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丹,陳 剛
(大連財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
遼寧省國有企業自主品牌建設情況與對策研究
姚 丹,陳 剛
(大連財經學院,遼寧 大連 116000)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品牌建設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企業品牌的價值離不開企業的自主創新,其中技術創新是企業進行品牌建設的關鍵。遼寧省的各個國有企業的自主品牌建設對整個遼寧省經濟體系建設產生重要影響。本文從企業品牌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提出相應的改進對策。
國有企業;自主品牌;建設;問題;對策
一個企業品牌價值的實現,是依靠企業的自主創新程度及能力來支撐的。企業的自主創新不但可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還可以幫助企業打造出品牌的核心。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企業的品牌建設對企業的高效、快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是企業立足市場的決定性因素,這要求遼寧省的國有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品牌及自主創新的重要性,針對現有問題,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改進,以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
1.1通過促進新產品研發來建設企業品牌
產品的研發階段是核心技術聚集的階段,通過這個階段進行的研發機構的建設以及經費的投入,來激發相關科研人員的創造熱情,進而為企業的自主品牌建設注入新能量,促進其不斷成長和成熟。
1.2通過產品質量的提高來建設企業品牌
品牌的根基是企業產品的質量。很多企業的產品質量不夠硬,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企業的加工工藝及技術水平不夠,使企業設計出來的產品不能制造出來,這就要求企業增強加工的工藝水平,以實現產品質量的提高,進而不斷提高企業自主品牌的附加值,樹立起品牌的良好形象。
1.3通過優質服務建設企業的品牌
信息化、全方位的服務已成為現在服務的趨勢和主流,無論是維修、銷售還是廣告等方面的服務都離不開信息化技術,因此,企業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網絡信息化程度,提高企業的服務效率,提升品牌美譽度。
1.4通過保護知識產權來建設企業的品牌
我國的相關法律體系不斷健全和完善,申請知識產權保護是保障企業自主創新的必經環節也是最關鍵的環節。無論是新技術的開發、新產品的研制還是新服務的提供,都離不開知識產權的保護,只有擁有了充足的自主權,企業的創新才能為企業創造持續利益,并為維護企業品牌打下基礎。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深,經濟體制的改革也在不斷增進。企業在技術進步以及自主創新方面的進步也十分明顯。但是,到目前為止,遼寧省國有企業總體的自主創新能力還非常缺乏,這嚴重制約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2.1自主品牌及核心技術缺乏
創新不足是目前企業進行品牌發展的主要阻力,而創新意識的缺乏是更加可怕的。進行全面創新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今的國有企業與國外企業相比,無論是在資金方面還是在產品研發方面都落后很多,并且企業內部缺乏健全的技術創新機構。我國目前的產品創新多是對產品在結構、功能以及外表等方面進行改造,在開發新技術方面嚴重不足。此外,目前遼寧省的國有企業擁有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的少之又少,其中大部分企業也都沒有進行專利申請。國外的企業幾乎壟斷了高技術領域的技術專利。
2.2科研成果存在嚴重的轉化效率低的問題
許多科研成果對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作用十分微小,造成經濟與科學脫節現象嚴重。項目成果存在產業化進程過于緩慢的現象,導致很多科研成果不能得到相應的知識產權的保護。一些成果甚至沒有進行工程化的開發,不能及時在企業內實現規模化應用。
2.3品牌意識嚴重不足
由于我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制度存在缺陷,導致企業投入許多而得到的創新成果極易被其他企業竊取,這打擊了企業進行自主創新的動力及信心。此外,頻繁發生的知識產權方面的糾紛,給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如果不盡快解決這些問題,將會對企業未來的發展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威脅到整體經濟的安全。
2.4定位品牌價值不清晰、不準確
存在高度差異化的核心價值是企業抓住忠誠客戶的關鍵,放棄它就意味著把命運放到了下游的經銷商手中,導致各大品牌之間開展筋疲力竭的渠道戰和價格戰,影響整體經濟的發展秩序。個性化的品牌價值是企業的關鍵銷售力量,它可以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品牌增值。因此,準確清晰的品牌定位對企業的品牌建設是至關重要的。
3.1構建有利于市場公平競爭的秩序
首先應把企業自主品牌建設提升到關鍵地位。國家和地方政府應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并將其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計劃之中。指導企業自主品牌建設。構建有利于市場公平競爭的新秩序,加大對企業自主品牌建設的獎勵,把國有企業當成真正的市場主體。其次是加大對品牌的保護力度,嚴格執法,維護企業切身利益,制定更有利于企業自主品牌發展的法律制度。
3.2實施有利于自主品牌建設的產業政策體系
產業政策是國家和地方為了經濟發展而制定的政策,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經濟目標的實現和發展。政府應制定有助于產業發展的措施,引導產業發展。企業在進行自主品牌創新時應注重政府扶持的產業,以利于自身發展。創建產業集群,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優化產業結構和品牌資源,提高自身競爭力。
3.3實施有利的財稅和政府采購政策
當下中國,企業單純依靠市場很難進行自主品牌建設。經濟受政府的影響較大,企業市場集中程度差,很難形成企業的規模效應。大部分企業品牌產品受國際沖擊力較大,因此,一方面,政府應加大對企業的財政補貼。另一方面,政府采購具有大規模性和宏觀調控作用。政府在采購時應側重國有產品,提升企業品牌。
3.4實施有利的金融政策
推進企業品牌融資制度的建設,使企業資金得到保障。品牌是一個企業的極其重要的無形資產,可作為融資的一項資產。企業還可通過知名度品牌抵押擔保,獲取貸款額度。要鼓勵具有品牌優勢的企業上市。
3.5加強人才的培養和信息技術的發展
首先,學校應加強對品牌知識的教育,使學生樹立品牌觀念,把品牌知識教育帶到校園中去,學校的相關專業應開設相關課程,逐漸培養學生的品牌觀念。當下社會是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社會,基礎信息設施建設已成為經濟增長的制約性因素。構建有利于企業品牌建設的信息化體系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
4.1提高品牌戰略意識
現在國有企業普遍缺乏品牌戰略意識和管理,在當今全球化高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提高品牌戰略意識是一種必然選擇,如今企業和顧客的溝通更加暢通,增加企業和顧客的溝通渠道有助于提高消費者的忠誠度。其次,當今競爭日益加劇,企業要提高自身的企業文化,而企業文化的核心就是品牌戰略。因此品牌戰略的實施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有很大幫助。
4.2整合企業供應鏈
國有企業當下要根據自身的狀況和市場來整合供應鏈。其關鍵部分就是要企業建立數據中心和技術平臺。然后整合每個步驟環節,改變以領導為中心的權力機制,構建以消費者為中心,以技術為平臺的供應鏈體系。
4.3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
核心技術是一個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而缺乏創新能力將導致國有企業在國內國際上的競爭上處于劣勢地位。技術創新對國有企業的生存至關重要。應學習國外先進的生產經驗,并引進先進技術,加強自主創新。同時要改革管理模式,最終促進企業的發展。
4.4完善企業人才安排機制
現在的國有企業大部分采用上級人事部門的用人機制。這種機制欠缺人才選拔,不能充分體現管理者對企業管理的意圖。容易造成企業的創新能力不足,滋生腐敗,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應該充分利用人才,建立市場化人才,合理選拔任用人才。
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品牌意味著高市場占有率、高利潤、高附加值,但我國企業目前缺乏具有競爭力的自主品牌和技術,在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遼寧省的國有企業同樣存在著利潤薄弱、勞動力代價巨大的問題。由于眾多國內外大品牌的強烈壓迫和自身條件的先天不足,我國中小企業創建著名品牌任重道遠。遼寧省國有企業必須通過自身改革,在充分進行市場調查的基礎上,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制定與自身發展相匹配的、可行的品牌發展戰略,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打造知名的企業品牌,創立企業的品牌效應。這對遼寧省乃至全國都有很重要的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晨,韋有周,李秋淮,等.國際產業轉移與我國自主品牌建設[J].中國發展觀察,2012(5):21-24.
[2]張靜.中國出口企業加強自主出口品牌建設的對策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1(24):142-143.
[3]張艷麗.國外家電品牌建設成功案例分析[J].家電科技,2012(3):18-19.
[4]宋楊.新疆工業企業品牌定位的分析與對策[J].企業導報,2011(4):105-106.
[5]劉媛.中國企業品牌戰略與決策[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2(12):33-35.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96
F273.2
A
1673-0194(2015)12-0125-02
201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