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登學
加班了兩個晚上,我終于把學生的語文段考試卷批改完了。明天第二節課是語文,我決定講評段考試卷。
第一節課剛結束,王曉佳急匆匆地跑進我的辦公室,氣喘吁吁地問道:“石老師,語文段考試卷批改完了嗎?我得多少分?”見他急切的樣子,我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先請他先坐下來。
“曉佳,語文段考試卷已經批改完了,可我忘記你得多少分了。我現在要寫點東西,你自己找試卷來看一下吧。”我邊說邊把一疊試卷遞給他。
王曉佳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試卷。看見試卷上鮮紅的“58”,他的身子突然抖了一下,臉色異常難看。“還差兩分就及格了,這可怎么辦呢?”他嘴里嘟囔著。看著王曉佳憂郁的神情,我關切地問他:“怎么回事?出了什么事?”他從椅子上站起來,說:“石老師,星期五下午要開家長會,如果爸爸知道我語文不及格,元旦我就不能回老家看爺爺奶奶了。我跟爸爸保證過各科都會考及格的……”
原來,王曉佳的父母一直在南寧打工。小學四年級時,他跟隨父母來南寧讀書,整整三年,父母為了工作,沒有時間帶他回老家。王曉佳非常想念老家的爺爺奶奶,也很想回老家看望他們。為此,他和父親約定:如果這次段考各科都及格(曉佳平時學習成績比較差),元旦就帶他回老家看望爺爺奶奶。
看著王曉佳失落的神情,我當即做了一個決定,微笑著對他說:“我可以借給你兩分,但是要還的。”
“真的嗎?那要怎么還呢?”王曉佳迫不及待地問。
“借一還十,借一分還十分。這次段考我借給你兩分,期考你還給我20分,行嗎?”我解釋道。
王曉佳思考了一下,然后肯定地說:“石老師,我一定會還給您20分的,您放心。”說完,高興地跑出了辦公室。
元旦過后,王曉佳在周記里寫著:“石老師,謝謝您借給我的兩分,它實現我的愿望,我一定會加倍努力還給您20分的。”
果然,王曉佳說到做到,他學習比以前認真了:課前認真預習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標注;課堂上專心聽講,積極發言;課后背書默寫,按時完成作業,學習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期末考試,王曉佳雖然沒有還給我20分,但是他考了75分,這個成績已經令我驚喜不已,而他學習態度的轉變更是令我感到格外的欣慰。
“借分數”,與其說它是一種解一時之困的方法,不如說它是人與人之間的一份信任、一種鼓勵,因為它往往能夠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責編 歐孔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