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睿
(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
我國中小企業籌資中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
趙 睿
(南京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南京 210000)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企業也不斷發展,但是企業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依然存在籌資難的問題。本文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籌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例如積極擴展融資渠道、促進地方性融資、積極建構融資性平臺等。
中小企業;籌資;問題
企業籌資是企業作為籌資的主體,根據其生產經營、對外投資和調整投資結構等需要,通過籌資渠道和金融市場,運用籌資方式經濟有效地籌措和集中資本的活動。資金是企業的血液,籌資是企業以各種手段獲得資金,是企業造血理財的細胞,也是企業實現維持正常運轉的前提條件。對企業來說,如果不能籌集足夠的資金,就不能實現對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就不能實現企業經營的本質特征。
1.1融資渠道單一
我國企業家系統的調查顯示,在中國企業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企業籌資渠道單一依然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中,銀行借貸和民間借貸依然是企業獲得資金的主要方式。對國內企業來說,從股票市場獲得私募資金及風險投資的企業比重依然較低。
企業的融資情況調查顯示,73%以上的企業主要選擇銀行貸款,而其中選擇民間借貸的占55%,所以,目前國內的多數企業,其主要融資渠道依然是銀行貸款和民間借貸兩種方式。另外,還有10%的企業選擇引入私人股份及引入風險投資等。目前對國內的一般企業來說80%以上的企業并沒有上市計劃,而準備上市、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及上市公司還沒有占到目前我國企業總數的20%,且目前的上市門檻越來越高,因此,對多數企業來說只能通過一般途徑獲得融資。
1.2融資手續辦理困難
目前,對企業籌資來說最困難的還是籌資手續,尤其是銀行融資的手續辦理。銀行辦理融資的月息較低,但其的辦理手續也是最復雜的。對銀行融資來說每次辦理不僅需要土地證、房產證等作為抵押,還需要填寫100頁以上的銀行審貸資料,而且還必須在銀行辦理相關手續。對一些資金要求比較緊急的企業來說,銀行貸款途徑基本上不能解其燃眉之急。一些企業在銀行貸款難以有效解決的情況下,只能尋求其他融資途徑,但是企業利潤普遍不高,各種費用的上漲導致其利潤基本喪失。所以目前在國家金融形勢趨于緊張的情況下,多數企業只能尋求民間借貸,但是民間借貸的融資成本明顯比銀行借貸要高很多。
1.3籌資平臺的建構欠缺
對我國企業來說,籌資存在的一個根本問題就是缺乏籌資平臺。部分企業具有良好的項目、光明的發展前途,卻不能獲得快速發展的原因就是企業在市場上進行融資缺乏良好的平臺。平臺性融資對企業籌集資金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可以促進企業權益性的融資,對企業來說引入權益性融資不僅可以促進對企業的管理,而且可以解決企業融資的根本問題。
2.1積極擴展融資渠道
對我國企業來說,加強籌資渠道的根本路徑就是積極完善多元性的融資。隨著社會環境及企業經營情況的轉變,企業需要不斷擴大融資渠道。企業進行融資的過程已經發生了明顯變化,由于一般企業對產權性融資存在一定疑慮,處于中心性地位的還是債權融資。
2.2促進地方性融資
積極地促進地方性融資擔保。目前對中小企業的銀行貸款來說主要是進行信用擔保,可以從積極利用閑散資金、完善政策擔保機構入手,按照合理分工、競爭有序的原則,構建積極的擔保機構。另外,由于目前的行業監管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還要制定行業監管法規和制度,從法規的角度進行規范。
2.3積極建構融資性平臺
建構融資性平臺對企業來說是具有一定作用的。政府對企業發展的支持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在技術上給予積極支持,技術優勢及先進科學的管理經驗對企業的融資都可以形成積極的作用。政府還需要積極貫徹各項法律和法規。只有積極促進各項法規的建設,才能對融資體系的建設形成支持。融資平臺的建設首先要確保平臺的穩定和持久性的發展,只有融資平臺自身得到快速和穩定發展,企業才可以得到積極的支持。
融資平臺建設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建設政府出面的擔保機制。因為目前信用擔保是融資平臺建構過程中的核心環節,很多企業在銀行得不到貸款,就是因為不能得到及時和快速的信譽評估,造成企業在貸款的過程中信譽不足。這需要建設國家信譽擔保機制,保證中小企業的還款能力,降低稅率,減輕中小企業的稅收負擔,從而減輕企業的經濟負擔。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國斌,張令蘭.碳金融視角下建立我國鄉鎮企業融資載體渠道分析[J].商業研究,2012(11).
[2]王興娟.小微企業融資背景、困境及對策[J].學術交流,2012(7).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24
F275
A
1673-0194(2015)12-0033-01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