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磊,傅 杰
(1.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北京 100038;2.上海厚鑫財務咨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基于利潤核算目標的大中專教材庫存管理策略
周 磊1,傅 杰2
(1.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北京 100038;2.上海厚鑫財務咨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在出版社普遍實行利潤核算的情況下,策劃編輯要根據利潤核算的要求,結合大中專教材的出版和發行的特點,做好教材庫存管理工作。
利潤核算;大中專教材;庫存管理
在轉企改制以后,絕大多數出版社都成為經營性企業。許多出版社根據管理的需要結合自身特點制定了各自的編輯部門核算辦法。這些核算辦法都是基于圖書的單品種核算,據此對編輯部門進行績效考核。無論圖書核算的口徑是以選題為標志還是以版印次為標志,圖書核算的核心都是單品種利潤。圖書單品種利潤受到圖書發行量、圖書定價、圖書成本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已有很多文獻研究述因素,本文不再贅述。本文根據利潤核算的要求,結合大中專教材(以下簡稱教材)的出版和發行的特點,分析如何從庫存管理的角度控制教材庫存,提高利潤核算周期內的單品種利潤。
出版社利潤核算涉及很多因素,本文從庫存管理的角度進行分析。利潤核算與庫存管理相關的特點包括:時間、對象及數量,上述3項的主要特點如下。
1.1核算期間為自然年
企業的財務核算是以一定會計期間(如月底、季度或年度)的經管成果來進行核算的。在實際工作中,出版社的圖書利潤核算是以自然年為核算期間,即從1月1日至12月31日間,對各個單品種圖書的全部成本和發行數量進行核算。
1.2核算對象為已出版的圖書
出版社的圖書核算,一般情況下都是核算已出版入庫的圖書。尚在流程中的選題發生的費用一般不納入核算。
1.3核算收入的依據為凈發貨數量
出版社圖書核算收入的依據是圖書的凈發貨數量,凈發貨數量是指發貨數量減去退貨數量以后的數量。
從庫存管理的角度,根據以上3個特點可以看出,想要提高核算的利潤,應當盡早入庫,讓圖書有更多的銷售時間,以便年底核算截止日期以前,有更多的凈發貨數量。而對于按照正常出版進度,預計銷售時間較短的選題,如果出版時間要求不嚴格,可以考慮適當延長出版周期,到下一個核算年度的前期入庫,就可以擁有更多的銷售時間。
教材作為圖書的一種,相比其他圖書,在出版和發行兩方面都有自身特點。
2.1教材的出版特點
雖然教材的讀者是大中專院校的學生,但是其沒有購買教材的決策權。購買教材的決策往往由院校的相關人員做出。一般情況下,教師既是作者又是做出購買決策的人。所以教材在出版后,一般會有一個穩定的基礎用量,即作者所在院校的采購量。根據課程性質的不同,教材又可以分為基礎課程教材和專業課程教材。
2.1.1基礎課程教材
基礎課程是院校所有專業全部開設的課程,這些課程的教材一般用量很大。這些教材多數由院校的相關老師編寫并使用,有穩定且較大的用量。但也正是因為這樣,基礎課程教材重復出版的非常多,大多數院校都采用本校編寫的教材,所以基礎課程的教材難以推廣到其他院校使用。
2.1.2專業課程教材
專業課程教材僅限于某類或某一專業使用,相對于基礎課程教材來說,作者自身用量不大,重復出版較少。專業課程教材的銷售基本依靠推廣到其他院校使用,才能符合基本的出版要求。
2.2教材的發行特點
教材在發行方面與其他圖書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有以下4個特點。
2.2.1購買的準確性
教材無法鋪貨,往往都是在訂單報到出版社以后才能安排發貨。尤其是新版教材,最開始的訂購數量一般都是作者本校使用。雖然教材無法像店銷書一樣通過鋪貨在出版后短時間內降低大量庫存,但是購買的準確性也大大降低了教材的退貨損失。
2.2.2購買的周期性
由于教材服務教學的屬性,教材的采購存在著明顯的周期性。每年的6月到9月、12月到第二年的2月是教材發貨的高峰期,一般學校都要求教材在開學前到校。教材發貨高峰期以外的時間,訂單數量非常少。
2.2.3購買的慢熱性
教材出版后,首先使用的基本是作者所在學校,其他學校需要經過半年甚至是1年的推廣周期才會逐步選用。教材產品的導入期、成長期較長,往往需要1年到兩年的時間。
2.2.4購買的穩定性
教材經過推廣被相關院校選用后,一般會有兩年以上的銷售穩定期。在沒有重大變化的情況下,院校相關人員一般會連續使用同一本教材。
根據上述教材的特點,按照課程類型可擬定不同的庫存管理策略。
3.1基礎課程教材的出版及加印策略
3.1.1基礎課程教材出版策略
基礎課程教材出版應當在做完印制環節前的工作后,等收到訂單后再和作者進行充分溝通并查詢作者學校招生計劃后,根據訂單數量或可以保證的第一年使用量,綜合考慮不同首印數量的不同成本,適當多備貨,科學地確定首印數量。一般來說,確定的第一年使用量如果低于2 500冊,首印數量宜定為3 000冊;如果高于2 500冊,在新生入學人數不確定的秋季學期則首印數量適宜在留有20%備貨的情況下根據訂單數量相應增加,在學生人數基本確定的春季學期則首印數量留有5%~10%的備貨即可。
3.1.2基礎課程教材加印策略
基礎課程教材在庫存數量無法滿足訂單的情況下,需要組織加印。根據確定的使用量與庫存數量的差值,考慮上述基礎課程教材出版策略中備貨的原則,科學地確定加印數量。
3.2專業課程教材的出版和加印策略
3.2.1專業課程教材出版策略
專業課程教材按照新版教材和修訂版教材的不同,也有相應不同的出版策略。(1)新版教材的出版策略。專業課程的教材根據教學計劃安排,分為春季開課使用和秋季開課使用,也有部分教材春季和秋季都有開課。根據出版社利潤核算的特點,應當設法讓教材盡早入庫,以增加銷售時間。對于春季開課使用的教材,應當安排在1月1日以后入庫;對于秋季開課使用的教材,應當結合編輯部門的出版規模,適當控制出版數量,尤其注意作者學校使用量很少的課程教材,避免由于新書出版太多年底核算時嚴重影響編輯部門利潤的情況發生;對于春秋兩季都有開課的教材,應根據實際的教學需要和出版規劃,在可能的情況下與作者溝通取得作者同意以后,按照春季開課使用的教材處理。在確定出版時間后,應根據該專業的總體招生規模和同類專業教材的銷售量,確定合理的首印數量。(2)修訂版教材的出版策略。修訂版教材的出版時間的基本原則是要在舊版庫存數量不足以滿足預期訂單時安排印制入庫,以免造成教材供應斷檔,影響學校的教學工作。具體確定時,可結合舊版教材的加印,使舊版教材加印數量多于秋季預計的訂單數量,這樣就可以將修訂版教材的印制入庫時間調整到1月1日以后。修訂版教材的首印數量應根據舊版教材近兩年的銷售情況確定。
3.2.2專業課程教材加印策略
專業課程教材加印可根據歷年的銷售數據,預計當年銷量的不同,確定加印數量。
預計當年銷售數量大約6000冊的,可以考慮印制成本及財務狀況,選擇年初一次備貨當年銷量或分為春季、秋季兩次備貨當季銷量。預計當年銷售數量在2000~6000冊之間的,應當選擇在春季一次性備貨當年銷量。預計當年銷售數量在1000~2000冊之間的,可以考慮印制成本及財務狀況,選擇在春季一次性備貨兩年銷量或數碼印刷備貨當年銷量。預計當年銷售數量低于1000冊的,如果有相同課程的教材,可以考慮停止加印,以推廣同類品種提高單品種利潤;如果沒有相同課程的教材,在數碼印刷的成本可以保證基本利潤目標的情況下,數碼印刷當年或兩年的銷量,必要時可以考慮提高定價。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打算停止加印的教材品種,要與作者進行充分溝通,取得作者的理解,在不影響學校教學的情況下,再停止加印。本文僅從庫存管理的角度,分析控制教材加印數量和印制入庫時間,提高編輯部門的核算利潤。應當看到,提高選題質量控制低水平選題的出版才是提高編輯部門核算利潤的的源頭。
主要參考文獻
[1]君言.編輯部門盈虧核算淺釋[J].出版經濟,2004(8):56-59.
[2]宋俊果,劉彥龍,劉軍.關于策劃編輯在出版不同環節中進行經濟核算的思考——以農業圖書為例[J].科技與出版,2010(3):22-25.
[3]林志農.編輯部門盈虧核算淺釋[J].中國編輯,2009(4):32-35.
[4]趙玉山,韓爾立.出版社對教材庫存的前置管理[J].出版發行研究,2011(2):35-36.
[5]郎紅旗.大中專教材庫存如何“消腫”?——出版社合理控制教材庫存的對策和措施[J].科技與出版,2012(9):63-66.
[6]曾巍.高校教材出版的“庫存瓶頸”及其應對策略[J].出版發行研究,2013(3):38-41.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192
G647
A
1673-0194(2015)12-0256-02
201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