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卿灼
(湖北大學 楚才學院,武漢 430000)
公允價值對會計信息的影響及完善措施研究
甘卿灼
(湖北大學 楚才學院,武漢 430000)
公允價值的最大需要是對不確定性的主觀判斷,這使得公允價值的運用對會計信息質量形成重大影響。本文深入分析了公允價值對會計信息質量產生的影響及完善措施。
公允價值;會計信息;真實性;可靠性;謹慎性
引入公允價值,是我國會計發展的一次重大變革,是我國會計與國際會計趨同的鮮明標志之一。對于是否應運用公允價值,國內學者主要持兩種態度,贊同者的呼聲很高,但反對者的理由更多一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公允價值的使用,會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產生影響。一是因為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較為落后,相關操作規范不夠完善,公允價值內部控制還不規范。一些企業從自身利益的角度出發,不遵守法律法規,使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串通編制假賬等現象屢禁不止,其市價的合理性、公允性也不可靠。這些現象導致公允價值的計量不準確,真實性受到影響。二是因為,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每項資產、負債很難做到有可供參考的價格。同時,未來現金流量的時點、金額和貨幣時間價值是不確定的。因此,沒有行之有效的監管,沒有科學的技術手段,公允價值的運用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存在爭議。
使用公允價值可增加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但如果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相關性就會喪失意義。公允價值所體現的對市場相關資產和負債現實價值的客觀評價,只有在真實交易發生時才能確定。
會計本身就建立在假設基礎之上,可靠并不等于精確。所以若公允價值的可靠性不可靠,其本質問題還是估計結果不夠可靠。公允價值無法提供絕對可靠的一致的信息。公允價值并不否認歷史成本會計下初始交易所形成的賬面價值,只是考慮不同時期資本市場的實際狀況,更能夠顯示當下資產的實際假賬。因此,公允價值能夠提供可靠的會計信息。
公允價值增強了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和質量,增強了會計信息的真實客觀。但是,由于自身的缺陷,公允價值對會計信息的謹慎性產生一定制約。一是公允價值計量與會計謹慎性可能不符。公允價值強調如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因此,會提前確認企業為實現收益,這一做法與會計謹慎性確認可能損失、不確認可能收益的做法不符。二是公允價值波動可能降低會計信息的謹慎性。市場報價即存在活躍市場的資產負債公允價值。由于報價受投資者預期、資金供求、市場流動性等因素影響,具有很大的波動性,從而使公允價值的記錄也存在很大的波動性。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及損益調整會因為市場出現非理性漲跌而擴大或縮小。因此,當外部經濟環境劇烈動蕩時,公允價值的波動性很可能會降低會計信息的謹慎性。
在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的今天,我國有必要及時調整公允價值,對發現的問題提出完善措施。
4.1建立公允價值計量準則
應當加強對公允價值理論及實踐應用的研究,借鑒國際經驗,盡快建立公允價值計量準則。與此同時,在企業內部建立有效的監督機制,加大對公允價值可靠性的監督,從而減少企業或個人操縱利潤的可能性。加大監管力度可以從兩方面做起。一方面,提高企業自身監管水平,創新監管手段,提高監管人員素質;另一方面,發揮社會監管機制的作用,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監督管理。
4.2科學運用公允價值計量手段
提升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可操作性,使之在具體實務運用中便于操作,能較好地解決具體問題。在此方面,除了應加強改變外部環境之外,還應在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及有關法律規章方面制定明確的操作規范。操作規范制定得越詳細,就越能為應用公允價值提供必要的理論依據和指導方法。
4.3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判斷能力
新準則對信息披露有著更高的要求。信息質量的標準包括全面、實質、可靠、可比、及時,信息內容的標準包括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業績、風險管理策略以及公司經營管理與公司治理結構,這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和透明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準則需要會計人員做出更多的職業判斷。我國金融工具會計準則在與國際趨同后是原則導向的,大量工作需要會計人員進行專業判斷,這將直接增加企業業務核算的難度,出現相同的會計處理得出完全相反的結果的現象。因此,公允價值的準確確定,需要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培養一批具有公允價值觀念、職業道德高尚、懂理論精實務的會計人員。
主要參考文獻
[1]葛家澍.會計計量屬性的探討——市場價格、歷史成本、現行成本與公允價值[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S].2006.
[3]謝詩芬.公允價值:國際會計前沿問題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22
F233
A
1673-0194(2015)12-0031-01
201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