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等



摘 要:對從美國引種的7個薔薇屬植物的種子在貴州省植物園內進行萌發及栽培試驗研究,對種子貯藏、萌發、生長狀況和抗病性等進行綜合性狀試驗。結果表明,長尖葉薔薇和復傘房薔薇的成活率最高,生長勢最好。軟條七薔薇和單瓣白木香易感染病菌,長勢較弱。秦嶺薔薇、絹毛薔薇和玫瑰發芽所需時間最長,比其他4種薔薇屬植物晚將近9個月。
關鍵詞:薔薇屬種子;引種;栽培;適應性
中圖分類號:S685.12 文獻標識碼:A DOI 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5.06.025
Abstract: 7 varieties of American Rosa L. seeds had been conducted the introduction compatibility research in Guizhou Botanical Garden,and the comprehensive characters of seeds storage, germination, growth and disease resistance were tes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s germination was irregular. The survival ratio and growth of Rosa longicuspis Bertal, and Rosa brunonii were the best. The growth and bacteria infection of Rosa henryi and Rosa banksiae var. normalis were weak.
Key words: Rosa L. seeds;introduction;cultivation;adaptability
薔薇屬(Rosa L.)植物共有200余種,我國約有82種。薔薇屬植物以觀賞價值高而著稱,既可觀花亦可觀果,有些常綠種還可作綠籬,花瓣可食,有些種的花是提取香精油的重要原料。薔薇屬植物的種子大多數發芽困難,當年播種后往往不發芽,即使發芽也極不整齊,給育苗管理帶來諸多不便。本試驗對從美國引種的7個薔薇屬植物復傘房薔薇(Rosa brunonii)、軟條七薔薇(Rosa henryi)、長尖葉薔薇(Rosa longicuspis Bertal.)、單瓣白木香(Rosa banksiae var. normalis)、秦嶺薔薇(Rosa tsinglingensis Pax & K.Hoffm.)、絹毛薔薇(R.sericea Lindl.f.sericea)和玫瑰(R.rugosa Thunb)的種子進行萌發及栽培研究,研究結果將為薔薇屬種子快速育苗提供參考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試材料
2012年10月,從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郵寄獲得7個薔薇屬植物復傘房薔薇、軟條七薔薇、長尖葉薔薇、單瓣白木香、秦嶺薔薇、絹毛薔薇和玫瑰的種子。薔薇屬植物種子飽滿整齊,已經陰干,用塑料袋密封好。2013年2月將薔薇屬植物種子取出,儲藏在5 ℃冰箱內,2013年3月將種子取出,用清水洗凈,晾干備用。
1.2 試驗方法
1.2.1 試驗地點 試驗場地在貴州省植物園內,地處中亞熱帶,海拔高度1 210~1 411 m,常年平均氣溫14 ℃,極端最高溫為31 ℃,極端最低溫為-6.4 ℃。
1.2.2 試驗設計 種子處理:采用低溫沙藏。于2013年2月25日將需要低溫沙藏的種子與干凈濕沙混合,裝到實驗盤內,放入溫度為5 ℃的冰箱內。保持一定濕度和適當通氣,濕度保持在70%~80%。當有1/3以上種子露出胚根時,即可播種。
播種方法:3月25日春季播種。把薔薇屬植物種子按不同品種分別播種在花缽內,基質為腐殖土和珍珠巖按1∶1比例。播種時要求土壤濕潤,播后蓋上塑料膜,以保持較高溫度和適宜濕度。
采用研究方法均為引種馴化與農業生產中的傳統、經典方法。
1.2.3 測定內容 播種后第2年春季測定萌發薔薇屬植物的成活數、萌蘗數、小葉數、株高、葉片數、分枝數、生長狀況、發病情況、抗蟲、耐熱性。
1.3 數據統計
采用Excel 2003進行數據統計。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薔薇屬植物種子萌發生長狀況
對7種薔薇屬植物種子的萌發及其成活情況進行試驗觀察,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薔薇屬植物種子的發芽率存在差異,不同薔薇屬植物,其發芽日期不相同,成活率有差異。秦嶺薔薇、絹毛薔薇和玫瑰的萌發日期比其他薔薇屬植物晚將近9個月。薔薇屬植物種子適宜的處理方法及其發芽率的特性,需進一步研究。
2.2 不同薔薇屬植物的生長特性
對不同薔薇屬植物種子發芽后生長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見表2。
由表2看出,薔薇屬植物各種之間的生長情況存在差異,其中秦嶺薔薇、絹毛薔薇和玫瑰的生長最晚,復傘房薔薇和軟條七薔薇的長勢最好,其次是長尖葉薔薇,軟條七薔薇生長最高。
2.3 不同薔薇屬植物的抗性
各薔薇屬植物幼苗的抗性存在差異,其抗性比較分析見表3。
從抗白粉病的數據來看,各薔薇屬植物沒有白粉病發生。復傘房薔薇和長尖葉薔薇抗病性和抗蟲性較弱,葉片被小蟲食咬,在溫棚內越冬時葉片出現少量病菌。軟條七薔薇和單瓣白木香沒有出現病蟲害現象。7種薔薇屬植物的耐熱和抗凍性均較好,能夠安全越冬并且不掉葉。
3 結論與討論
3.1 不同薔薇屬植物種子的發芽率存在差異
不同薔薇屬植物種子的發芽率有差異,其中復傘房薔薇和長尖葉薔薇的發芽率最高,軟條七薔薇、單瓣白木香、秦嶺薔薇、絹毛薔薇和玫瑰的發芽率最低。
3.2 薔薇屬植物種子有一定休眠性質
在薔薇屬植物種子萌發試驗中,有的種子冬季經過低溫貯藏1個月后,當年6月份就可以萌發,如長尖葉薔薇、軟條七薔薇、復傘房薔薇。有的薔薇屬植物種子具有較長的休眠期,需要經過兩個冬天,如秦嶺薔薇、絹毛薔薇和玫瑰的種子萌發相對晚了將近9個月。
3.3 提高薔薇屬植物種子發芽率
提高薔薇屬植物種子的發芽率,首先要考慮種子本身的特性,要選擇生理成熟、飽滿且健康的種子,并對種殼堅硬的種子進行適當的處理。然后在此基礎上選擇最適宜的處理方法以促進種子的萌發,如低溫貯藏等,從而提高種子的發芽率。
參考文獻:
[1] 周洪英,金平,陳睿,等.4種日本薔薇屬植物引種試驗研究[J].種子,2010,29(8):65-68.
[2] 張金云, 王清羿. 切花月季品種的比較及其花枝生產規律的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4,32(5):945-947.
[3] 韓益,趙梁軍. 無菌條件下野薔薇種子快速催芽的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6,22(6):285-288.
[4] 高正輝,張金云,伊興凱. 塑料大棚切花月季高品質栽培關鍵技術[J].安徽農業科學, 2006,34(17):4 292-4 293.
[5] 李榮,韓衛民,秦榮.不同切花月季品種的引種適應性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7):2 730-2 731,2 802.
[6] 寇鳳仙,李紅.提高月季種子出苗率的研究[J].北方園藝,2010(3):98-99.
[7] 徐本美,張治明,張會金.薔薇種子的萌發與休眠的研究[J].種子,1993,12(1):5-9.
[8] 周艷,金平,黃承玲,等.貴陽市不同切花月季品種引種適應性研究[J].貴州科學,2010,28(4):78-82.
[9] 岳玲,遲東明,宋偉,等.月季抗性研究進展[J].北方園藝,2010(9):225-227.
[10] 武榮花,李勇,牛小花,等.盆栽月季栽培技術研究進展[J].河南農業科學,2010(12):144-148.
[11] 劉曉偉.北方月季解切花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7(17):67-69.
[12] 董永義,郭園,宮永梅.北方現代月季的栽培措施[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7(5):116-118.
[13] 劉勇,春霞.切花月季日光溫室栽培與管理[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0(2):116-117.