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志剛
(鄂州職業大學,湖北 鄂州 436000)
企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探討
柳志剛
(鄂州職業大學,湖北 鄂州 436000)
企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密不可分,在供應鏈管理情況下的企業物流具有一定的規劃性運營體系,可以有效加快物流運營管理的實際效率,為企業提供更大范圍的經濟收益。但是當前的供應鏈管理下的企業物流管理仍然存在諸多不足,需要不斷完善才能達到企業運用效果的最大化。
企業物流;供應鏈管理;管理對策
當下物流地位逐步顯現,成為國家和企業發展的重要構成部分,而物流管理的提升有利于對整體的資源優化配置,有利于經濟結構的完善調控。同時,市場經濟競爭日趨激烈,運用供應鏈管理有利于進一步提升物流管理水平,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有效提升物流管理效率,提升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
20世紀的80年代,供應鏈管理已經開始在我國萌芽,當時物流從較為單純的企業內部運營轉化為企業之間的往來合作。在市場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企業單憑自身力量去解決物流問題比較困難,需要綜合多方力量不斷完善物流管理,提升運營效率,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其中供應鏈管理可以充分綜合調控企業的物流、資金和信息流,讓物流供應鏈上的所有參與者有效緊密相連,形成良性循環關系繼續發展下去,并不斷降低成本,為客戶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務效果。這種成本降低反應在多方面,例如,降低企業的采購、交易成本,減少企業庫存、循環周期,從而有效提升企業利潤。
在時代發展中,各種管理都是針對時代情況而進行的,有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在企業物流管理中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和不足,需要不斷完善。
2.1管理思維滯后
在物流管理中,仍有一批企業由于自身管理思維受傳統影響過深,在改革上需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和資金,因此很多物流管理的思維較為滯后,主要表現為在企業內部進行單純化的管理,沒有充分利用供應鏈系統的所有資源,優化配置所有物流相關因素。即便在物流管理中存在明顯的低效率和漏洞,也無法有效完善和調整。
2.2物流配置滯后
在物流管理中,要想發揮其強大的物流運用高效性,就要配合其進行優化,提升物流設備,采用現代信息化先進配置,有效提升物流管理的科學性和高效性。滯后的設備和相關配置極其大地影響著整個物流水平的提升,無法滿足當下高速發展的現實需求。雖然設備的采購一次性投入較大,但對遠期的物流發展有顯著的提升效果,能夠較快較好地收回投入成本。而如果不能及時更新設備,其物流管理的運作效率只會每況愈下,明顯落后于時代發展。
2.3優秀人才的匱乏
在物流管理中,人才是核心,只有優秀的管理和執行人才才能保證物流管理思想的正確性并確保執行效果,從而讓企業物流有更快更高水平的提升,而不是停滯不前。當下優秀的管理人才和高效執行力的基層人員都嚴重匱乏,企業要加大人才投入力度,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不是刻板的沿襲就有思維。在企業人才變革中,不免會危及部分人的利益或者違背其觀念,但要堅定優秀的管理理念,在反對的聲音下進行有效的優化管理。這就對執行人員的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企業的人才管理不再是傳統的低科技含量的操作,因此,企業要耗費一定的精力和時間去組建一批優秀的執行人員和管理人才。
引入物流管理優秀人才,有效地將最新物流管理與實際情況相結合,繼承傳統優秀物流管理優勢,更新企業物流管理理念,結合當下時代發展特點進行有效調整,優化物流管理制度與管理模式,讓管理執行能夠有效落實。提升相關的人才引進機制,給予人才豐厚的薪資待遇并為其提供良好的發展前景,吸引人才主動發揮自身潛能有效開展和執行管理工作。
更新企業物流的配置,引入高科技,不僅要在設備管理上引入新設備,在人才技術方面也要跟上設備的需求,讓設備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加強培訓,提升人員執行管理能力,使執行能力統一標準化,避免執行中的短板。設備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要根據企業的實際需求和經濟條件來優化配置,避免使用不適應企業運營的設備,加大企業的成本壓力,要因地制宜加強采購管理。
管理的核心在于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加大管理投入。要在操作技能和發展方向上緊跟時代步伐,充分考慮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制定針對性強、創新型的管理方案。但是,并不是一味的追求高科技設備、新型管理理念、高素質人才就可以保證物流管理的順暢性,還要充分考慮企業物流管理的運營成本,以最低的成本投入,提升物流管理的效率。管理的高水平與企業的高盈利模式有關,如果企業并不存在高盈利的需要,過于追求高水準的管理可能會導致物流管理資源的浪費。但這并不意味著物流管理停滯不前,要根據企業和時代發展需要進行適當調整,從而讓物流管理水平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
主要參考文獻
[1]杜丙治 .企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22):65-66.
[2]陳志祥,趙建軍.基于敏捷供應鏈管理的生產計劃信息結構特征分析[J].成組技術與生產現代化,2014,21(4).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86
F274
A
1673-0194(2015)12-0113-01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