等進行相應的多種維度的管理,推動企業經濟效益的進一步發展;第三,精細化管理方式。精細化管理方式可降低企業的投資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水平,從而穩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
2.1營銷成本效益觀念缺失
隨著移動通信企業的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也越發激烈,部分企業為穩固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忽視營銷成本效益觀念,不斷為企業的發展投入資金,導致企業在長期發展中效益逐漸降低。同時由于缺乏營銷成本的效益觀念,制定大量的營銷策略,很有可能會導致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由于某個環節出現問題,而沒有足夠的資金填補空缺,降低企業發展效益。
2.2營銷成本增長率與收入增長率存在差異
隨著移動通信企業市場競爭的日益劇烈,通信企業為穩固其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開始加大成本資金的投入量,以便在短時間內擴充企業的業務范圍,為企業贏得較大的效益。但這會導致企業營銷成本增長率與收入增長率之間的差異逐漸拉大,使移動通信企業在長期的發展中由于成本與收入的不平衡導致其經濟收益逐漸下降。
2.3銷售渠道較為單一
目前,由于部分企業過度重視業績指標,導致移動通信企業只看重短期利益,而忽視了市場營銷的長期發展。例如,把客戶的年收入放在首位,而忽視與客戶建立長久合作的關系。這將導致移動通信企業只運用短期銷售的渠道,出現銷售渠道單一的現象,限制移動通信企業業務的進一步擴展。同時,由于在企業銷售過程中未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致使銷售手段較為落后,影響銷售渠道的創新。因此,移動通信企業應采取相應措施為銷售渠道的創新提供有利條件。
3.1樹立“成本—收益”意識
移動通信企業市場營銷成本管理不應只采用節約的方式來降低企業的成本投入,從而達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應在節約成本的同時,注重樹立“成本—收益”意識,從根本上解決傳統成本管理存在的營銷成本觀念缺失的問題,進而提高移動通信企業的經濟效益,穩固企業在市場中的地位。同時,企業領導應加大力度培養企業員工的“成本—收益”意識,促使員工認同并自覺遵守“成本—收益”模式,為移動通信企業贏得更大的效益。例如,我國醫藥行業在2014年銷售量同比增長了17.44%,其最大原因就是樹立了“成本—收益”意識,在獲得較大收益的同時,提高了其在國際醫藥市場中的地位。
3.2調整優化營銷模式
為提高移動通信企業市場營銷的成本管理水平,應改變原有的營銷模式,合理利用企業的營銷資源,使資源在企業的發展中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同時,在利用企業營銷資源時,要全方位考慮企業的業務發展和客戶的開發等因素,以促使企業能在長期發展中獲得更大的效益,消除原有經營模式中存在的只看重短期利益的弊端。其次,在企業不斷發展中,應根據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目標,制定相應的營銷策略。例如,中國移動湖北分公司就采用了廣告宣傳和促銷等營銷手段,利用營銷策略中的亮點吸引客戶與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從而有效地擴大企業的業務量和經營范圍。
3.3促進銷售渠道轉型升級
隨著企業之間競爭關系的日益劇烈,原有的企業銷售渠道已無法滿足現代移動通信企業成本管理的發展需求,為提高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應不斷創新銷售渠道,在成本管理的銷售渠道中結合現代電子網絡,優化銷售渠道,為客戶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方便客戶辦理業務。同時,拓展移動通信企業的業務量,為企業市場營銷成本管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娜.企業營銷成本控制研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4).
[2]時曉宇.通信企業成本控制策略探析[J].當代經濟,2012(10).
[3]陳東平.企業營銷成本控制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1(19).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21
F275.3
A
1673-0194(2015)12-0030-01
201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